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钩海畔,谁证前盟;把臂林边,难忘往事。金莲舞后,玉树歌余,桃对无
踪,柳枝何处?嗟嗟,萍随水,水随风,萍枯水尽;幻即空,空即色,幻灭
全灵。能所双忘,色空并遣;长歌寄意,缺月难圆。”
并写下了一阂《金人捧露盘词》,寄托悲思。
但疑案毕竟是疑案,真实的情况却与之颇有出入。
苏州城外有条半塘河,河水清缓;两岸风景秀丽宜人,在出城不远的
河畔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山上竹林幽幽,静如世外桃园。山边原本没有人
家,只有三两座简易的亭子,供来此清心的游人休息。后来这里筑起了一座
小楼,楼虽不大,却修得别致典雅,楼中住着一对母女和几个传婢。这母女
俩日子似乎过得十分悠闲,每日里沉醉于山水间,看片石孤云,流水落花,
累了便在院中花亭里弹琴吟诗,品茗对弈,似乎不为生计所累。
是谁家的女眷有这份闲情逸意呢?她们本是城内“董家绣庄”的女主
人和千金小姐。
“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
生意一直兴隆。
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
艺制造行业,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董家还颇有几分书香气息。女主
人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儿,老秀才平生不得志,只好把满腹经纶传给
了女儿。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号青莲,小
闺女不但模样儿俊秀,脑子还十分灵慧,父母视如至宝,悉心教她诗文书画、
针线女红,一心想调教出一个才德具全的姑娘。
这本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董白十三岁那年,父
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
董白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
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伤;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
带着女儿隐居其中,过一种与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绣庄的事则全委托伙计去
掌管。
两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淡淡流走了,此时已是明朝末年。朝廷腐败,
枭雄四起,天下陷入战乱之中。到了崇祯九年,乱象已迫近苏州,人们不由
得惶惶不安,白氏也打算关闭绣庄的生意,收回资金以备随时逃难。谁知绣
庄伙计一算帐,不但没有银两剩余,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两银子的帐。分
明是伙计从中捣鬼,白氏又无法把握,又气又急,终于病倒在床。母亲倒下,
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猛地压到了十五岁的董白身上,她仿佛从
云端跌入了冰窖,一时间无法睁开眼睛。
庞大的债务能拖则拖,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从小随母亲隐居
世外的董白已养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那里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贷。一急
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
小宛。
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为
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卖笑,但她那清高的脾气有时不免露了出来,得罪
了一些庸俗的客人,然而却赢得了一些高洁之士的欣赏。董小宛孤芳自赏,
自怜自爱,决不肯任凭客人摆布,如此一来,影响了鸨母的进帐,鸨母自然
对她冷嘲热讽,董小宛郁怒之下,一跺脚离开南京,回到了苏州。可家中母
亲依然躺在病床上,离不开请医吃药,一些债主听说董小宛回了家,也纷纷
上门催债,董小宛无力应付,只好重操旧业,索性将自己卖到半塘的妓院,
卖笑、陪酒、陪客人出游。
在半塘,董小宛依然抱定不卖身的初衷,而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压抑
住自己的那份清高,把一份毫无实际内容的媚笑卖给客人。倒是有一种客人,
既有闲情、闲暇,又有足够的财力,便能带上个中意的青楼女游山逛水,享
受自然风情。对陪客出游,董小宛是最有兴趣的,虽说那些能有此雅举的多
是上了年纪的人,可那时董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并不觉得白发雅士有可憎
之处。在旖旎风光的衬托下,她也容易涌动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给客人以娇
媚娇笑。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
去就是十天半月。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却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
寻访她,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这冒辟疆出身于官宦之家,虽无功名,却胸
怀大志,富有正义。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阴谋弄权,惑乱朝纲,冒辟疆联
合一批有志之士结社金陵,伸张正义,其中较有名的是“四公子”。“四公子”
分别是陈贞慧、方密之、侯方域、冒辟疆,皆年少有才之士。无奈终因势弱
力薄,不但未成气候,还惨遭阉党摧折,冒辟疆虽免于难,但前途深受影响,
只好暂时寄情于山水声色之中。
这年秋天,二十九岁的冒辟疆来南京参加乡试。说起乡试,冒辟疆已
参加过三次,凭他的才学早该中举,可在应试作文中,本应循规蹈矩,就经
解经,他却要联系时势,针贬政局,自然违背了主考官的要求,所以屡试屡
败。此次应试他也并不打算改变自己的风格,只看能否遇上个有眼力的主考
官,否则就任其落第。与冒辟疆抱着同样心情来应试的还有他的好友方密之,
两人全不把考试放在心上,见考前有点空暇,便相约往秦淮河去散心。方密
之早听人说起秦淮河来了个冰清玉洁的“冷美人”董小宛,在青楼女子中别
树一格,正合方密之等人的口味,因而与冒辟疆两人特意前往造访,不料董
小宛却已睹气离开了秦淮河。
后来乡试发榜,冒辟疆又一如既往地名落孙山,他没有失望。只是暗
叹自己生不逢时,收拾了行装,便转往苏州闲游去也。在苏州,冒辟疆一边
访胜探幽,一边打听董小宛的下落,得知她已在半塘待客,便又兴致勃勃地
专程拜访。偏不凑巧,董小宛已受人之邀游太湖去了。之后又接连去了好几
次,都无缘见到董小宛,直到准备离开苏州的前夕,没抱多大希望地来到半
塘,却终于得以与她相晤。这是一个深秋的寒夜,董小宛刚刚参加酒宴归来,
正微带醉意斜倚在床头。见来了客人,她想挣扎着起身,无奈酒力未散,坐
起来都有些摇晃。冒辟疆见状忙劝她不必多礼,让传婢在小宛床头摆了个坐
凳,便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冒辟疆自我介绍后,董小宛称赞说:“早闻‘四
公子’大名,心中倾佩已久!”脸上果然露出欣喜的神色。冒辟疆没想到一
个风尘女子竟然对他们这劻扶正义的行为大感兴趣,不由得对她肃然起敬,
细打量董小宛,素衣淡妆,眉清目爽,果然与一般欢场女子大相径庭,此时
虽醉意朦胧,娇弱不堪,却依然思路清晰,谈吐不俗,纵谈时局,颇有见地。
怜惜伊人酒后神倦,冒辟疆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匆匆离去,就是这半个时辰
的交谈,已使他对董小宛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这时冒辟疆已出游日久,囊中羞涩,不得不按原计划离开苏州回家乡
如皋去了,心里则暗藏着对小宛的眷恋。
第二年春天,冒辟疆再到苏州访董小宛,却又听说她陪钱谦益游览西
湖去了,而且准备游完西湖再转道黄山观赏奇峰苍松,不知何时方能归来。
冒辟疆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转眼又是春江水暖的季节,冒辟疆奉母命往襄阳探望在那里作官的父
亲,经过苏州,又禁不住往半塘寻访董小宛。这次小宛又陪客人远游黄山去
了,冒辟疆失望之极,自叹:“竟是如此无缘!”失望之余,他结识了当地名
妓陈圆圆,两人十分投缘,相携游历了苏州的山山水水,冒辟疆离去时还约
定初夏返乡时,还来与她同赏虎丘石榴。
到襄阳探望父亲,小住一段时间后即如约来到苏州,这时陈圆圆却已
被嘉定伯周奎聘去京都。冒辟疆怅然若失,怀着悒郁的心情只身雇舟前往虎
丘。小舟沿着半塘河缓缓而行,冒辟疆漫无目的地欣赏着两岸的风景,小舟
穿过一座青石小桥,眼前一片绿意融融的柳树林,抬眼望去,柳丝深处竟隐
隐约约透出一幢小楼的檐角,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如诗如画。这等僻
静之地还有人家?那定是什么方外隐士、世外高人了!冒辟疆一时来了兴趣,
便命舟子将船系在了柳树上,他则登岸向小楼走去。
小楼的院门紧闭,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