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清朝十二后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许。七月十九日北京还未陷落,是否外逃离京,慈禧很可能还未下最后决心,在这种情况下,处死珍妃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珍妃死于七月二十日的可能性最大。 
经过对史料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还是清宫旧太监唐冠卿所讲最合情合理,可靠性最强: 
珍妃井庚子七月十九日,联军入京(此日期有误,但他讲是联军入京那天,表明是二十日——笔者注),崔玉贵率快枪队四十人守蹈和门,予亦率四十人守乐寿堂。时甫过午,予在后门休息,突觇慈禧后自内出,身后并无人随侍,私揣将赴颐和轩,遂趋前扶持。乃至乐寿堂后,后竟循西廊行,予颇惊愕,启曰:“老佛爷何处去?”曰:“汝勿须问,随予行可也。”及抵角门转弯处,遽曰:“汝可在颐和轩廊上守候,如有人窥视,枪击勿恤。”予方骇异间,崔玉贵来,扶后出角门西去,窃意将或殉难也,然亦未敢启问。少顷,闻珍妃至,请安毕,并祝老祖宗吉祥。后曰:“现在还成话么,义和拳捣乱,洋人进京,怎么办呢?”继语音渐微,哝哝莫辨,忽闻大声曰:“我们娘儿们跳井吧!”妃哭求恩典,且云未犯重大罪名。后曰:“不管有无罪名,难道留我们遭洋人毒手么?你先下去,我也下去。”妃叩首哀恳。旋闻后呼玉贵。贵谓妃曰:“请主儿遵旨吧!”妃曰:“汝何亦逼我耶!”贵曰:“主儿下去,我还下去呢!”妃怒曰:“汝不配!”予聆至此,已木立神痴,不知所措。忽闻后疾呼曰:“把她扔下去吧!”遂有挣扭之声,继而砰然一响,想妃已坠井矣。斯时光绪帝居养心殿,尚未之知也。 
唐冠卿虽未在场,但亲眼见到了慈禧、崔玉贵,亲耳听到了三人当时的对话和珍妃落井的声音,所言应该无误。 
一位伺候过慈禧的何姓老宫女曾对这一事件做了如下回忆: 
逃跑是光绪二十六年,即庚子年的七月二十一日。头一天的下午,老太后在乐寿堂屋里睡午觉。我和往常一样,陪伴在寝宫里,背靠西墙,坐在砖地上,面对着门口。这是侍寝的规矩。突然,老太后坐起来了,撩开帐子。平常撩帐子的事是侍女干的。今天很意外,吓了我一跳。老太后匆匆洗完脸,一声没吩咐,竟自己走出了乐寿堂。我们跟随老太后走到西廊子中间,老太后说:“你们不用伺候。”这是老太后午睡醒来的第一句话。我们眼看着老太后自个儿往北走,进了颐和轩。大约有半个多时辰,老太后从颐和轩出来,铁青着脸皮,一句话也不说。我们是在廊子上迎老太后回来的。晚上便有人偷偷地传说,老太后赐死珍妃,让人把珍妃推到井里了。我们更不能多说一句话。 
这位何姓宫女所讲,与唐冠卿所讲完全吻合。这位何姓宫女还说,民国初年,崔玉贵曾到她家串门,亲口讲了处死珍妃的经过,与唐冠卿所讲也基本一样。这表明唐冠卿所讲的珍妃遇害的情节是真实的。 
珍妃个人小档案
姓氏:他他拉氏出生:光绪二年(1876)二月初三日 
属相:鼠 父亲:长叙 
丈夫:光绪帝载湉子女:无 
入宫: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二十五日 
封嫔:光绪十五年(1889)十月初五日 
封妃:光绪二十年(1894)正月
降为贵人: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初一日二十九日 
恢复妃号: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1895)最得意:深受夫君宠爱
最失意: 长期囚禁 未能帮助夫君匡扶朝纲
最痛心:被慈禧所害,屈死井中 
最大遗憾:与夫君无真正的夫妻生活,无子女
卒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二十日 
享年:25岁入葬:1913年12月13日 
陵寝:崇陵妃园寝谥号:恪顺皇贵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