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嵩:“只要海面货商之路畅通,接下来就是运什么。比方江浙的丝绸。一匹上等的丝绸,在内地能卖到六两白银,如果销到西洋诸国则能卖到十两白银以上。现在江苏是一万张织机,浙江是八千张织机,能不能增加织机,多产丝绸?”

“当然能。”这回轮到嘉靖抢着说话了,“关键是蚕丝。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

严嵩:“皇上圣明。历来就是江苏的丝绸也多靠浙江供应蚕丝,气候使然,浙江适合栽桑产蚕。内阁的意思,干脆让浙江现有的农田再拨一半改为桑田,一年便可多产蚕丝一千万两以上,也就是说可以多产丝绸二十万匹。”

嘉靖:“农田都改了桑田,浙江百姓吃粮呢?”

严嵩:“从外省调拨。以往每年外省就要给浙江调拨二百多万石粮食,增加了桑田再增调粮食就是。”

嘉靖:“外省调来的粮一定比自己产的贵,浙江的桑农是否愿意?”

严嵩:“每亩桑田产的丝比每亩农田产的粮收成要高。”

嘉靖:“再加一条,改的桑田仍按农田征税,不许增加赋税。”

“圣明天纵无过皇上!”这回是严世蕃抢着颂圣了,“这样一来,浙江的百姓定然会踊跃种桑。有了丝源,浙江和江苏各增几千张织机不成问题。”

“好!好!”嘉靖竟然从座位上下来了,一边轻轻鼓着掌,一边顾自踱了起来,“吵架好,一吵就吵出了好办法。这件事就让司礼监和工部去办,当然还有户部,多赚的钱都要在户部入账。如何入手,内阁这就回去详细议个方略出来,然后给胡宗宪下廷寄。这事还得靠胡宗宪去办。”

严嵩和吕芳几乎同时大声答道:“是。”

嘉靖似乎十分兴奋,踱到了殿门边竟自己伸手要去开殿门,司礼监两个太监慌忙奔了过去,将殿门打开。

一阵风吹了进来,嘉靖的宽袍大袖立刻向后飘了起来。

“哎哟!我的主子,当心着凉!”吕芳连忙奔过去,就要关门。

“朕不像你们,没有那么娇嫩。”嘉靖手一扬,阻住了吕芳。

殿门外大雪飘飘,而满挂的灯笼又在雪幕里点点红亮,一片祥瑞景象。

突然,嘉靖发现就在玉熙宫台阶前面的雪地里跪着几个太监。

大雪飘落在他们的头上和身上,最前面那个太监手里高举着一个托盘,虽然飘了雪,还能看出托盘里金黄色的缎面上摆着一只大大的玉璋!

嘉靖的眼睛一亮:“是裕王妃诞子了吗?”

那个举着托盘的太监大声回道:“皇上大喜!老天爷给我大明朝喜降了皇孙!”

吕芳大步走了过去,接过那个托盘,又大步回到嘉靖面前跪了下来,高举着托盘:“主子大喜!”

另外四个司礼监大太监紧接着跪了下来:“主子大喜!”

严嵩和所有的内阁阁员们也相继跪了下来:“臣等恭贺皇上!”

其实,此时真正浮出喜色的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

无论是真心欢喜还是装出欢喜,毕竟这是嘉靖帝的第一个孙子,是大明朝第一大喜事,平时不敢正视嘉靖目光的所有眼睛这时都迎望向嘉靖,此名之为“迎喜”。

嘉靖的脸上也报之以喜,不是那种惊喜,好像早已胜算在心的那种得意之喜:“吕芳,把托盘举高些。”

“是呢。”吕芳将跪捧的托盘双手高举。

嘉靖的右手伸进了左手的袍袖中,但见嘉靖从袍袖里抓出一把数个婴儿拳头般大的冬枣放在托盘上,所有的目光都露出惊异之色!

嘉靖又把左手伸进了右手的袍袖中,从袍袖里抓出一把数个也有婴儿拳头般大的栗子又放在托盘上。所有的目光更露出惊异之色!

嘉靖望着那一双双惊异的眼,笑着问道:“朕预备的这两样东西,民间是怎么个说法?”

吕芳双手高举着托盘见不着托盘里的东西,这就该那个首席秉笔太监回话了:“回主子,百姓家称作‘早立子’。奴才们服了,主子万岁爷怎么就知道今天会有这么个天大的喜事。”

所有跪着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时候须接着这个话茬颂圣了,却又知道这时候任何语言都不足以颂圣,包括耄耋之年的严嵩,全露出又惊又喜的目光只是望着嘉靖。

嘉靖淡淡笑着:“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

所有的人全趴了下去:“皇上天纵圣明!”

嘉靖过了这把神出鬼没的瘾,收了笑容,望向跪在面前的吕芳:“吕芳。”

吕芳:“奴才在。”

嘉靖:“这冬枣栗子是上天赐给朕,朕赐给孙子的。照祖制,添了皇孙宫里该怎么赏赐?”

吕芳:“回主子,这是主子第一个皇孙,宫里除了照例要赏赐喜庆宝物之外,还要调派二十名太监二十名宫女过去伺候。”

嘉靖:“那就立刻去办。”

“是!”吕芳这一声应得十分响亮。

嘉靖转望向徐阶高拱张居正:“徐阶高拱张居正。”

徐阶高拱张居正:“微臣在。”

嘉靖:“你们都是裕王的师傅和侍读,有了这个喜事,朕就不留你们吃元宵了。你们都去裕王那儿贺个喜吧。”

“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一声回得也十分响亮。

两拨人都叩了头,起身分别奔了出去。只剩下了严嵩和严世蕃还跪在那里。

嘉靖望着大雪中逐渐消失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的背影,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严嵩和严世蕃:“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呀。严阁老,现在就剩你们父子在了,你们说,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 


第二章

1玉熙宫外间大殿

严世蕃倏地抬起了头,严嵩制止的目光立刻望向了他。

嘉靖慢慢转过头,望向跪在地上的严氏父子:“今天是元宵节,你们就在这里陪朕吃个元宵吧。”

“是!”严世蕃这一声回答中充满了激动,似乎又透着些许委屈。

2司礼监值房院内

雪小了些,但还在下着。吕芳在前,四大太监在后,随侍太监跟着,一大帮子人回来了。值房门外两个当值的太监立刻跪了下来。

还没走到值房的台阶,吕芳站住了。后面的人都跟着停住了。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台阶下面雪地上一个跪着的“雪人”。

“谁?”吕芳问那两个当值太监。

跪在台阶左边的当值太监:“回老祖宗的话,是冯公公。”

吕芳眼中掠过一道复杂的光,又望向了跪在地上成了雪人的冯保。

四大太监的目光也互相碰了一下。

吕芳转对四大太监:“今儿元宵,你们也各自回去过个节吧。”

一个大太监:“那当值呢?”

吕芳:“我来吧。”

四大太监:“干爹……”

吕芳手一扬:“去吧。”

“是。”四大太监回转身,慢慢走出了月门。还有一帮随侍太监站在院中。

吕芳对他们:“两个当值的留在这里,你们都吃元宵去。”

“是!”一大帮人都退了出去。

院子里只剩下了吕芳、冯保和那两个跪在门外的当值太监。

吕芳对着冯保:“起来吧。”

没有反应。

吕芳又说了一句:“起来。”

还是没有反应。

吕芳知道有些不对了,对那两个当值太监:“看看。”

两个当值太监连忙站起奔到冯保身边,弯下身来:“冯公公,冯公公,老祖宗叫你起来呢。”一边说,一边就去搀他——竟然搀不起来。

“冯公公冻僵了!”一个太监失惊地叫了出来。

吕芳:“抬进去。”

“是。”两个当值太监使劲将冯保抬起——被抬起的冯保还是跪着的姿态。

3裕王府寝殿外室

这几个人的关系显然已经到了随意的程度,几把椅子圈成一个圆圈,围着中间一个白云铜的火盆,裕王在上首的中间,徐阶、高拱在他的右边,张居正、谭纶在他的左边,几个人就这样围着火坐在一起。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无非像周云逸那样,把这条命献给大明而已。”高拱说话时仍然有一股盛气,“坐在我们这个位子上,总得有些良知吧。”

“可大明朝也就你们这些元气了。”裕王拿着那把铜火钳拨弄了一下炭火,声音由于疲惫更加细弱,“你们不知道这几个时辰我是怎样过来的。”

“皇上还是圣明的。”徐阶接言了,“不至于会出现那样的后果。”

高拱:“可现在这个后果也好不到哪儿去。那些烂账全都报了。”

“今年总算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徐阶又接着说道,“开支控制了,没有再给百姓加赋税。但愿浙江改农田为桑田的事能办好。”

“办不好的。”张居正一开口便十分明确,“不但办不好,浙江的百姓恐怕还要遭殃。”

听到这话,大家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