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雄师:四野档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四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归东北野战军建制。吴克华任军长,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胡奇才任副军长,欧阳文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福泽任参谋长。所辖第十师改称第一二一师,蔡正国任师长,李丙令任政治委员;第十一师改称第一二二师,田维扬任师长,张秀川任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二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步兵第一五四师,左叶任师长,曹传赞任政治委员。全军共计6。4万余人。
1948年11月,四十一军作为先遣兵团之一部秘密南下入关。12月,第四十一军参加平津战役,配合华北野战军攻克康庄、怀来、张家口等县中,切断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西退绥远(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之道路。1949年1月,参加包围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北平后,担负北平市的警备任务。同时,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的第一○四军第二○九师。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经唐县、保定、涿县,于25日到达北平。当天,由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一师第三六一团、第一二二师第三六四团、第一二三师第三六七团及军炮兵团等组成的阅兵部队,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检阅。
1949年4月,四十一军由华北向华中、华南进军。5月,编入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建制,并于河南新乡改编国民党军第四十军2万余人。8月,四十一军改归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建制。9至10月,参加进军华南的中路,在衡宝战役中,担负正面突击任务,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俘虏国民党第七军副军长凌云上。11至12月,参加广西战役,先后攻克全州、兴安、桂林、灵川、荔浦、蒙山等县市,歼国民党军8600余人,俘敌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七军军长李本一。
1950年1月,第一五四师调归广西军区建制。2月,该军又改归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建制。奉命由广西容县地区开赴广东省淡水、高要、惠阳、黄岗等地执行剿匪作战任务,并先后解放了南澳岛、南鹏岛。1951年1月,进驻潮汕地区执行保卫海防的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在全国解放战争中,从东北转战两广,经历主要战役、战斗440余次,解放县以上城市30余座,涌现出“塔山英雄团”等英雄部队和鲍仁川、程远茂等一批英模人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十一、“叶挺独立团”的传人—东野六纵(第四十三军)
野战军中的“老大哥”。“攻坚老虎”名不虚传。浴血顶住十万兵。跨海征战,猛虎化蛟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英雄部队,迫根溯源,其部队的一支,乃是大革命时期“叶挺独立团”的传人。
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地组建军队、拥有武装,始于红军时期。但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后期,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主的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实际上已经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1日,“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这支队伍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至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随后又经过几次改编,于1933年6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下辖第四、第五、第六团。
红二师成立后,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作战。红一方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红二师作为长征部队的前卫师之一,强渡乌江,智取遵义,飞夺沪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开路任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二师改编为八路军第——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1938年底,挺进苏鲁豫边区,改称八路军苏鲁豫支队。1940年8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挺进苏北,增援新四军,实现了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战略大会师。同年10月,改为八路军第——五师教导第一旅。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改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担任华中机动作战任务,转战于苏北两淮地区。
日本投降后,新四军第三师奉命挺进东北,三师到达东北后,该师第七旅和来自山东的八路军第一师,就被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林彪作为主力部队留在身边。这两支部队都是八路军——五师的老底子,曾任——五师师长的林彪自然很了解它们的实力。尤其是七旅,更是林彪的“娘家”,红军初始,他当连长时就是在这支部队。
不久,林彪指挥七旅和一师部队,发起我军进入东北后的第一个歼灭战——秀水河子战斗。通过实战的考验,林彪更坚信了自己的眼光。后来七旅和一师分别成为了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军六纵和一纵的主力师。
四十三军另一部的前身为七七事变后我党领导的鲁东、冀鲁边的抗日武装,后分别发展为清河军区,冀鲁边军区部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的基础)。1944年这两个军区部队合并编为渤海军区。抗战胜利后,以该军区直属团和第二军分区独立团、第四军分区两个营以及第五军分区一个营,编为山东解放军第七师。1945年10月,在师长杨国夫、政治委员徐斌洲的率领下,向东北挺进;以渤海军区第一、第三、第四军分区各一部组成三个团,由渤海军区副政治委员刘其人率领先进至热河滦平(今属河北),编为热河纵队第一旅,参加平泉战斗后也进入北满。1946年3月,山东解放军第七师、热河纵队第一旅和冀热辽军区第十九旅三支部队,在哈尔滨以西地区会合后,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原冀热辽第十九旅、山东解放军第七师、热河纵队第一旅,依次编为该师所辖之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旅。
上述两部进入东北后不久,先后参加了山海关保卫战、秀水河子歼灭战和解放长春之战。1946年4月参加四平保卫战,给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军以重大打击。
1946年10月,第三师第七旅与第七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陈光任司令员(后洪学智、黄永胜),赖传珠任政治委员(1947年8月到职),杨国夫任副司令员(后梁兴初、曹里怀、李作鹏),刘其人任副政治委员,阎捷三任参谋长(后黄炜华、曹里怀、黄一平),徐斌洲任政治部主任(后邓飞)。原第三师第七旅改为第十六师,王东保代师长(后由梁兴初、李作鹏兼师长),郭成柱任政治委员(后张池明);原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第十九旅与第二十旅合并为第十七师,龙书金任师长,当时缺政治委员,1947年7月徐斌洲调任;原东北民主联军第七师第二十一旅改为第十八师,王兆相任师长(后阎捷三),陈德任政治委员(后袁克服)。全纵队2。3万余人。
1947年1月至3月中旬,北满部队一纵、二纵和六纵,为粉碎国民党东北“剿总”杜隶明的“先南满,后北满”战略企图,主动发起了三下江南(松花江以南)作战,寻歼当面分散独立之敌,以配合南满三纵、四纵等部队的四保临江作战。在二下江南作战中,六纵在东北民主联军炮兵一团、二团的配属下,发起了围歼德惠城敌军的攻坚作战。此次作战,不仅是六纵的第一次攻坚作战,也是东北民主联军向国民党军据守的城市进行的第一次攻城作战。由于缺乏攻坚作战经验,这次攻坚战失败了。但是六纵却有幸第一个亲身体验了城市攻坚战斗,并从中总结了在攻坚作战中,步炮、步但协同等一系列宝贵的攻坚作战经验。
1947年5月至翌年春,六纵先后参加了东北我军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势作战,其中在第一次四平攻坚战中,六纵十六师初显神威。
当时,主攻四平城是由第一、第三、第七纵队担任,六纵本是担负南面打援任务的。但东总鉴于六纵十六师打过德惠攻坚战,便将其单独调来,作为攻城预备队,并归攻城总指挥一纵司令李天佑直接指挥。6月14日,四平攻坚战正式打响。两天后,由于一纵一师、二师伤亡较大,李天佑遂命令十七师投入战斗,接替一师和二师的进攻阵地。
龙书金接领任务后,便一改一纵的打法。一纵部队是以一个团打一条街,十七师则以一个营打一条街,并且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发扬大胆穿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