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飞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有大汗带领我们,定不亚于当年。”步度根说道。
轲比能哈哈一笑说:“按道理我们都该奉您为大汗的,您如何把这么尊贵的头衔放到我头上了。”
步度根说道:“可汗天纵英雄,神灵庇佑,而我却是丧家不祥之人,安能当大位?我愿意对仇水(今东洋河)发誓效忠可汗。”
宇文莫伏那、能氐、戴阿姿取各和轲比能的女婿革提健等纷纷附和,而辽西的莫护跋和素利等见众人都拥戴不好不表示也大声赞同。
轲比能带着各位鲜卑大人到了仇水边,拿出刀来,用刀割腮部,把血涂在代表祖先的石头雕像上。
“神灵祖先在上,吾等发誓一心共举轲比能为可汗,听其调遣。”
轲比能一语双关地说:“吾等到秋草丰,牛马肥时便南下逐鹿。”顺仇水(郦道元的书上称于延水,我很怀疑就是指这个仇水)而下便到了阪泉,向东南翻过军都山就是右北平,向西南便可威胁到邺城。自匈奴冒顿始草原民族对这条路已经是“驾轻就熟”了。汉高祖被包围的白登上就在漯水以北,仇水以西的三角地带。
******
广阳
“使君放心,龙此去必取轲比能人头。不负朝廷,不负使君,亦不负父老。”一个矮壮的汉子做商人打扮,向幽州刺史王雄告别。
“壮士!”王雄赞美道,“上酒。”那家人便端来了坛子。
“这是天子赐王某的御酒九坛春酿,今与壮士痛饮。”王雄端起陶碗,他是文人,却被这边地烽火所浸染,也自带几分肃杀之气。
目送着韩龙远去,王雄叹了一口气。他身后的年轻人说道:“叔父,您要保重身体啊。”
王雄点了点头,苍老了许多:“待这边事一了,我就致仕。伯兴啊,这里危险得很,咱王家就你一根独苗,去青州吧。彦云兄会照拂你的。”
王基一拜:“诺。”心里却怀疑道:“这里的事情真的容易这么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基和王雄好象没有太大关系,本属小说为了引出以后的几个重要人物而设计的情节。这几
章都是过度的情节,显得有一头没一头的希望大家谅解。
本来要想结束本书,但是写到这么多才发现刚刚开始,本书注重的是展示三国后期的人物,而对于三国前期(严格地说是汉末,三国是从公元221年魏代汉开始算的。)那些大家“特别熟悉”的三国人物就没下那么多笔墨去写,把事情交代清楚就好了。
本书描写的三国人物和演义颇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不想冲淡主题,还请大家谅解。
第十六 虎狼之争(5)
    “臣祖训曾云:人贵知本,非乃居庙堂也。臣治学普化为国家培养人才,已尽全力惶恐之至,深恐误人子弟。安能雁行于宣政殿行宰臣之职……”——(前)唐  周敦颐《让中书门下表》
汉元熙二年秋
关中丰收,粮食的价格在惠仓等的调控之下,一直没出现多大的浮动。今年牛羊肥壮,马匹的产量也大了起来。
因为上半年的粮荒,关中居民不得不改变一下自己的食谱,增加肉制品的量。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显示了出来,集中的消耗,那些牛羊下水的被扔到了河里,夏天腥臭无比。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刘封倒是想到了样东西。
“肥皂。”刘封一直在寻找制作方法,但是这个时代没有烧碱。不过刘封想起了古埃及的那个传说,于是就让庖丁去实验一下。
经过了反复的探索,终于在元熙二年八月中国历史张第一块“肥皂”问世了,远不是肥皂的黄色而是灰色的,可以来清洁东西。
“卖脂胰皂!”长安街头多了一个职业。
“这新长安果然比那旧长安更热闹。”小秀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四下张望,见那商贩正在叫卖,便凑了上去:“参军,咱们去看看。这里的新鲜东西真不少捏。”
在一个白色布幌子下一个矮胖的商人手里正拿着一个灰色的东西,唾沫四溅,正在解说手里的东西呢。
“这东西比那皂角好用多了。”那商人拿起块粗麻布,用那肥皂搓洗了几下。围观的百姓一看,真的很干净啊。
“这多少钱啊,很贵吧?”一个看热闹的人问。
那商人哈哈笑:“这位您算问着了,这东西才十文钱一个。”
“还真不贵啊。”有的人已经心动了。
小秀眼尖看到那商人的货架后有白色的肥皂块问道:“商家你那白色的是什么啊?”庆英剜了她一眼。小秀吐了下舌头。
那商人笑道:“我看这个小哥白俊得很,很得那些小娘子欢喜吧。不过就是长得和我一样也不要担心,这东西叫香藻豆,专门沐浴用的,最适合送给皮肤滑嫩的小娘子啦。有了它做礼物,谁家小娘子不动心啊。”
那些没娶老婆的光棍已经心动了,而那些想讨好自己老婆的人也开始活泛起心思来。
正说着,一群人分开人群进了来。看衣着却是官家府邸的奴仆打扮,手里拿着藤条抽着人。“让开,让开。”恶奴们把人群分开,一个穿着白色五时衣的少年走了过来,那双高高的蔽云履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这里所有的香藻豆我都要了。”那少年说道,一口吴语,透着柔媚。
商人一乐,赶忙叫人包上并非常恭敬地说:“请问您的府上是?”
那美少年说道:“送到平乐驿就行了。”
商人一听说道:“您是吴国的贵人啊,稀客,稀客啊。小本生意,贵人最好是现付,这里是六块,合一千二百钱。”
那少年显出不耐烦的神情,朝仆人使了个眼色,那仆人送上一堆大吴新造五铢钱。
“这位贵人,您是第一次到这里吧。”那商人看着钱却没接,“我们这里的规矩南方来的钱只当三分用,也就是您要付三千六百钱,如果有大汉值百钱最好了。”
“怎地大吴的钱到了这里就当三分用,哪个定的规矩?”那个贵公子显然不清楚货币兑换和流通。
商人叫伙计去铺子里取出一张纸,小心翼翼地送了过去。
辛庆英也凑近了,远远只能看到一个榜首《公平贸易契约》。
“这是本地商会和吴地商人共同商量的结果,这里的商人都知道,如果贵人有所怀疑可以去问贵国的商人。小的绝不敢欺诈外地客人。”商人解释道。
“胡说!”那少年怒气冲天,“你们欺负我是外地人,所以想多讹我的钱。”几个恶奴上前揪住了商人便打。
“住手!”辛庆英喝道,“这光天化日,你等就敢当街行凶,难道这里是你们吴国吗?”
长安百姓本多是军户迁移到这里的,一听这少年的话顿时忘却这个什么狗屁“贵人”,再贵他也是在吴地,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大汉。
“娘的,吴狗最无信义,上次偷袭江夏不是他们怎地,我的只条腿就是他们砍瘸的。亏得皇帝仁义,让了几个县给他们,他们不知道感恩反而张狂,揍他。”一个大汉怒道。
这下激起了老百姓的愤慨,操起家伙上去把这几个人一顿臭揍。
“干什么?不相干的赶快散了。”逻卒闻声赶了来。
辛庆英本想走,却被人群围着不得脱身,只得跟着到长安县去了。
辛庆英看到长安县衙门首先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不像个县长呆的地方。
逻卒把这一干人等拉到大堂,早有堂上文吏去请长安县尉。
那长安县尉却是老军人打扮,开口却是益州腔看了一下堂下人,便问:“谁个是原告?”
那长安肥皂商人讨好道:“少仙,小的是西市皂商徐二,便是原告。”
那贵公子冷笑:“你是这里的县尉?正好管管这里的奸商。”浑不把县尉放在眼里。
那县尉非常硬气地说:“如果他真有不法本官确实要追究,但是先把你们白日当街斗殴的事弄清楚再说。”
那贵公子哼了一声说道:“好大口气,就凭你?”说完拂袖而去,那逻卒要阻拦却被奴仆们推搡到一边,那公子跳上了马自走了。
那县尉自然是面如青铁,问过那徐二情况后,又问了几个证人的证词。
“几位证人请回到住处,这几日不要乱走动,本官到时候需要你们佐证。”那县尉核实了几个本地人,又把辛庆英等几个外地人的过所拿了,那这些人便走不出涂市城。
*********
刘封正在府里和几个心腹喝桂花酿,谈些本地的情况。却有京兆尹庞迪求见。
“君上,下官手下的一位县尉一时间失察却被训检都督府的人抓了去。此人虽然卤莽,但是念在他有下情,还请君上网开一面。”庞迪说道。
“元炬,这是怎么回事啊?”刘封看了看周不疑,自和曹操最后一战后,刘封实行军政分离,训检都督府专门处理军队司法工作的,拜周不疑为护军中郎将都督训检事。
周不疑也一脑袋雾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