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涛海未了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山在观音菩萨前虔诚膜拜,惊奇地叫道:“喂,你怎么还信菩萨!” 
林平山拜完,一脸严肃说:“我自小就跟我外婆拜观音。现在见到观音菩萨,就从心底产生一种崇敬心理。” 
外婆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去世了,周玉茹听他讲过外婆的往事,听了这话就不再言语。 
汽车经过苗岭的山巅,面前展开了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边的竹海,空气变得格外清新而凉爽。群山起伏,除了谷底溪旁长着稀疏的阔叶乔木,是清一色的竹林。眼下正是春笋将过,万竹竞长的季节。春天刚发的笋,个把月功夫,笋壳都来不及褪下来,已经窜到几米甚至十几米高,跟多年的老竹不相上下了。 
人们站在山脊上朝前眺望,群峦高处的修竹,竹梢在微风中摇曳,汇成竹海的阵阵漪涟。曲折蜿蜒的幽谷中,浮动着淡青而透明的岚光。从竹林中透过来的清风,经了竹枝的熏染和竹叶的摩擦,使人感到丝丝的凉意和清香,觉得自己的躯体在被净化,心灵溶入那碧绿的世界里。 
经过几次外出调研,全组同志又做了两个多月的修改设计,几度开会讨论协调,终于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初步设计方案。 
这期间,林平山、老三和潘素汶还到红水河畔石寨沟的八二六核动力模式反应堆厂房去作了一次考察。 
经过那场大抓“反革命”的暴风雨扫荡,接着一支骨干队伍被拉走,以后又离离拉拉走了不少人,现在的模式反应堆厂房里,几乎空无一人。设备在山谷的冷风细雨中寂寞地躺着,可能数月甚至整年都没人来看它们一眼。望着眼前的景象,他们默默站了许久。 
这时,五三〇工具反应堆的设备制造已近尾声,侯清德从设备制造厂返回研究所。由于前段时间一直是宋书记和雷总抓所里的工作,他回来后立刻感觉到了这两人在群众中的威信,决定巡视一遍各个研究室,按自己的意图把工作重新梳理,重振自己的所长威风。 
侯清德来到沈青臣的办公室。 
沈青臣紧忙给他端来藤椅,泡了一杯龙井,才拿起笔记本,逐条向他汇报室里目前开展的科研设计项目。老侯摊开胳膊仰在藤椅背上,右脚腕架到左大腿膝,仰头半眯着眼吞云吐雾。   
第四章 困谷奋争(5)   
老沈谈到堆内试验回路方案组的工作。侯清德听了,把手上香烟的烟灰弹落,放下右脚直起身来,瞪大眼问:“什么堆内回路?” 
老沈见他挺重视,就把雷总的思路跟他说了。他怕老侯听不明白,特别跟他解释了堆内回路的作用。 
侯清德一听是雷东顺的主意,鼻孔里哼一声:“这老雷又故伎重演。现在工程任务压倒一切,必须集中全力抓工程。把这么多技术骨干压在这儿怎么成。他现在管现场,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 
说完,他要沈青臣尽快将方案组解散,把人员安排到别的项目去。 
老沈说:“侯所长,方案组的工作已经开展一年多了,取得不小的进展。就这么让他们散掉,损失太大了。” 
侯清德一脸不屑:“不就写写画画的一些纸片嘛,有什么损失!这事儿不要再说了,你照着办就是。”沈青臣跟他讲的技术道理,他不懂也不感兴趣,肃清雷东顺的影响,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是他惟一关心的头等大事。 
林平山正组织方案组的伙伴们,讨论下一步准备展开的研究项目,沈青臣来到他们办公室传达侯清德的决定。大家听了,顿时像炸开了锅似地吵起来。 
老三嚷道:“这猴子在耍我们!一年多的心血凭他一句话就吹了。” 
“他对别人的劳动太不尊重了,怎么可以一个人说了算。”老王气忿不平,脸涨得通红。 
沈青臣不好向大家讲明更深层次的原因,只好反复向大家解释说,所里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安排。 
林平山听到这个决定,傻了。他脸色发白,说不清自己是失望还是愤慨,呆坐着说不出话来。 
会后沈青臣把林平山找到自己办公室来,个别跟他把老侯来的经过如实谈了,面带愧疚看着林平山的脸说:“我向他解释了,可他根本不买账。” 
林平山点点头,明白老沈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无能为力的。他暗自叹气,除了对这种政客伎俩感到毫无办法之外,深为雷总高瞻远瞩的安排受挫而痛心。 
初次独立挑大梁出师不利,让林平山想到了在物理研究室工作,侯清德就对自己不信任。现在他在宋书记和雷总底下工作,卷入这恩恩怨怨的旋涡中,自然厄运难逃。他开始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事业发展道路上有这种人,路子走起来要艰难得多。 
回到家里,周玉茹看到他的脸色很难看,问他出什么事儿了。 
他不想让她担心,就淡淡地说:“室里工作要调整,没太大事儿。只是今天连续开会,争论得比较厉害,有些累了。”说完,赶紧进厨房弄饭去。 
林平山跟老三、老王商量完,安排大家把手头的工作做一下总结,然后等候重新安排工作。他负责编写方案总体说明和自己设计设备的说明书。 
想到一年来费尽心血张罗起来的工作顷刻付诸东流水,他不只是自己揪心地难过,更主要是觉得很对不住这帮鼎力相助的伙伴们。每个夜晚,他独自在松林中徘徊,试图在人生道路跟人际关系之间理出一点儿头绪来,想得头颅欲裂也不得其门。 
他不想把细节告诉周玉茹,她怀着孕,不能让她操心。 
一个月后,沈青臣把林平山找到办公室来,对他说:“雷总现在忙不过来。他知道这里情况后跟我商量,要你到五三〇反应堆工程指挥部去给他当助手。” 
周玉茹现在需要人照顾,到工程指挥部工作,必须起早贪黑奔忙在五三〇工地和北工区之间,自己辛苦点倒没什么,他担心周玉茹的身体出问题。 
周玉茹知道了,鼓励他:“我自己能行。直接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工作,是难得的锻炼机会。雷总要你去,你就去。” 
二 
第二天,林平山去寒水江边的五三〇工具反应堆建设工地上班。 
伴随着工具反应堆从北京附近迁建到这个边远的深山野岭,发生了一场我国核动力发展历史上至今一直说不清的复杂斗争。 
六十年代中期,核工业系统考虑长远规划,提出了建设综合性的核反应堆设计研究基地的方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把厂址选定在离北京四百多公里的地方。计划在该厂址建造一座进行工程试验的工具反应堆和各种研究设施,开展核反应堆技术,特别是新型核燃料元件的研究工作。这是对我国核动力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部署。 
北京动力研究所,承担了建设这座核反应堆的任务。这项工程被命名为“五三〇工程”。工程试验的工具反应堆一旦建成,这个基地将成为动力研究所的发展基地,承担各种堆型的核反应堆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任务。 
经过一年多反复细致的工作,工具反应堆的总体设计方案终于形成了。在八二六军用核动力工程紧张展开的同时,五三〇工具反应堆工程的设计工作也进入实质性阶段。 
这时的北京动力研究所里,各种类型的核动力研究工作全面铺开,天上地下、水中陆地、水冷气冷钠冷、动力堆生产堆研究堆,科研工作呈现百家争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离北京不远的新基地厂址上,先头部队正在抓紧进行五三〇工具反应堆和核动力研究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 
北京动力研究所的工作可以说是处于鼎盛时期,多种型号的核动力研究工作齐头并进,一个综合性的核动力设计研究中心正在逐步成长。   
第四章 困谷奋争(6)   
就在北京动力研究所的同志们没日没夜奋斗,一次次召开庆功会,宣读贺电贺信的时候,上边突然又做出了要他们研究所搬迁的决定,宣布把工具反应堆迁建到边远的江南腹地深山中,对北京动力研究所的科研设计人员,提出了“要彻底割尾巴,一个也不能留”的口号。 
因为是头等政治任务,头几批搬迁人员二话没说立即行动,拆卸设备装箱打包,几千里奔波来到边远的荒山野岭。只是由于形势变化,后期的待搬迁人员,不再执行这个让人莫名其妙的命令了。 
但是,北京动力研究所的科研技术队伍,学科种类齐全的研究设施,已被拆得七零八落,泼撒在地上的水既无法收起,也无人来收它了。 
一个重要的核动力科研战略部署,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流产了。 
三 
迁建的五三〇工具反应堆工地在寒水江边一个山沟里,深山峡谷交通困难。林平山到工地的工程指挥部,很快就感受到这个决策所造成的难言苦果。 
他来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