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大同”解:大同事业应举世同行,方能世界大同。世界大同,应是世界万帮汇为一体,形成一个人类的汪洋大海;如象过去,现在,以至将来的一个时期,遍及世界的大争小斗,都不过是各个细流、小溪、大河、长江中涌塞的泥沙,阻流的乱石;是这些,阻挡着水流的奔赴入海。一些人企图逆潮流而做万世君王之梦,这必将有一天他们醒悟过来;是不成的。也有些人抱着狹獈之见,要在一地区,一国家建立平等邦国,这是大同之初步,但不能久远。这行为犹如阻山河成平湖而已;须知,此乃是违反自然,人为强力之举。强力的含义是“压与抗”的对立;堤挡住了水,暂时平稳,但水的趋势终久是在压堤,一旦溃堤,水终归入海方止。所以,强力所成之“平湖”只可一时一地,绝无万古长存之“平湖”。汪洋大海才是水的永恒归宿。海洋虽然也会有风浪,但它是“大同”大体相同也。其它种种,都是使水流枉自兜圈子而已。
我们的古圣先贤,诸子百家,也各自提出过救世之道:老子讲虚无而主张“无为”;庄子辨是非而主张“混沌”;孔子讲“大同”而主张“忠君”;墨子讲“兼爱”主张“非攻”;韩非子主张“法治”,重君势。济世之法实为良多,然而千古以来,仍是世道纷杂,战乱不绝;其根源,还是人世不平。
人世,群龙无首,不行;有“首”而自利妄为也不行。
人未落世之先,自己不知强求其生,既生之后便有求生存的欲望和权利。人人求生存,而天然的生存条件——物资不足,况有“龙首”们的自利忘为,于是产生了争夺,进而至于争战。人们求生存尚且不得满足,一面受贫困的煎熬,一面又要被驱使去赴死,这就是人生的痛苦与悲哀。为此,仁人志士怀抱不忍人之心,谋求着济苍生,救黎元的义方。诸子百家之说,多数为救治时弊面产生,只是见事不同,各自岐异而已。千百年来,良方虽多。但至今我们没有得救,依然争夺,厮杀如故;可见众家“良方”之无效;另也是人人自私自利之劣根难除。
要达到世界大同,首先得让人明白:人为什么要生存?也就是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对此,有许多探讨。而我们认为,人生真谛无非就是: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人类发展。所以一切活动都是在求得衣食充足,之外又要开拓新领域——上探天文,下察地理、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无不求索其精深之底极;财富资源,开发、积累,求其多多益善而无止境;自身之资养而外,又留与子孙,唯恐其匮乏不支。所有这些活动,无一不是为了生存和发展。
但是,古语云:“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当今又有“社会周期律”之说,也讲的是“一世创业,二世守业,三世败业”的问题。任是创下铁打江山,世上终没有万世一系之皇统。这就是人类的悲哀。
世事与人愿何其相背如此呢?答曰:不平也!
世态是:一家饱暖万家寒;而人心是:一人富贵万人怨,由此便产生争斗,厮杀。社会动荡,战乱无穷。人们保命尚难,又何谈发展!
四十六鱼龙变化荷花洲(4)
四
通观古今,详察世情,为今之计,唯有大同、平等可救世。此外,别无它途。大同乃普天之下,千邦万国、亿万众生共存共荣之宏大事业。宏大事业,须普天下之人来共同努力才可实现。因此,凡诚意为大同奋斗之士,必须心怀天下,容纳古今中外一切济世学说、流派;不论儒、道、佛、耶、伊,也不论其学说是劝善、是惩恶、是克己、是仁爱、是平等,凡是为了求得众生一体生存、发展者,都为我同道。
然奋斗的道理、方法有千差万别,只要最终目的一致,其差别都可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取长补短,择善而从,逐渐统一起来。因为,只要是真诚救世,而非其它,他都会为救世的大目标而从善如流。倘没有这种风范,那就一定是个伪善者。
为达大同,就要人人都为大局着想,为公益献力,做事,而不是像以往和现在这样;恃强凌弱,以大压小,巧取豪夺,挖空心思的去从别人身上找好处,以致闹得你死我活;你坐船上摇扇,让他人拼死拉纤;你坐桥子享福,让他人奔波抬轿;拉纤、抬轿的也是人,他不知苦累难受吗?难受就要在肚里骂娘,就要思谋改变,就要把你摔下地,再踏上一脚——造反。
若是人人都能想明此理,大家都来按已所长,做有益于人群的事情,不是去想从别人身上讨好处,而是用科学的方法,从海里多获得鱼盐,从田里收获丰富的粮食、棉花,从山里采掘无边的矿藏,用巧思制造出各种机器,用火力推动火车、轮船,从无形中获取强大的电力,从人体上祛除疾病,用各种手段制造出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使之大大丰富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人们都有了充足的养身活命物质,温饱之外而又无馈乏之虑,也就勿须思量过多的佔有。大家都坐上用火力推动的火车、轮船,用电力,机器为大家作工、耕田。这样,难道他还能骂娘、谋反要打翻你在地吗?
我们讲大同,就是要达到人人为群体的大局着想,各尽其能向自然界讨取利益,增益人群,以满足、丰富群体存活的需要这才是人类的大出路。为一己私利而争斗、侵夺,和为人群大体而奋斗,这只是一念之差;这个“差”好比一个叉路口上的两条路,一条通往和平幸福的天堂,一条通往争斗无休,苦难无边,艰危、毁灭的地狱。由于人们数千年来所形成的“为己”劣根,一时不易改变其固有的私心,我们“万众大同会”就是要当这个叉路口上的“指路标”,让人们在这里警醒起来,不要再循老路滑下去。如不警醒,少数人做人王地主,将相官宦,高居于大众之上,人群大众都在困苦危难中挣扎,他们如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天下怎能安生呢?
我们自己先要明白以上道理,再通过我们向所有其它人去说清,让大家都觉醒起来,共同为大同事业奋斗,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免除互斗互杀之灾,使全人类都进入大同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现在太平天国的宗旨已合大同之道,我们目前就要与之取得联系,如能实现合作,共同推进大同事业,我们的力量就壮大起来,成功之时便早日到来。这样是我们当前要做的事情。”
付振扬、燕明凯二人一面医伤治病,一面教医带代徒,又是抽空宣讲“大同”道理,成日间忙碌异常,因此,觉得这样干不是长法;于是,经过研究,认为该把事务分派开,让更多的人动手方好。于是派定童国靖、关志平、汪仲年等几人分头教习掌医;凌汉、班佐、巴东等去各处宣讲“大同”道理。待一批教熟之后,再分派他们去教习另一批,如此星火燎源遍地播撒,滚雪球、布种籽样的扩散开去,教医和“大同”道理两条战线都有极大进展。这样付振扬、燕明凯虽然还是忙碌,事情可也总算有了头绪。燕明杰的兵事教练见他们二人这样做得益处,便也如法办理了。
正当这时,淮北地方的战事形形势突然紧张起来:满清朝庭旨派帮办团练大臣袁甲三和钦差大臣周天爵等督率数路人马来攻剿捻军。这两个朝臣都是阴谋老手,一下马先玩儿一番诡计,利诱招抚。捻众多是乡农起反,其首领多无知识;一经利诱,便倒戈归降。先有正阳关捻子张凤山反水;不久,雉河集捻军盟主张洛行、龚得树受招抚;于是一带地方捻众群龙无首,人马星散。但不久,周天爵、袁甲三又称“薪晌无着”,把各路降众遣散,令其归乡为民。
东平南来的周炳一路人众和大同会人员,才来此地,由龚得树出手安置,天夏邑县韩道口驻扎。这里是捻军王贯三属辖。王贯三虽给予一些照应。但因人地生疏、处境终是艰难。
夏邑和砀山接埌,但二县分属豫、晥两省。这里还与南四湖下角的重镇徐州相邻;南四湖位属山东境,而徐州又属江苏;所以这一带便是四省毗连的地方。世事、人情从来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四省交界之处,而况又在战乱时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四省各官府便互相推委,谁也不愿多管那一方的事,于是这一带便是清国政府管理最薄弱的地带之一。中国之大,省份众多,三不管、四不管的地区也多,可是唯独豫、鲁、晥、苏四省交界的这地方最为多事。这里地势低平,物产富庶,人口稠密;更重要的是连带南四湖的京。杭大运河贯穿于其侧。在这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