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的时候,王魁夺魁的消息传到莱州,桂英听了高兴得彻夜不眠,连夜书就
贺诗一首:
人来报喜敲门急,贱妾初闻喜可知;
天马果然告驰跃,神龙不肯后蛇螭。
海中空却金鳌窟,月里都无丹桂枝;
汉殿独呈司马赋,晋庭惟许宏君诗。
身登龙首云雷疾,名落人间霹雳驰;
一榜神仙随驭出,九衢卿相尽行迟。
烟霞路稳休回首,舜禹朝清正得时;
夫贵妇荣千古事,与郎才貌各相宜。
诗中,她把王魁比作是天马行空、神龙飞腾、金鳖出水,一举折下了
月中丹桂;又盛赞情郎的才华盖世无双,又逢上象尧舜一样的清明时代,青
云直上,自属意料中事。
在资诗里,她不但饱蘸深情地赞美了王魁,还特意在末尾两句中,意
蕴深长地提出自己与王郎是“男方女貌”相得益彰,“夫贵妻荣”是千古惯
例,提醒王魁不可忘了天天期待着他的情人。贺诗托人送出后,殷桂英整天
整天地沉浸在喜悦的期盼之中。
然而,春风得意的王魁却已产生了另一重考虑:自已是头名进士,很
快就将封官进爵,实在是荣耀显赫之事;而与自己有白头之约的桂英却是娼
妓出身,若将来娶为进士夫人,岂不玷污了自己的清名,怡人笑柄吗?这样
想来,往日的山盟海誓成了他心头莫大的负担,桂英对自己不但情深意切,
而且是有恩于己,自已今天的荣耀少不了桂英的一份心力。他左思右想,最
终还是选择了以自己的脸面为重,横下一条心来,决计断绝与桂英的来往,
把往日的恋情抛向九霄云外。
殷桂英此时依然是一往情深,她考虑到新科进士必然有一连串的庆祝
活动;先是金殿谢恩、打马游街、琼林赐宴、谒拜座师,继而是同年酬应、
同乡拜会、游览京师名胜,最后还要等候朝廷赐官派职,这一切必然使王郎
忙碌不休;因此,在迟迟得不到王魁音信时,她还设身处地为他想了很多解
释的理由。想到王郎的诸般应酬必定花费不小,她取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差
人去京城送与王魁遣用,随银她又悄去一首诗:
上国笙歌锦绣乡,仙郎得意正疏狂;
谁知憔悴幽闺质,日觉春衣丝带长。
桂英这里,因思念情郎而玉体憔悴、衣带渐宽;那厢王魁的情意却已
降到了冰点,恨不得在他的生命里,从来就不曾有过殷桂英这样一个人,恨
不得去年春天到冬天,就是一个漫长的虚梦。这等变故,殷桂英连做梦都未
曾想到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书生,一旦金
榜题名,整个人与心都似乎脱贻换骨了。为了追求虚名,不惜抛弃过去、抛
弃情爱、抛弃恩义,甘心做一个负心人,这种功名悲剧,在王魁身上又重演
了。尽管王魁已经决心疏远殷桂英,但是桂英却毫不知情,火样的热情、刻
骨的相思依然包围着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借诗句传情到长安:
上都梳洗逐时宜,料得良人见即恩;
及早归来幽闺里,须都张敞画新眉。
汉代胶州相张敞为妻画眉,被传为夫妻相爱的千古美谈。痴心的桂英
独守空房,却痴痴幻想来日能与王郎夫妻恩爱,共享画眉之乐。
大中十一年秋天,王魁奉朝庭之命往徐州任签判。赴任途中,顺路回
到故乡莱州探视父母。进士返家,真正是衣锦返乡,门庭生辉,王魁父母自
是喜不胜收。为了喜上加喜,父母已为王魁订下了婚约,小姐乃是当地豪门
之女崔氏。在家中操办完隆重的婚事,王魁很快就携带父母及新婚妻子前往
徐州就任去了。
王魁成婚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殷桂英耳中,她吃惊得几乎晕倒在地,失
望和悲恨充塞心胸。情绪稍稍稳定之后,知情达礼的她又转念替王魁想到:
“自己出身烟花柳巷,王郎身为朝庭命官自然不便明媒正娶。好在徐州离此
不远,待他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必然会念及旧情,派人前来迎接我,即使做
妾也无所怨尤。”这个痴心女子竟然还痴痴地坚信着王魁的情义。
挨过漫漫寒冬,又到了春回花开的时候,却仍不见王魁的半点动静。
殷桂英心急如焚,于是派一忠诚老仆,持书信专程前往徐州一探究竟。老仆
人好不容易买通王府的守门人,见到了王魁,王魁对他却佯装不识。老仆人
苦苦相求,反而遭到一阵叱责,被赶出门外。老仆人仍不甘心,第二天又去
公堂求见、呈送书信,王魁端坐堂上,竟以扰乱公堂之名命衙役责打了老仆
五十大板,可怜这个忠心耿耿的老仆,当初王魁在殷桂英家中苦读时曾对他
殷勤服侍,这时王魁不但不念旧情,反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躺在客栈中养
了一个多月的伤,才病病歪歪地回到了莱州。见到殷桂英,老仆人老泪纵横
地说:“姑爷一旦为官,与以往判若两人,以前种种,全不承认,姑娘还是
死了这条心吧!”
可怜的桂英,原本把今生的希望全部寄托于王魁身上,如今他竟是这
样无情无义,怎不叫桂英伤心欲绝、万念俱灰,她嘶喊道:“王郎忘恩负义,
天理难容。我死当为励鬼勾其魂魄!”这时,桂英已了无生趣,当天夜里,
便用利剪刺人自己胸膛,顿时血溅床帏。
两年后,王魁到临南为官,一天深夜秉烛阅读公文,壁间忽有一长发
披散的白衣少女冉冉而出,柳眉倒竖,怒眼喷火,直逼他的桌前。仔细一看,
原来是已经死去的殷桂英。王魁吓得魂不附体,惊问道:“闻说你已死,难
道不是真的?”殷桂英厉声叱道:'君忘恩负义,盟誓不履,使我死不瞑目!”
王魁已吓得语不成声,哀求道:'我有罪!
我该死!还望念在往日的情份上,不加怪罪,我一定为你诵经超度,
多焚纸钱。饶了我吧!”殷桂英不再被他巧言所感,正色道:“我只取你性命,
别的无所顾及!”说完,又飘然而去。
从此以后,王魁终日魂不守舍,精神恍惚,还时常自击头部或用尖锐
之物自刺身体,他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不解地问他:“我儿为何如此
狂为?”王魁神经兮兮地回答:“有冤魂附在我身上,我要赶走她。”
王母请来当地有名的道士马守素为儿子施法驱鬼,马道士设下法壇,
烧香祭拜,朦胧中看见王魁与殷桂英发丝相系,并立壇下,耳畔响起细语:
“他们命该结为结发夫妻,王魁违背天意,命当该绝,你不必为他作法。”
马道士惊骇不巳,当即停下法事,称说:'小道不才,力不能及。”匆匆辞去。
数天之后,神志不清的王魁终于引刀自刺而死。
俗话说:“为人不作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王魁不顾山盟海誓,
背信弃义,做了负心郎,老天有眼,恶有恶报。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
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才女,也曾得到多情公
子的轻怜蜜爱,谁料世事沧桑,命运又把她塑造成一个放荡纵情的女道士,
最终为争风吃醋杀死了自己的侍婢,自己也走向了刑场,空留下无限的叹息。
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城郊一位落拓
士人之家。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只好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
女儿鱼幼薇身上,对她刻意调教。小幼薇在父亲的栽培下,五岁便能背诵数
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
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于是在暮
春的一个午后,专程慕名寻访鱼幼薇。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
到了鱼家。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
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
儿来勉强维持生活。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
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
派小美人风韵。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
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
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小幼薇显得十分落落大方,毫无拘促为难
的模样,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