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名女 名妓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原李渊父子在长安的眼目和连络站,有关隋延军政的情报,通过他源源不
断地传向太原。他牢牢地记着父亲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大丈夫若遇主逢
时,必当建功立业。”他正等待着机会展露他的盖世英才,红拂女也常把他
比作是一条蛰伏的蛟龙,一旦风云际会,必然会一飞冲天。

李渊父子终于在太原起兵了,二十万大军顺利地攻克了隋都长安,隋
炀帝在江都被叛将宇文化及缢杀,李渊起先捧出了隋恭帝,但旋即又将他废
止,自立为天子,改元武德,国号大唐。李渊起兵后,制定了统一中国的三
大步骤:首先是安抚好塞外的游牧民族,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其次是统一黄
河流域,奠定立国的基础;再次是安定长江流域及南疆,掌握鱼米之乡。这
三个步骤,第一个是由李渊亲自安排的;第二个由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李靖
等人帮助下完成;第三个平定江南则大部分是李靖的功劳,这时李靖已经是
四十七岁的人了。

李靖第一次领兵作战,用的是“以寡胜众”的战术,仅带八百精兵突
袭冉肇的老营,便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第二次战斗,靠的是“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的用兵之道,以迅雷不
及掩耳之势,率领军队由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一举把拥有南江广大地区的萧
锆击败,从而统一了湖南、湖北及广西一带。

唐初,由李渊亲自安排的第一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突厥不断南侵,
李靖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统率大军攻打突厥,利用大雾弥漫的天时,直捣突阙
大帐,活捉了颉利可汗,取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奇袭大胜利。突厥人曾依靠
着他们的军队骁勇善战,使唐高祖俯首称臣,这次李靖领兵洗雪了耻辱,唐
太宗喜出望外。从此大唐的威名远震,远近各国纷纷来朝贡,并称唐太宗为
“皇帝天可汗”。

因为对付突厥人的战争大获全胜,李靖有功被封为卫国公,红拂女妻
因夫贵也被封为一品夫人,这是唐太宗贞观四年的事情。

然而就在此时,御史大夫萧瑀上书弹劾李靖,说他在破敌之后,没有
能够把突厥的珍宝妥善搜集,从而使战果失散。唐太宗为此责备了李靖,李
靖一时负气,索性托病隐居在长安城西四十里外风光明媚的羡陂山麓,与红
拂女悠游林泉,过着自由闲散的生活。

功成名就,别无所求,李靖与红拂女整日栽竹种花,闲谈品茶,不再
奢求什么;每每想起昔日往事,只觉恍如一场春梦。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过
了五年,到了贞观九年,盘踞在青海一带的另一支游牧民族吐谷浑兴兵侵犯


大唐边境,唐太宗决定派遣大军前往征剿,选将时他又自然想到了李靖。

李靖此时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而且红拂女正在病中,李靖不忍心撇
下爱妻远征,因此有推托之心。明晓事理的红拂女,强撑着病体力劝丈夫以
国事为重,不必挂牵自己。

就这样李靖又担任起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带领大军直驱边境,越过黄
河的发源地——积石山。终于生擒了土谷浑可汗。

班师凯旋归来,几经命运起伏的李靖早已不贪恋功名,仍然要求回到
羡陂山。从此他们夫妇二人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内,不涉尘世,连亲戚故旧
也很少来往。红拂女的病情却一直未见好转,李靖每日亲自煎熬汤药,细心
照顾。

就在这时,一天忽然听人说起有人率海船千艘,甲兵十万,突入海中
扶桑国,杀其国王而自立称帝,已建立了稳定的政权。李靖与红拂女心中明
白,这一定是虬髯客已经在海外另有发展;于是设置香案,虔诚地洒酒向天,
遥向东南方祝拜,祈祷上苍保佑他们三哥成就伟业。

红拂女的身体时好时坏地拖到贞观十四年,在一个秋风肃杀的黄昏,
终于撒手人寰,只留下个李靖伤心欲绝,生趣全无,仿佛他的心已随着爱妻
逝去。

为了表彰红拂女佐夫之功,唐太宗下令在她的墓前筑起突厥境内的铁
山和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模型,并命魏征撰写墓誌铭,自己亲手题下“大唐
特进兵部尚书中书门下省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夫人张氏之碑”的碑名。红
拂女歌妓出身,却能独具慧眼,认定李靖与虬髯客,得享盛名。

义妓李娃情深义重

李娃原名李亚仙,是唐代天宝年间京都长安的一位烟花女子,以重情
仗义而被人们誉为义妓。她抛弃繁荣,助其所爱,更能谨守妇道,严整治家,
因而被朝廷封为汧国夫人,一个出身卑贱的妓女竟能获此殊荣,在当时引起
了轰动。要解其中原由,还需先从郑元和讲起。

郑元和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常州刺史郑仁仰的独生子,天资颖慧,相
貌堂堂,他的文章诗赋自幼就在当地堪称一绝,不但众人羡慕不已,他的父
亲郑仁仰更是欣喜自得,常拈须自乐:“我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每当同
僚聚宴酒酣时,他常会指着儿子得意地说道:“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呢!”

父亲对郑元和寄予重望,等待着他早日金榜题名,名传天下。郑元和
确实也算争气,不到二十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常州地方的科举初试,
取得了入京参加礼部会试的资格。

天宝七年中秋过后,郑仁仰为儿子准备了丰足的盘缠,送郑元和进京
赴试。临行明,郑仁仰与夫人一边一个拉着儿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
好好注意身体,别着凉!”“路上小心,昼行夜止!”“考试要细心,不要慌张!”
“有了好消息,赶快打发人回来报信!”他们心中对儿子充满了希望,认为
会试告捷是必然中的事,特别担心的只是儿子初次独自离家远行,路途上是
否顺利。郑元和正觉春风得意,一副少年不知愁的模样,意气风发地告别了


家人,踏上进京的路程。

一路轻装快马,九月底便到达了繁荣热闹的长安城。礼部的考试日期
是十一月上旬,中间还有近两个月时间,郑元和便在长安布政里客栈中住了
下来。金秋十月,是长安市区和近郊最美的季节,处处丹桂飘香,秋风送爽,
郑元和安顿下来后,便日日打马出游,饱览了长安市上的繁华景象和城郊一
带的锦绣风光。等到这一切领略过了以后,一日闲坐客栈中无事,他觉得功
课早已烂熟于心,根本用不着象别的考生那样忙着临阵磨枪,于是盘算着还
有什么地方可玩。这时他听到客栈院中有两个商人模样的旅客在聊天,说起
他们昨日在长安的花街柳巷中的风流韵事,神情十分陶醉。郑元和平时在家
中因受家规约束,从未涉足过这些风月场所,同窗诗会偶尔叫几个歌妓助兴,
郑元和还嫌她们浅薄庸俗。如今听他们说起京都中的风花雪月,似乎津津有
味,他只觉得热腾腾的血在身体内激荡,因而也决定去试上一试。

黄昏时际,郑元和漫步来到长安的红灯区平康里,这里一条街上密密
地排满妓院的酒楼,每幢房前,都有几个浓妆艳抹的妖冶女人在向路人邀宠
献媚。郑元和一路逛过,那些女人见了他这样一位年轻英俊的独身男子,更
是殷勤万分;而在郑元和眼里,这些平康里的莺莺燕燕实在也是一堆庸俗脂
粉,太没有情调、太没有气质,哪里能吸引得住这位江南的贵族才子呢?

一直行到街里的鸣河曲,在一所装饰华丽的房屋里,临窗坐着一位女
子,那姑娘约摸十五、六岁,着一身淡淡的鹅黄色绸衣,一双大眼睛乌溜溜
地漾满了春风,手执一柄纨扇,半遮着白嫩的脸庞,并不象其他女子那样媚
眼诱客,情神中还仿佛透露着娇羞。

郑元和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一双眼睛也直瞪瞪地盯住了那女子,
那女子似乎更羞怯了,两朵红晕飞上面颊,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眼帘。
郑元和的心随着她的细微动作变化而荡漾,手中握着的折扇不经意中,吧嗒
一声掉落地面。

折扇落地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鸨母,她敏捷地撩开门帘一看,一位穿
戴华丽,仪表堂堂的公子哥儿正站在门前望着窗口发怔。特善察颜观色的鸨
母立即猜中了来人的心思,心想:“发财的机会又到了。”连忙颠了出来,扯
住郑元和的衣袖,直呼:“客官,里面请!”鸨母并没让他在客厅里停留,而
是直接把他送到那黄衣女子的屋里,并一边献宝似地对他说:“我们李娃姑
娘可是没开的花蓇朵,今日里第一次上场接客,公子可真是有福气哟!”鸨
母掀开李娃房间的门帘,把郑元和推给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