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飞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也要吃饭啊,靠那几点死工资真的养不活人。这些人的生存要靠灰色收入,比如收粮食的“损耗”啊,这东西就是县长也是要抽头子的,何况这些小吏。乱收费啊,乱摊派啊,吃饭打白条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路肯定要吃路落,不过因为是国家草创时期,诸葛亮等官员的操守也不错,所以选择的小吏基本上还算老成,在增加个人收入的路子上也没那么广,手也没敢伸那么长。不过这个路上设卡收钱一般还是允许的,不过是一郡在出入地设关卡收钱,而各县凭所盖的戳子和郡上核对分钱,各县不涉及现金。竟陵是个穷郡,大家眼巴巴指望这钱拿回去填肚皮,所以吃相难看一点,没有南郡那样的富裕郡那么阔绰。
所以上有政策之下,郡守对多设置几个卡装着没看见,反正你上面没规定设多少卡子,也没按一个卡子两百钱计算,也够郡里发工资的了。所谓下有对策便是如此了。
“这‘竟陵遍地卡,南郡两头切’还真说对了。”小史嘟囔着,来往东吴的商人早把这几个郡的收费情况弄清楚了,所以有这么个口诀,“走水路也省钱也快些,走这旱路却是麻烦。”
商人却白了他一眼:“你知道什么。”
商人和小史到那卡子前,拿出过所,那小吏粗识几个字,大略看了一下,在一个册子上抄誊了一下,然后拿出个石头戳子沾点丹砂就戳了上去。
忽然一阵烟尘起,几个骑马的军官模样的人过了来。
“是点检来了。”眼尖的看到那几个人的打扮,顿时打瞌睡的也清醒了。点检全称叫“点验公书检查事”,名义上是中央政府派出来巡视地方的,只有检查权而没有处置权,所有的处置都是政府内部权利,而这个点检更重要的作用是打击潜伏在内部的间谍人员。
诸葛亮本人是很重视间谍网络的培养和反间谍工作的,在机构精简、效率非高的楚汉做间谍,的确是对间谍们的一个重大考验。
那几个军官下了马,走了过来,验过腰牌后,开始由一个人抄录从这里经过人员的名单。这个是那个文吏负责登记的。
一个军官看到这个要过卡子的商人便走了过来。
商人主仆暗叫倒霉,却不好离开,做笑容可掬状。
“是吴地来的商人?”那个军官开口居然是吴地口音。
商人听了很亲切,两个人打起了乡谈,这军官是丹阳郡人叫沈翼,和这个叫黄翻的商人倒聊得火热。
“很久没回故乡去了。”沈翼说道,“不知道那里的故人还在不在。”
黄翻说道:“很多人都逃到江东,我可以转为将军打听一下。”
“如此就麻烦隐君了。”那军官说道。
黄翻可能没在意还是没听清楚,只是下意识地点了一下头。忽然胖胖的商人眼睛里暴射出冷光,却从容镇定地抢救道:“沈将军,小的听不懂你说什么。”
“呵呵,那我就再说一次。”那军官做了一个手势,几个军官扑上去把那小史按倒在地拿绳子捆了,摸出了腰刀。
“西域铁刀,阁下还真是奢侈得紧。”沈翼看了看那花纹,是“千鳞锻”的锻打方式,边打边淬火工艺很复杂。
“请吧,传耳校书隐蕃隐君,蔽上正在前面等阁下呢。”沈翼说道。
——————————————————————————————————————————————————————————————————————
(音乐《卡萨布兰卡》响起)三国的间谍战实际早已有之,因为这些东西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大阴暗的东西,上不得台面,但是其作用不小,所以作者决定写几节三国间谍战的章节。这个“隐蕃案”对吴国的政治分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感谢裴松之,要不是他加了一笔,指望成兽,那是不行滴。
第五节 放虎归山
    景耀三年三月,汉帝刘禅加冠,诏告太庙,并开始亲政。
天子结婚乃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何况皇后是吴国公主。新皇后姓孙名鲁班(名字很奇特是吧,前书有误应该是鲁班),对这个把吴国代向灭亡的女人,刘封可是印象深刻。《三国志》里留下名字的女人很少,而裴松之所以要要写下姐妹两个的名字,因为她们对于吴国宫廷里的“光荣革命”影响太大了。特别是这个小名叫大虎的女人。
孙权家是个很奇怪的家族,特别在后期乱伦之婚层出,而其原因都是因为这位把东南搅得风雨如注的女人。而现在这个人却到了楚汉,刘封有时候恶意地想是不是预示着楚汉国运不长久呢。不过也很难说,历史不是已经改变了吗?不变的只有人的劣根性吧。
孙鲁班原本是嫁给周瑜长子周循的,但是因为历史被改变,孙权把这个女儿嫁到了楚汉。当然孙权适龄的女儿还有几个,不过这位是孙权最心爱的女人步夫人所出,所以孙权就给他找了这门豪华的亲事。
因为步夫人没生儿子,所以大臣都反对立她为皇后,而孙权干脆不立皇后,步夫人在宫里则实际上行使皇后之权,人称“中宫”。现在妈妈的愿望被女儿实现了(母仪天下),步夫人的女儿成为了皇后,步夫人也老大安慰。送亲的使者是步夫人的族叔骠骑将军步骘,也是一位出将入相的人物。保亲的人中居然还有孙峻,这个时候不过是个小屁孩。
“好啊,我可要和这位吴国将来的祸害搞好关系。”刘封暗自琢磨。
因为刘封是摄政也是御兄,所以权代家长了。
“两国盟好一直是先帝和东主(孙权)的愿望,此次结为婚姻,吾等更应该努力同心,共退曹伪。”刘封把犀尊捧起,步骘也不失礼数回敬了一杯。
刘封私下找到步骘说道:“我闻三郎早夭,皇妹日夜憔悴,陛下也多次说起,还请贵使允其返乡。”对于细君,刘封当年多少有些愧疚之情。顺便让刘愈出来见了见步骘,并带给孙夫人许多东西。
步骘取出几个盒子:“丹杨公主一再吩咐要把此等物品亲手交给少郎君,骘终不负公主之请。”
刘愈毕竟年纪小,见了东西想起了母亲回头对刘封说道:“父王,您还是把母妃接回来吧。”
刘封抚摩了一下他的小头说道:“你还小不懂,等大了你就知道,你母亲病重啊,在这里会没有性命的。”
“你骗人!”小孩子脾气还挺大,怒冲冲地抱着盒子出去了,步骘眼中闪出一丝异色。
*******
皇帝的婚礼如期举行,整个襄阳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很少有人注意到一队穿着素衣缟服的人马出了”鬼门”(北门,古人以北为凶)往那郊外的昭烈皇帝陵寝”惠”陵去了。
“先帝有灵,儿封叩首三顿。”刘封肃穆地倒上了米酒,泼洒在了陵封土上。
“先帝托孤之重,吾不负也。今敬告陛下之灵,天地山川,日月昭然。吾刘封将移国之重,还政陛下,如有违拗,神鬼厌弃,天人讨之。”乃写下盟誓藏于金龟之中埋镇在享殿之中。
皇帝亲政后的第一个大朝会,刘封出班奏报:“吾等受先帝嘱咐,辅佐陛下,现在陛下加冠亲政,我等辅政大臣使命结束,权利应归还陛下。老臣请陛下许臣归封梁国。”
“摄政居功至伟,不在吕(尚)、周之下,朕初甫国家,全赖老臣。君等不可弃朕而去。”刘禅本来还以为刘封可能还要等很长时间才会交权,却没想到他如此“慷慨”,一时间没适应过来。自动地把后面最重要的“裂土分茅”忽略了。
诸葛亮等人却听出了猫腻,却是暗地一惊,不过看皇帝好象没明白,所以干脆也装糊涂,出班来挽留刘封这个大将军。
“成王也是一代贤主,周公也是一代圣人,他们尚且误会,”刘封很坚决地“辞陛”,“我一介武夫,只不过是跟随先帝立了些微末的功劳,怎么能再闹绛侯那样的笑话呢。”
当年绛侯周勃平定诸吕,迎立代王刘恒(汉文帝),因为功劳大当了丞相,不过他不是那块料,在一次朝会上文帝诘问了他几句,他自知不能胜任就打报告辞职了。好在他遇到的是宽和的文皇帝,要是犯在过河就拆桥的景帝手上,只怕和他的儿子周亚夫一样落得个凄惨下场。
诸葛亮心里暗恨:“你表面是个大老粗,实际比那曹操还奸猾比董卓还狠辣,偏地装什么好人。”在诸葛乔事件后,诸葛亮看刘封那就犹如一条盘绕在玉玺上的毒蛇。但是忽然这条毒蛇自称它是“无毒蛇”并把毒牙给吐了出来,这可太奇怪了,里面肯定有偌大的阴谋。所以诸葛亮也不去多想,总之你不是要走人吗?偏要把你拖在这里。在这里你最多是条毒蛇,但是一旦“裂土分茅”,那可就是一头蛟龙入海了。
刘禅的脑子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他也继承了父亲喜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