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涛海未了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三年级,周玉茹在学生会担任文体部副部长,在班里不再担任什么职务了。 
一天,全班同学聚集在科学馆的侧面传达文件,鲁忠平附在林平山的耳边说:“你看,周玉茹进入上层之后出落得更加水灵了。” 
周玉茹可能今天有什么活动,穿着一条偏短的西装短裤,露出一双雪白细嫩修长的大腿。听鲁忠平说这话,林平山朝站在正对面的周玉茹大腿扫了一眼,马上又把目光移开。一年来密切接触的经验告诉他,他的眼神从来都逃不过她的目光。所以,他不敢对她有丝毫不礼貌的举止。   
第一章 同学少年(12)   
不知怎么,鲁忠平对周玉茹的事儿知道得满多的。一次开会,周玉茹没来。回到宿舍,鲁忠平看没旁人,就显出一副熟谙世事的神态突然大声对林平山说:“你知道吗?周玉茹有妇女病。” 
林平山既不懂得这妇女病是怎么回事儿,也闹不清他说话的意思,只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又到了麦收的季节,学校按例停课一周让同学们下乡帮农民割麦子,物理系的同学今年在沙河一带帮社员麦收。尽管干农活辛苦,但可以使大脑轻松轻松,学生们参加麦收的积极性都很高。特别是林平山他们这个年级,这是他们分专业之前最后一次集体劳动,大家很珍惜这次下乡的机会。 
华北的六月,阳光很强烈。屋院的枣树上,传来知了没完没了的叫声,大概是丰收的心情在起作用,人们听着这单调的聒噪也感到特别舒心。学生们分小组住在老乡家,在大队部院内搭起的灶房边吃过饭就下地了。 
北方割麦子的镰刀跟南方割稻的不一样,刀口上没有齿。刚到北京参加麦收,林平山还使不惯。经过两次麦收之后,他已经掌握了要领。每天晚上,他都要把镰刀仔细磨过,用左手拇指在刃上试刮有发麻的感觉才停手。到了地里,左手把麦秸向后一搂,右手挥动镰刀斜着刃从外往里一抡,很利索地把一束麦秸放到了侧后。很快地,他跟几位北方农村来的同学一样,从金黄的地毯上切开一个豁口,跑到队伍的前边去了。 
他专心割了一个钟头之后觉得渴了,就往回走,打算到地头寻些水喝。走到后边,他发现周玉茹独自在后头吃力地割着。他走过去站着看了一会儿,发现她的镰刀太钝了,要割几下才能割下一束麦子来,就小声对她说:“我跟你换镰刀吧。” 
周玉茹抬头一看是他,明白是自己的镰刀不好使,直起身来说:“你用还不是一样。” 
“我的劲儿比你大,我晚上就把你这把也磨快了。以后每天早晨吃饭,我把新磨的镰刀跟你换。” 
她看一眼已经起泡的手,一声不响地把自己的镰刀给了他。 
以后每天吃早饭,她用自己眼睛的余光看着,林平山走过自己放镰刀的地方,一俯身就把她的镰刀换走了。 
麦收回来不久,年级开始分专业,各个班要重新组合。 
这天中午,林平山在食堂碰到周玉茹,她匆匆对他说一句:“晚上八点东操场见面。”就走了。 
他们从未这么晚会面过,林平山预感到有重要的事情要谈,稍为提前一点来到路东的大操场。 
今晚没有月亮,操场上已经辨不清人的面孔,林平山明白她选择这么晚见面,是想避开同学们的耳目。他到后不久即看到她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操场西侧的路边,紧忙迎了过去。她也发现了他。两人碰面之后,她说:“咱们就绕着操场边溜达边聊吧。” 
他们沿着操场的边缘走着,林平山不知道她的意图只好沉默等着,周玉茹心里在斟酌如何开口。这样绕了一圈,两人谁也没说话。最后,周玉茹开口了。 
“这次分专业,你准备报哪个专业?”她问。 
“核工程。” 
“为什么要报这个专业呢?” 
“因为它的工科成分较强,适应面更广。” 
“这又为什么?” 
“我向往与客观世界拼搏的生活。我看电影《昆仑山上一棵草》,得到很大的启示。” 
“没想到你的思想深处那么美好。”她叹了口气,迟疑一下,接着说,“我可能要报核测量专业。” 
“……” 
“我只有报这个专业了,因为我的男朋友是这个专业的研究生。” 
“……” 
“我读高中就跟他确定关系了,我早该告诉你的。”她口气里有些歉疚。 
“这没什么。”他心中一阵冰凉。 
“不过班里的同学都不知道这件事。” 
“谢谢你。” 
“你会抱怨我吗?” 
“怎么会呢。这是你的私事。” 
“你心好,会遇到好人的。”她安慰他,似有一丝的失落。 
“谢谢你的祝福。” 
“我是真心实意的。”她想表白,语气有点儿乱。 
“我想,我也应当向你表示歉意。”既然要分开了,他也不想再对她隐瞒。 
“为什么?” 
“一年前你问我为什么开会不爱发言,我没向你说实话。” 
“……” 
“实际原因是我中学时的女朋友离开我,嫁到国外去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可是当时我跟你还不熟悉,怎么好意思向你谈这些呢。” 
“我明白了。你的心一定很苦吧?” 
“不都过去了。” 
“没想到会是这样。”恻隐之心在她心底潮起,怎么安慰他呢? 
“挺好的,你不用担心。” 
“你不用担心,”他机械地重复说,“我不都挺好的嘛。” 
“我应当感谢你一年多对我的帮助!” 
“不,是我应当谢谢你,你帮我度过了这个艰难时期。” 
“可是,我们要分开了。”她叹了口气说。 
“会过去的。” 
他们又无言地绕着操场转了几圈,林平山看已经很晚了,便送她到女生宿舍楼门口。   
第一章 同学少年(13)   
周玉茹带着自己说不明的几分解脱几分失落踏上了楼梯,她想,他究竟会怎么想呢? 
七 
这年暑假是林平山最难忘的日子。他们这些暑假留校的同学接到学校的通知,为了响应毛主席发表的关于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声明,到天安门广场开大会。 
这天清晨,他们就从学校出发了。由于城里开大会,各单位的车辆很多,清华大学离城较远,一路堵车,汽车走得蜗虫似的。 
等他们到达前门箭楼前,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山人海。领队说,清华大学的位置在金水桥上,他们得从广场南边穿越人群走到北边。尽管广场中间留有通道,人太多了,通道上也挤着人,通行很困难。他们好不容易挤到了金水桥上,人刚站定,广播喇叭宣布大会开始了。 
这时,他们听到广场上喊声雷动,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他们抬头往天安门城楼上边望去,一排中央领导正在城楼的扶栏后站开。 
同学们庆幸清华大学的队伍被安排在金水桥正中间一拱,他们正好站在桥面隆起的最高处。这样,他们成了广场中能够最清楚看见毛主席的人群。 
以前,他们虽然在国庆游行时见过毛主席,都是在几百米外匆匆而过,从未这么近距离长时间看毛主席,大家心情特别激动。大会按程序进行着,他们只是两眼一刻不离盯着毛主席,根本没听见会场上都在说些什么。 
他们看到其他首长一拨一拨换班到楼内休息,毛主席两个多钟头时间,一动也不动地站着,长时间专注地望着广场的人群,偶尔跟旁边的领导说几句话,神态严肃而安详。看到毛主席身体这么好,大家心情都很激动。每次广场上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大家喊得特别起劲儿。 
会开完了,鲁忠平拉林平山到他家吃饭。林平山正好也想到他家看看,跟他走了。 
到鲁忠平家,他们家刚吃过饭。林平山见鲁忠平的父母在客厅,进门便亲热地叫:“大伯,伯母。”忠平妈给他们热饭去,忠平父亲叫林平山在沙发上坐下。他问林平山是哪里人,林平山恭恭敬敬回道:“松山县。” 
忠平爸一听,好高兴,微笑着说:“松山,我到过。那时在苏区,松山还是满大的城市呢。解放后,我到你们省检查工作,还去过一次。”说完,他笑容满面地陷入了沉思。 
他向林平山谈起当年在中央苏区,如何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下用手摇发电机发电,建成自己的通讯系统的情形 
忠平妈叫他们吃饭。为了不影响忠平父亲休息,他们就在鲁忠平的卧室里吃。忠平妈给他们加了一盆雪肠,还拿了一瓶红葡萄酒让他们喝。 
吃完饭,林平山想到新街口的新华书店去看看,鲁忠平就陪他去。 
他们回来的路上,看到鲁忠平的父亲趿拉着布鞋在胡同口的菜站买西红柿。林平山心里想,他还亲自出来买菜呀。 
他们悄悄回到鲁忠平的房间坐下,聊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