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名女 名妓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皎洁时,又对对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午窗人寂时,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宫
诗;冷雨凄凄的夜晚,同坐灯下对奕直至夜半。期间情深意挚,颇似当年杨
贵妃与唐玄宗的翻版。然而,比起纵情放荡的杨贵妃,杜秋娘又高一筹,她
不仅与宪宗同享人间欢乐,而且还不著痕迹参与了一些军国大事,用她的慧
心和才智,为皇夫分忧解劳。

唐宪宗执政之初,由于锋芒凌利,对藩镇采取强压手段,引起藩镇纷
纷的不满。后来番邦犬戎侵犯大唐边境,宪宗对藩镇施以宽柔政策,不但抵
御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兴。宪宗之所以能及时转
变态度,除了大臣的建议外,重要的还是靠秋娘枕边风的吹拂,她以一颗女
性的柔爱之心,感化着锋芒毕露的唐宪宗。

国家太平后,手下有大臣劝谏唐宪宗用严刑厉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
动乱,这建议颇合宪宗的性格;但秋娘闻言则说:“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
岂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见识深远,入情入理,让唐宪宗不能
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见,以德政治天下。

秋娘在唐宪宗身边,似乎既是爱妃、玩伴,又是机要秘书,几乎占居
了宪宗的整个身心,使宪宗对其他佳丽无以复顾。当国家逐渐平定昌盛之后,
宰相李吉甫曾好意劝唐宪宗可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他说:“天下已平,
陛下宜为乐。”唐宪宗此时还不到三十岁,而宪宗则自得地说“我有一秋妃
足矣!李元膺有‘十忆诗’,历述佳人的行、坐、饮、歌、书、博、颦、笑、
眠、妆之美态,今在秋妃身上—一可见,我还求什么?”李元膺的“十忆诗”
是这样的:

其一:

瘦损腰肢出洞房,花枝拂地领巾长;

裙边遮定双鸳小,只有金莲步步香。

其二:

椅上藤花撩面平,绣裙斜罩茜罗轻;

踏青姊妹频来唤,鸳履弓弓不易行。

其三:

绿蚁频摧未厌多,帕罗香软衬金荷;

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

其四:


一串红牙碎玉敲,碧云无力驻凌霄;
也知唱到关情处,缓按余声眼色招。
其五:
纤玉参差象管轻,蜀笺小研碧窗明;
袖纱密掩嗔郎看,学写鸳鸯字未成。
其六:
小阁争筹画烛低,锦茵围坐玉相欹;
娇羞惯被郎君戏,袖掩春葱出注迟。
其七:
漫注横波无语处,轻拢小板欲歌时;
千愁万恨关心曲,却使眉尖学别离。
其八:
从来一笑值千金,无事夸多始见心;
乍问客前犹掩敛,不知已觉两窝深。
其九:
怩娇成惘日初长,暂卸轻裙玉簟凉;
漠漠帐烟笼玉枕,粉肌生汗白莲香。
其十:
宫样梳儿金缕犀,钗梁水玉刻蚊螭;
眉间几许伤心事,不管萧郎只画眉。
秋娘深得唐宪宗的专宠,从这里可见一斑。幸而秋妃是个深明大义的


女子,虽然拴住了宪宗的心,但并没使他沉溺于享乐而忘却国事,相反的倒
是潜移默化地帮着他治国安邦。这种夫唱妇随,同心协力的日子,又岂是一
般的“折花”之乐。

不料,元和十五年新春刚过,唐宪宗就不明不白地驾崩于中和殿上,
年仅四十三岁,正值年盛体强之时。有人说宪宗是服食长生不死金丹中毒而
亡,也有人说是内常侍陈弘志蓄意谋弑,然而当时宦官在朝中势力庞大,也
就无人胆敢往下追究了。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在宦官马潭等人拥戴下嗣位为
唐穆宗,改元长庆。

此时,进宫十二年,年已三十开外的杜秋娘,在宫廷中颇有声望,而
且朝中重臣也对她相当敬服,所以皇帝的更迭,政治的风暴,并没有影响她
的地位,在某些军国大事上,唐穆宗还经常要听取她的意见!

后来,杜秋娘被派为穆宗之子李湊的保母,负责皇子的教养,杜秋娘
自己没有孩子,便把一腔慈母之爱倾注到李湊身上。

而唐穆宗李恒是个好色荒淫的皇帝,即位后,很快就沉迷于声色游乐
之中,藩镇相继发生叛乱,河朔三镇再度失守,他都不闻不问。已做保母的
杜秋娘则在一边冷眼旁观。

长庆四年,不满三十岁的唐穆宗竟又莫名其妙地一命呜呼;年方十五
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改元宝历。这位小皇帝童心未泯,性躁贪玩,特
别喜欢击毬的游戏和在深夜里捕猎狐狸,天天带着一班宦官伴臣东游西荡,
花样百出,还不时地发一顿小皇帝脾气,无缘无故地将身边人痛打一顿,根
本谈不上操心国事。

宝历二年腊月冬寒,唐敬宗夜猎回宫后,又与宦官刘克明及击毬将军
苏佳明等一伙人在大殿上酣饮。夜深酒醉,唐敬宗入室更衣,殿上灯火忽然


被一阵狂风吹灭,待再点亮时,人们发现小小年纪的唐敬宗被弑于内室,这
时他还不过是十七岁。

紧接着,枢密使王守澄又与宫内宦官内外相结,保举唐敬宗的弟弟江
王李昂入宫,成为唐文宗。因文宗年幼不更人事,朝廷大权实际落在一帮大
臣和宦官手中。

这时,李湊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看着李家皇帝一个个被宦官所弑,
又一个个在宦官操纵下登基,简直成了宦官手中的玩偶,心中十分不平。于
是,在杜秋娘的悉心调教下,漳王李湊养成一副有胆识的个性,并立志要作
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眼看时机即将成熟,杜秋娘周密筹划,与朝中宰相宋
申锡密切配合,企图一举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势力,废掉文宗,把李湊推上皇
帝宝座。

无奈宦官的耳目众多,虽然杜秋娘的计划十分隐密,仍然被王守澄有
所探知。好在没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们手中,自然不便严加处置,结果是李湊
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放归故乡,结束
了她这一段绚彩的“折花”岁月。

自古女子的命运多掌握在别人手中,而出身微贱的杜秋娘,却敢于凭
着自己的才智向命运挑战,博得了一段辉煌的历程。

红红曲断唐宫

元和年间,京城长安已经逐渐摆脱了“安史之乱”的创痛,开始复归
繁华升平。市内灯红酒绿的茶楼酒肆中,多了一位引人注目的卖唱姑娘,之
所以引人注目,一是因为她的歌艺和容貌,二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行踪。

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这位卖唱姑娘姓甚名谁,从何而来,只看到每天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侯,她总是独自乘一辆有些陈旧的马车来到长安的
繁华街巷,身着一袭大红色衣裙,怀抱一只相当名贵的琵琶,不声不响地走
入早已预定好的酒肆或茶楼,坐到给她留好的座位上,然后低头调弦,开始
自弹自唱。当时一般在酒楼中卖唱的歌妓多不具备很好的歌唱素养,常是凭
着一点青春姿色与客人戏狎调笑,以换取些赏钱;而酒楼里的客人大多也不
在乎在这种场合下听到好歌好曲,只求热闹而已。然而,这位新入道的卖唱
姑娘却独树一帜,从不与客人交谈,更不用说调笑;却凭着绝色的歌喉和唱
技,赢得客人们的欢心。人们不知道她的底细,因常见她穿着红衣红裙,就
都用“红红”称呼她,慢慢地,“红红”就成了她在酒楼中的艺名。

红红的唱腔和琵琶演技都具有高超的水准,足以显示出是受过良好专
业训练的人。

她所唱的词也高雅不俗,一曲“大珠小珠落玉盘”不知让多少人为之
垂泪。如此奇特的卖唱女,引起了不少风流公子的关注和好奇,常有人天天
追随着她出入茶楼酒肆,听她演唱,为她捧场。而红红对这一切仿佛都视而
不见,她总唱完就走,谁都不瞧,明明是卖唱乞钱,但却落落大方,从无乞
怜献媚之态,也不多行素赏。这种气质,只有惯见世面的大家闺秀才具备,
可她为何又落到抛头卖唱的地步。


在她的追随者中,最痴迷的莫过于落第进士韦青了。韦青是长安城中
的世家子弟,六十年前,韦家曾是京城的豪门巨族,在朝中掌大权任重职的
人不计其数;如今时移物换,帝王将相有如走马观花,显赫一时的韦家日渐
失势;到了韦青,已无世袭官爵可享,自己试图通过科举考试而取仕,无奈
会试名落孙山,因而心绪极为低落。幸而韦家尚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虽说失势,财力和气派仍不逊色,因而失意的韦青,每日里浪迹茶楼酒肆、
歌馆舞榭。借声色酒香消愁。自从偶然听到红红唱的一曲“大珠小珠落玉盘”,
他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因而对她念念不忘,天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