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诸葛亮到潘金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弑父之后的薛丁山;罪孽深重;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逆子。但他以两种方式来弥补他的罪恶:一是他开始做一个好父亲;对四个儿子都相当友善;即使薛刚〃吃酒生事〃;他也只是担心;而未见严厉的惩罚。一是在薛刚闯祸后;钦差来拿薛丁山全家时;薛丁山束手就缚;当时陈金定曾劝说:〃我们反了罢〃;但薛丁山不从。薛刚虽是逆子;但薛丁山却不愿再做恶父;而宁可从容就死以弥补自己也是逆子的罪过。事实上;被他这个父亲怀疑与樊梨花有〃亲密关系〃的义子薛应龙;等于是他的〃替身〃;已在战场上被击为肉饼。
最后;薛刚三扫铁丘坟(埋葬薛氏满门的坟地);向父亲悔过;打破了父子冲突的恶性循环。
〃伊底帕斯情结〃的商榷
在以精神分析观点对薛氏父子的传奇故事作如上的分析后;我们马上就又面临了下面两个问题:一、〃伊底帕斯情结〃适用于中国文化吗?二、由一堆文字堆砌而成的虚构人物薛丁山;真的有〃伊底帕斯情结〃吗?
弗洛伊德无疑认为〃伊底帕斯情结〃具有文化上的〃普遍性〃;它是人类〃种系发生的遗产〃。但这种看法可能稍嫌武断;一些左翼的精神分析学家如瑞克(W。Reich)、列因(R。D。Laing)等人;因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倾向于从社会经济及家庭结构来看这个问题;而认为即使有〃伊底帕斯情结〃;那也是父系——资本主义社会——核心家庭这种制度下的特殊产物;譬如瑞克就说在父系资本主义社会下;父亲是权威人物;白天外出工作;留下妻子在家照顾儿女。大多数家庭生活困苦;全家挤睡在斗室内(指19世纪及20世纪初年的景况);夫妻丧失了他们正常的私生活;欲求不满的妻子遂转而关注自己的儿子;在搂抱怜爱中对失去的夫妻关系作一种〃悲哀的模仿〃。年幼的儿子沉醉在母亲的柔情中;但他终将发现这种情感是社会所禁止的;在鼓励与禁止的冲突中;儿子遂陷入〃伊底帕斯情结〃的困境中。
一些人类学的调查研究;也为〃伊底帕斯情结〃的〃普遍性〃打上个大问号。譬如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所调查的南太平洋托布伦岛人(Trobriandislanders);他们的家庭接近于母系社会的结构;而且不像文明社会有那么多性禁制;儿童的性探索及性行为不仅不受禁止;甚至受到鼓励;虽然他们也有〃乱伦禁忌〃;但却少有弗洛伊德所说的〃伊底帕斯情结〃及〃精神官能症〃。托布伦人儿子生活中的权威人物并非父亲;而是母舅;儿子反抗的也是母舅而非父亲;有趣的是;如果儿子做了类似〃伊底帕斯式的梦〃;那么在梦中出现的〃敌手〃也是母舅;而非弗洛伊德所说的会自动调整成父亲。
晚近的精神分析学家已用较具弹性的尺度来赋予〃伊底帕斯情结〃以新义;基本上认为它〃可能存在〃;但却〃因人而异〃;而它也绝非什么〃科学的真理〃。如果我们能采纳这种观点;那么〃伊底帕斯情结〃能否适用于中国文化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它已非〃文化〃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问题。
从薛氏父子传奇故事的内在结构与内在逻辑来看;薛仁贵长年征战在外;薛丁山与母亲柳金花在破窑里相依为命;这是颇为符合诱发〃伊底帕斯情结〃的父系社会核心家庭情境的。但薛丁山毕竟是个虚构的人物;像前文这样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大谈他的〃童年生活〃、他的〃性角色认同〃、他的〃爱与恨〃、还有他的〃伊底帕斯情结〃;不是很荒谬吗?精神分析基本上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乃是作家丰饶心灵与敏锐洞察力的〃外射〃;而作家又是读者乃至社会大众心灵的〃代言人〃;因此;分析故事中诸角色的心灵;等于是在尝试勾绘出作家及读者的心灵样貌。质问〃薛丁山真的有伊底帕斯情结吗?〃也等于是在问〃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是否有过类似薛丁山这种恨父恋母的阶段?〃〃我们对薛丁山的遭遇;是否能有发自内心的一种'同情的了解'?〃
当然;笔者所能提供的并非〃科学真相式的分析〃;而是〃哲学意义式的解释〃;这也是当今以精神分析来从事文学批评工作时的主要功能;它要提供的是人类心灵样貌的〃丰富〃与〃感动〃;而非〃诊断〃与〃治疗〃。
几句感言
笔者以精神分析学说来诠释此类的中国古典小说或民间故事;基本上是想开另一扇窗;丰富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就像贝托鲁奇(B.Bertolucci)将〃伊底帕斯情结〃引进电影《末代皇帝》中;以诠释溥仪人生悲剧性的一面般;是为了增加感动;而非制造荒谬。这多少是从西方的悲剧观点来衡量的;但如果我们能借他山之石以攻错;用西方的理论架构来拆解、诠释中国的古典小说;我们就不难发现;里面其实也有着与西方一样、甚至更深邃的悲剧内涵。
从梁祝与七世夫妻谈浪漫爱及其他(1)
今年妇女节;全省八十余家戏院再度联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古装黄梅调电影曾重映多次;每次均造成轰动。二十余年前当它首映时;笔者就躬逢其盛;当时正值情窦初开的思春年华;青稚的心弦被那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与画面拨弄得丝纷音乱;弦韵心声;将我引进一个迷离恍惚的世界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余音缭绕;悲愁着脸;仿同剧中的梁兄哥;同时喜甜着心;暗慕剧外的梁兄哥。它的重映使笔者惊觉岁月的无情;如今已是年近不惑、意长情短的中年心境;心弦早收;不复有浪漫遐思;只适合用这支秃笔弹些弦外之音;冷静地来分析梁祝这个爱情悲剧;以及环绕它的一些问题;聊以纪念逝去的少年情怀。
一则浪漫凄美的爱情悲剧
梁祝故事见于《七世夫妻》此一民间通俗小说中(本文根据的是台北文化图书公司《中国民间通俗小说》版);电影与原故事稍有出入(下详)。在原来的故事里;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读书;与梁山伯在草桥关义结金兰;同窗共砚三年;英台见山伯是个志诚君子;心暗许之;一日思归;留下花鞋一只;托师母做媒。山伯长亭相送;在送别途中;英台真情暗吐;但山伯却恍若呆头鹅般难以领会。直至数月之后;山伯亦辞学归家;师母告知实情;他才兴冲冲地前往祝家庄;可惜来迟了一步;英台已被父亲许配给马文才。晴天霹雳;山伯犹如怀中抱冰;在花园叙旧时;他对英台动之以情;责之以义;奈何英台无力回天;只能好言相劝。经此折腾;山伯美梦成空;而情丝难断;竟患了相思之症;茶饭不思;终至一命呜呼。英台闻耗亦痛不欲生;亲往梁家吊唁。马家迎娶之日;花轿路经山伯新坟;突然狂风大作;英台下轿祭拜;山伯坟墓裂开;英台往墓中一跳;结果两人变成一对花蝴蝶;向空中飞去。
有情人不得成为眷属;乃至双双魂归离恨天;这当然是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悲剧;笔者将在下文《七世夫妻》的整体结构中;讨论它的〃浪漫〃与〃凄美〃;现在先行剖析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位主角的心理形貌。
祝英台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在故事里;祝英台是个外向、开朗、沉着、果敢的美丽少女;她活泼好动;打秋千的技术高超;乔装卖卦先生哄骗老父;又女扮男装到杭州;混在一大堆男人中读了三年书;其间几次差点被山伯识破女儿身;但都被她冷静地应付过去。见山伯眉清目秀;一派风雅;志诚可靠;心生爱慕;主动托师母做媒;并在长亭相送中;频频向山伯示爱。这样一个奇特的〃前进〃女子;为什么会在回到家里后;听命于父亲的安排;违背前心;辜负山伯的一片深情;而没有丝毫的反抗意识呢?笔者认为;这是她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有别使然;爱情是私人事件;而婚姻则是社会事件;爱情是婚姻的充分条件;但并非必要条件;婚姻所必要的乃是说媒、下聘、迎娶等社会仪式。因此;英台会留下花鞋;托师母做媒;长亭相送中;又提醒山伯;家中小妹;〃今日亲口许配于你;你可早日回家;请出媒人说亲〃。回到家中后;焚香拜祷;〃保佑梁兄早日前来议婚〃;〃倘若父母把亲事许配他人;那时梁兄前来;也是悔之不及;枉费了奴家一片爱慕之心〃。直到山伯果真迟来;花园叙旧时;英台责怪山伯〃我初时叫你早些回来;只怪你自己耽误了〃;〃马家有三媒六证;你的媒人在哪里?〃最后送给山伯三百两银子;劝他回家〃另娶一位贤德小姐〃。
这固然可以说是编故事的作者硬派给祝英台的观念;但多少也反映了世间女子的普遍心思;它不只是祝英台所独有;也是《七世夫妻》中孟姜女、秦雪梅等所共有的。从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的观点来看;在性结合中;负担怀孕、生育、哺乳等任务的女子;其〃投资〃远大于男子;她需要仪式性的保障;能依社会所规定的仪式来示爱者;才是性结合的保障;也可以说是女人对男人爱情的一种考验。社会生物学家认为;这是由遗传基因所规划的〃生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