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军工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挖出这么一个血债累累的反革命分子,政治部要下大力气取证定案,不久派出李航等人去安徽外调。当地乡干部把后象侬的叔叔和堂哥找来,用手枪拍着桌子,让他们证实后象侬当时参加了血案并打死了农民,这两个农民吓得面如土灰,战战兢兢,根据乡干部的意思画了押。

李航带着这份重要证言回到学院,但他亲眼看到当地乡干部大搞“逼供信”,汇报时他如实向领导谈了外调的经过。

后象侬就是满身长嘴也难辩诉,一则县、区政府出具证明,当地农民还来信,强烈要求哈军工把后象侬押回原籍;二则他的亲友也出具证明,都指证他有血债,这还错得了?9月16日,政治部在“八一”楼三楼召开大会,当众宣布逮捕后象侬,开除军籍、团籍,保卫部干部给他戴上手铐,押出会场,后象侬大呼:“为什么捉我?”保卫部副部长陈怡说:“你自己心里清楚,证据确凿,还不老实!”后象侬说:“我冤枉!我要向中央上告!”押后象侬下楼时,正巧刘有光上楼,后象侬大叫:“刘副政委,我冤枉呀!”

刘有光愣了一下,站下来看着几个干部押走后象侬,眼镜片里闪出一丝若有所思的余光,他什么也没说。

后象侬被关在王字楼的警卫室,带了100多天手铐。春天来了,陈怡又一次提审后象侬。

“关了你这么长时间,你还不认罪,”陈怡说,“你现在坦白还来得及,你还年轻嘛!”

后象侬说:“我的确无罪,我的中学校长可以证明我,抢粮开枪那天,我在镇上的中学里,没有回家。”

“你的材料我们研究多次了,但目前所有证言都对你不利,你敢不敢回家乡对证?”

“敢!但请求不要再给我戴手铐。”

“可以,你要是中途逃跑,开枪打死你,你可得自己负责!”

第二天,三个保卫干部押着后象侬上了火车,直奔安徽省宣城县。

过了一个月,三个保卫干部和后象侬回到学院,保卫部长陈信代表刘有光与后象侬正式谈话,他握住后象侬的手说:“后教员,你的问题搞错了,我们向你道歉!”

政治部开大会,说明后象侬问题的真相,正式宣布当初捕人是错误的,对后象侬赔礼道歉,刘有光到会讲了话。

能把后象侬的问题搞清,关键是哈军工的保卫干部坚持调查研究,不偏听偏信。他们一到后象侬的家乡,就略施小计,只由一个人代表学院与县里打交道,他让县政府把区政府送来的几个农民证人请来,因为他们都声称亲眼看到后象侬开枪杀人,所以要让证人们现场指认凶手。事先,保卫干部已把后象侬藏在旅馆里,不许他出门。现在,坐在县委一间小办公室里的是哈军工两个保卫干部,他们被编成1号和2号。证人们被告知,这两个人中间有一个是后象侬,证人们须当面辨认,但不许说话。于是笑话出来了,证人们有的说1号是凶手,有的说2号是凶手,真相终于大白,这些证人根本就不认识后象侬。保卫干部又找到后象侬的中学校长和同学,证明后当时的确不在抢粮现场。县、区的干部们讪笑着,无话可说。

后象侬案先后外调六次,学院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不计代价,硬是把看来是“铁板上钉钉”的血案搞清楚,还了后象侬一个清白,多年压在后象侬身上的政治包袱放下了,他感动得痛哭流涕。

老知识分子是肃反中的惊弓之鸟,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谁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许多问题一下又解释不清楚,于是乎许多老教师怀里像揣着一只兔子,惶惶不可终日。

在全院大揭发、大检举的高潮中,胡振渭教授有惊人之举,他向院里揭发在老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个攻击共产党的“吃饭集团”,头头就是周明【溪鸟】。
 

  

  

28 声讨胡风 肃反运动席卷大院(4)
 
听说这件事,刘居英皱着眉头,半天不出声,最后他“唉”了一声,心事沉重地对刘有光说:“对这个情况,一定要慎重,昨天晚上陈院长还打来电话,询问学院的运动情况,不能一肃反,把知识分子都看成坏人!”

刘有光摘下眼镜擦拭着,几个月来他一直在领导全院运动,既不能给群众高涨的政治热情泼冷水,也不能眼看着许多过激行为而不管。“目前运动已波及许多老教师了,高步昆、颜道岸、张相麟都在系里的大会上做检查和交代,一系还批判了庄逢甘,现在揭露的事实大多是什么‘用两面派手法拉拢落后’,‘打击进步,挑拨是非’,‘造谣中伤,破坏团结’,‘反抗领导’等等,这个界限就不好掌握。”刘有光在办公室踱了几圈,他同意刘居英的意见,特别对高级知识分子,要讲政策,不允许大会斗争。他接着说:“一定要强调实事求是,要重证据,不能捕风捉影。关于所谓‘吃饭集团’,我要亲自调查一下。”

刘有光和张衍把王序卿找来,三个人商量了调查方案。刘有光首先找刘长禄谈话,他是老教师中最年轻的教员之一,是第一批参军、第一批入党的青年知识分子,一直是院里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刘长禄和胡振渭又在一个教授会,比较了解情况。

刘长禄说,从南方来的老教师中,有几位家属没来哈尔滨,如曾石虞、梁守槃等人,星期天没事儿,曾先生提议请家在江南的老教师到哈尔滨道里南方风味餐馆聚聚,开始是曾先生和梁先生做东,后来周明【溪鸟】、曹鹤荪、卢庆骏、孙本旺、李宓、张述祖、薛鸿达等老教师也轮流做东。聚餐的人员不固定,谁愿意来都行,大家无非在一起聊聊天,解解馋,自然有时也议论议论学院的工作,发点牢骚也是有的,但完全扯不上什么“集团”。

刘长禄气鼓鼓地对刘有光说:“胡主任也去吃过饭嘛,也发过牢骚嘛,怎么能往政治企图上扯呢,我看他动机不纯,想出点政治风头!”

刘有光笑笑,送他走出办公室。

老教师中,数梁守槃和曾石虞个性狷介,口无遮拦,每个星期天大家聚在一起,几杯绍兴热酒落肚,再津津有味地品尝香气四溢的淮扬大菜,那话匣子就打开了。

梁守槃说:“现在院里政工干部对知识分子好了不少,你们还记得吧,刚来那个时候,政治学习、听报告,什么都要个级别,教授算什么级?不知道,没有级别,跟保姆一样。有一次协理员让我去听报告,对我说,也不知你算排级还是连级,你就跟排级干部坐在一起吧!”

大家哈哈大笑。曾石虞呷一口酒说:“政工干部中个别人啊,有个惯性思维,他们在改造旧军官上较为成功,就容易把我们也当成旧军官来改造一番喽。”

面容清癯的周明【溪鸟】摆摆手,插话道:“老夫子言重了,现在学院的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互了解已大有进步。”

性格豪爽的岳劼毅大声说:“不谈这些!喝酒吃菜,莫把学院的话题拿到这里,让人扫兴!”

大家又嘻嘻哈哈地品尝佳肴,一周来教学上的辛苦都随着饭桌上的热气飘走了。

然而“吃饭集团”的问题一出,牵扯到20来名老教授,一时在学院教师队伍中形成冲击波,问题还没有搞清,流言先传出一大堆。

首当其冲的曾石虞和梁守槃倒不在乎,他们平心静气,饭照吃,觉照睡,每天上班下班,一切如常;然而,另外一些老教授们却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身为教育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的周明【溪鸟】教授历来做事认真,处事谨慎,为了团结广大教师,他也常常参加聚餐活动,和大家闲聊一通,可现在被怀疑成小集团的头头,他心情沉重,回到家中,吃不下饭,一个人呆坐着。

夫人叶惠兰看着六神无主的周明【溪鸟】,小心问道:“又有什么新问题啦?不就是大家吃吃饭,聊聊天,讲讲真心话嘛,怎么能叫什么,什么‘集团’?”

周明【溪鸟】温和地看看夫人,叹口气:“唉,大家总在一起吃饭,发牢骚,口无遮拦,思想上不设防,难免不讲错话,现在要大家揭发、交待,谁也说不清讲过什么过头的话没有,这么揭下去,不知道最后弄出个什么结果来,我担心啊。”

“我看你太紧张了,连续好几天都睡不好觉,这么下去身体不垮了?我相信陈院长,他是了解你的。”叶惠兰安慰着丈夫。

“可陈院长不在学院里呀,”周明【溪鸟】摇摇头说:“你没听说过苏联当年的肃反运动吧,那是要杀头的,我听唐铎主任讲过,很残酷的。现在中国也在搞肃反,不知道中央的政策……”

夫妇俩相对无言,对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