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 大唐碎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パ持鞯墓适拢导噬先此档氖亲约耗嵌慰坦敲牡牟彝础!  �
乔知之仕途开始还算比较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左司郎中(从五品),虽然是尚书省的低职官员,但唐代分三省六部,尚书省是主管行政的,下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乔知之的资历,也相当不错了。乔知之家里有个婢女,其实就相当于家妓一样的角色,叫做碧玉(有的地方说叫窈娘)。该美眉容貌长得是国色天香,又能歌善舞,乔知之对她十分喜欢,甚至因为她连正式的妻子也不娶。(在古时,碧玉这样的家妓因为出身比较低,是不能被正式娶作妻子的,正妻都要“门当户对”,有身份的官宦人家娶妻也都得要出身贵族。)两个人浓情蜜意的日子本来过得好好的,但却平空落下来一场塌天大祸。   
事情是这样的,武则天的侄子,当时被封为魏王的武承嗣,不知道从何途径得知碧玉的美貌。说来这唐代的风气比较开放,不像后世那样把女人深藏在内宅。就是皇后嫔妃在盛大集会上也都出来和大臣们见面,如果是自己家中的家妓,更是像服务员一样要负责起招待客人的任务。谁家的家妓比较美,比较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当时像拥有珍珠宝器一样是一种荣耀。想来乔知之也向同僚们炫耀过碧玉的才色。武承嗣这厮知道后,就仗着自己是武则天的侄子,借口让碧玉去教家中的姬妾梳妆,就此霸占了碧玉,将她关在自己的王府中,再不送回乔家。乔知之五内俱焚,碧玉不是那种一般的家妓,而是他深爱已久的情人知已。他日夜牵肠挂肚,以致于卧病在床。在身心的双重痛楚中,他在一块白绢上写了这首《绿珠篇》,派人重金贿赂了武承嗣家的看门人,几经周折,终于将此诗传到了碧玉手里。碧玉看了,大哭了一场,将此诗缝在自己的裙子上投井自杀了。武承嗣在井上捞起碧玉的尸身,发现了这首诗,知道是乔知之写的,当场大发雷霆。说来武承嗣这小子也真够缺德的,抢了人家的心爱之人,弄出来这场惨剧,稍有良心的人岂不早就心中有愧?但武承嗣却居然还要报复人家。记得原来看电视剧《红楼梦》,贾赦想逼娶鸳鸯不成,就用手捶着桌子嚎叫:“我要报仇!”让人看了又可气,又好笑,也不知道他报得是那门子仇。而武承嗣这厮也来“报仇”了,很快他就指使酷吏将乔知之下狱处死,并灭族。武承嗣其人,是个既无耻、又狂妄的家伙,别看这厮对于乔知之这样骄横凶狠,但对于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及二张之辈,他却哈巴狗一样地跑过去巴结,抢着给牵马坠蹬,腼容事之。同时,这厮还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想当“太子”,派人假托“民意”上表请求封他为太子。武则天因为听了狄仁杰关于“母子亲”还是“姑侄亲”的理论后深以为然,再加上二张听了大臣吉项的意见也是持立李显为太子的主张,结果武则天不但没有封他为太子,还削去了他手中的权力,武承嗣心胸狭窄,竟然活生生地气死了。幸好这样,不然这家伙如果当了皇帝,肯定是个昏君加暴君,天下必将大乱。   
对于《绿珠篇》此诗来说,乔知之写这样一首诗给碧玉,一方面借绿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但味其诗意,也似乎有让碧玉以绿珠为榜样,为他效忠而死的意思。诗中说:“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意思是人家绿珠为了主人殉节,碧玉你会怎么做呢?虽然不能说是用此诗逼死碧玉,但乔知之身上还是有大男子主义的,他还是视碧玉为他的私有财产。此诗并不写对碧玉的思念之情,而是以绿珠的口气来讲主人的恩德(明珠十斛买娉婷),复事他人的难堪(好将歌舞借人看),以死相报的决绝(一代容颜为君尽),不免有些不够深情。同样在唐代,元和年间的穷秀才崔郊,爱上了姑母家的婢女。他姑母家也富裕,后来将此婢女卖给了显贵于頔,因为此女端丽善歌,于老头花了四十多万钱。崔郊知道后,写了这样一首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有小人嫉妒崔郊,就把此诗传给于頔,于頔见诗马上找人将崔郊唤来,崔郊吓得双腿发软,以为要大祸临头。哪知于頔夸他诗好,又命他将此婢女领回去,婢女所用的首饰衣服一并相赠。崔郊喜出望外。说来人家于頔的道德品质和武承嗣真是有霄壤云泥之别,因此,此故事也是以喜剧为结局。   
正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愿天多生善人,愿人多做善事,人间就会少很多这样凄惨悲凉的故事。   
①金谷:石崇家中的花园,名金谷园。 
②自许:自己称许自己。如陆游诗:塞上长城空自许。 
③绿珠:晋代石崇的侍妾。后来被权臣孙秀看中,但石崇不给。孙遂假传皇帝诏令逮捕石崇,抄没家产,绿珠跳楼自杀,石崇亦被处死。    
155:31:05 2007。5百年离恨在高楼——强权暴掠下的悲剧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长长久久乐升平——上官婉儿的“好日子”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此篇作者《全唐诗》中题作上官昭容,即我们熟知的上官婉儿。《全唐诗》中看来对上官婉儿还挺尊重的,说来也奇怪,对于李世民、李治这些当帝王的却直呼其名,但对于上官婉儿和徐惠却称为上官昭容和徐贤妃。要说是为了避免直接呼女子本名不敬不雅吧(《全唐诗》为清代彭定求等所编,那时候的人思想就很僵化和保守了),但对长孙皇后却毫不客气地呼为“长孙氏”,对杨贵妃也直接名为杨玉环。   
说来这上官婉儿,也是一个奇女子。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据说她出生前,她的母亲郑氏梦见一个神人给她一杆非常大的秤,并说“持此秤量天下”。婉儿妈妈心想肯定这次要生个男孩儿了。但等婉儿出世后,却发现是个女孩。古时重男轻女,婉儿妈妈不禁好生失望,抱着襁褓中的婉儿刮她的鼻子说:“称量天下的就你这个小丫头片子?”襁褓中的小婉儿居然咿咿呀呀仿佛回答:是。(《刘宾客佳话录》)但早年的婉儿却过得并不安稳,因为她爷爷上官仪被高宗叫到宫中起草废掉武后的诏书(上官仪本来也是反对武后的),结果被武后所杀。婉儿和她母亲郑氏也没入宫中,罚干粗活。   
然而“精华欲掩料应难”,美貌聪明的婉儿在美女如云的宫里还是显得那样的出众,以致于武后都慢慢喜欢上她了。据说当年高宗李治和武后大宴群臣,赏双头牡丹,众人赋诗为乐,上官婉儿一联云:“势如连璧友,情若臭兰人”一时举座惊叹。于是,聪明的婉儿渐渐就成了武则天身边的贴身秘书,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本来就七窍玲珑的婉儿,在多年的宫庭斗争中更是练得浑身是刀,机敏无比。当然,在武则天的“天威”下,婉儿也是战战兢兢,时刻如履薄冰一般地警惕。婉儿虽然名为昭容,品级是九嫔中比较高的了,但武则天是女皇帝,这昭容当得有名无实。青春如花的岁月,却寂寞难耐。婉儿有次贪看了二张几眼,结果被武则天扔了一只玉簪刺破了额头,差点毁容。从此,婉儿眉间落下了个伤疤,聪明的婉儿就剪了个花瓣贴住。其实,这正像婉儿一生的写照,她的一生总是被伤害,但她却默默地忍受,用表面上的鲜艳明媚来掩盖内心的疮疤。   
婉儿一生写下了很多应制诗,传说她才思敏捷,可以同时给二张、武三思他们当“枪手”,而且风格各异。武周时代的婉儿,在诗中也是小心翼翼地说些什么“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这样谦恭礼敬的话。   
我们要介绍的这一篇,却是到了景龙年间。这时候,武则天被迫退位后不久病死,中宗李显复辟。杀人如麻的武周时代终于结束了。婉儿大概也长吁了一口气,虽然武则天生前还是比较宠婉儿的,但武老太太杀人不眨眼,喜怒无常,仿佛《天龙八部》的天山童姥一般可怕,又有谁能不担心说不定哪一天这勾魂索就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老好人中宗李显却大不一样,中宗李显出名的老实疙瘩,简直就是泥塑面捏的一样,他老婆韦后当着他的面和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