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好丰盛的嫁奁,当天就亲自把陈圆圆送到了吴家。
此时边关战事已急,吴三桂王命在身,可他还是挤时间举办了隆重的
纳妾之礼,只等享受了洞房花烛夜,再启程赴任。
这一夜新郎新娘早早入了洞房,只为良宵苦短,第二天拂晓时分吴三
桂不得不登程。
这夜的洞房春光如何,有诗为证:
月向风清星眨眼,英雄美人无限欢;
适才倒浇红蜡烛,此番又棹夜行船。
偷香粉蝶餐花元,戏水晴蜓上下旋;
乐极情浓无限趣,灵龟口内吐清泉。
无奈好梦易醒,两人尚兴意未尽时,屋外已响起大军开拔的号角。吴
三桂揽衣推枕,匆匆梳洗完毕,门外已传来禀报:“鞍马已备好。”这时,陈
圆圆面带红晕地倦倚床头,钗横鬓乱,泪光莹莹,吴三桂看着她,怎么也挪
动不了脚步,回过身来拥抱着她,吻了文吻,揉了又揉,在门外又响起催报
声,才不得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房门。
吴三桂离开京城不久,闯王李自成便率大军攻入了北京,建立了大顺
王朝。城中旧臣遗老全部遭到了搜捕,吴襄及全家也在其列,而陈圆圆的美
貌被闯王的心腹大将刘宗敏看中,于是夺为侍妾。“大顺帝”李自成逼迫吴
襄写信给吴三桂,劝他来京受降,否则要他全家性命。
信派专使送到了山海关吴三桂手中,见信后,吴三桂动了心,他深知
大明皇朝已无重兴的可能,不如干脆顺应时势,归附了李自成,也好保全家
人的性命。这时他突然想起了陈圆圆,在他的想象中圆圆应是和家人一同在
押,可他还是不放心,便随口问了一句:“陈夫人现在何处?”来使觉得陈
夫人不过是一小妾身份,情况无碍大局,便如实相告:“陈夫人已被刘宗敏
将军收入府中。”
听到这句话,吴三桂顿时火冒三丈,怒吼道:“岂有此理!”随即抽出
佩剑,一剑砍下来使的头颅,他的打算也随之彻底改变了。
吴三桂自忖光凭自己的兵力与闯王交战难操胜券,于是派副将杨坤持
书到满清大营,迄求睿亲王多尔衮出师相援,准备好好地惩罚一下李自成的
大顺王朝,以泄痛失圆圆之恨。如此以来,他是准备以父母妻子的性命作代
价的,而且还装模作样地致书父亲说:“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乎?
儿与父诀,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旁以诱三桂,不顾也!”堂而皇之地以尽
忠于大明皇朝为借口,来陪上全家的性命。岂不料请清兵灭大顺国,将来的
天下无疑为满清人所坐,哪不就是背叛民族的利益,引狼入室了吗?为了心
爱的陈圆圆,家人也好,民族也好,吴三桂已顾不了那么多!
吴三桂开关引清兵通往北京,正合多尔衮的心意,他立即发兵入关。
李自成侦知清兵逼近的消息,就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向东迎去,同时带上了
吴襄作人质。两军交战于一片石,由于清军与吴三桂的兵马并肩作战,致李
自成大败,一怒之下,马前斩杀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
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共三十八口。
清兵紧追不舍,李自成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上京城的金银财宝撤回
陕西老巢。临走时本想带着陈圆圆,陈圆圆却认认真真地劝告说:“妾身若
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
作为缓兵之计!”李自成听了以为颇有道理,命运危急关头,他无心留恋美
色,索性丢下陈圆圆跑了。
可惜那边吴三桂并不知道陈圆圆留在京城,挥师紧追李自成的残部,
一心夺回心爱的女人。一直追到山西绛州,忽然京师有人来报,说是已在京
城寻获了陈圆圆,吴三桂喜不自胜,立刻停兵绛州,速派人前去接陈夫人来
绛州相会。。
陈圆圆来到绛州时,吴三桂命手下的人在大营前搭起了五彩楼牌,旗
旗萧鼓整整排列了三十里地,吴三桂穿着整齐的戎装亲自骑马出迎,其仪式
之隆重决不亚于迎接圣驾降临。
这一夜重会之欢胜似当初洞房新婚,营帐中点起了红烛,挂起了芙蓉
帐,喝过重逢喜酒的吴三桂紧紧搂住失而复得的陈圆圆,从上到下,从外到
里,仔仔细细看了个够,亲了个够。陈圆圆经历了劫难,又受奔波之苦,神
色带有几公倦态,却更加显得娇憨妩媚,让吴三桂怜爱得心尖发痛。全家三
十九人惨死的悲痛被他抛诸脑后,一心一意地享受着陈圆圆的魅力,一任李
自成残部渡过黄河回了陕西。
此时京城里也正热闹,多尔衮组织人马隆重地迎接清世祖顺治帝入关,
在北京建立了大清朝廷,准备全盘控制整个江山。为了表彰吴三桂开关请兵
之功,清朝廷册封他为平西王,并赏银万两,吴三桂竟然也不加思索地接受
了下来。这样一来,当初请兵相助的初衷完全变了质,不折不扣地成为开关
延敌的民族叛徒。
崇帧帝自缢殉国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重新组建了南明新朝廷。新朝
廷深知吴三桂手握重兵,举足轻重,因而遣特使前往绛州,欲封吴三桂为蓟
国公,并从海路运米三十万担、银五万两犒劳吴军。不料吴三桂因已受封于
清廷,不肯再接受南明皇朝的这一套,他已经决定彻底归附于满清手下了。
陈圆圆曾起心劝吴三桂弃清返明,以尽忠义之道,可惜吴三桂已是执迷不悟,
一门心思地混下去了。
清顺治二年,吴三桂继续协助清兵西讨,由山西渡黄河入潼关,攻克
西安,将李自成的力量彻底消灭。随后,他又风尘仆仆,东征西伐,为清廷
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他为清廷拿下了西南一带,将最后一个南明小朝廷——永历皇朝
赶往缅甸,清廷诏令他坐镇云南,总管西南军民事宜。此时已是顺治十四年,
吴三桂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他将五华山的永历皇宫重加修茸,建成了平西王
府,踌躇满志地经略所辖领地,俨然就是西南边地的土皇帝。
在吴三桂戎马倥偬的那些年里,陈圆圆紧随其左右,为他消愁增乐,
简直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可是在政途选择上,吴三桂并不听从陈圆圆的劝导,
不惜将曾是自己君主的大明皇朝置之死地,使大江南北掀起滚滚硝烟,陈圆
圆默默看着这一切,不免黯然神伤。
在昆明稳定下来后,吴三桂冠冕堂皇地以王爷自居,并提出封陈圆圆
为平西王妃,不料陈圆圆却不肯接受,她提出:“妾出身卑微,德薄才浅,
能蒙将军垂爱已属万幸,实在不配贵为王妃,宁愿作侍妾追随将军左右!”
陈圆圆此举着实令吴三桂费解,别的女人不惜争风吃醋为的就是一个名位,
她竟然把送上门的恩惠拱手推出。
为何陈圆圆会做出这样不可理喻的事来呢?且看她此时写的一阕“丑
奴儿令”: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词中所绘并非眼前之景,而是此时之情,满怀落寞消沉,便是陈圆圆
这时的心境。
经历了十几年的坎坎坷坷,惯看了人世间的沉浮起落,生生死死晃如
过眼烟云,她对一切都已看淡。何况她也明白,为了自己吴三桂不惜引外族
入关,毁灭大顺王朝,背弃朝廷及家人,落下了重重罪名,这一切虽然谈不
上是她的过错,可毕竟与她有关,让她自感罪孽深重,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
作王妃。
顺治十八年,吴三桂以兵势从缅甸索回了永历皇帝,陈圆圆认为这是
拥明复清的好时机,连忙力劝吴三桂趁此机会推出水历帝,对清廷反戈一击,
深切地说:“如此可成不世之功!”然而吴三桂却不想放弃到手的权位重新立
马横刀,仍然将永历帝绞杀了。
天下人为之大失所望,陈圆圆更是心灰意冷,深感已到万劫难复的地
步;于是脱下华服霞帔,隐入净修庵中,日夜与古经为伴,不再为凡尘世事
而烦心,吴三桂也对她的选择无可奈何。
董小宛从名妓到贤妾
清宫有四大疑案,第一个是顺治出家,据说顺治出家是为了一个汉族
女子——董小宛。而董小宛原又本是大名士冒辟疆的小妾,据说冒辟疆因顺
治从他手中夺走董小宛而悲痛欲绝。说道:
“梦幻尘缘,伤心情动,莺莺远去,盼盼楼空。倩女离魂,萍踪莫问。
扬钩海畔,谁证前盟;把臂林边,难忘往事。金莲舞后,玉树歌余,桃对无
踪,柳枝何处?嗟嗟,萍随水,水随风,萍枯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