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浙残明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终究没有听从这个不切实际的荒谬想法。然而可悲的是:在天灾人祸的背景下,当权者却一直不懂得缓和民族矛盾,反而是横征暴敛,变本加厉……于是天下群雄,纷纷兵起——大元帝国的末日即将来临了!

    时有江浙民谣云: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先是至正八年(1648),江浙行省台州黄岩人方国珍以官府先诬他通海寇蔡乱头,继遭逼租,与他的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珉杀死元朝巡检官,逃入海中,聚众数千劫夺朝廷海运皇粮;后来时降时叛,占据江浙庆元(今宁波)、台州、温州三路,拉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台州童谣曰:“洋屿青,出海精”。

    三年后,中国北方也开始陷入义旗四起的局面:

    当时黄河泛滥成灾。一旦决口,沿岸即一片汪洋,房屋尽淹,广大灾民扶老携幼逃难,苦不堪言。元朝廷特命贾鲁以工部尚书衔出任总治河防使,开始修治黄河。贾鲁采取通过加固河堤、疏通河道,从而将黄河导回故道的方法治河。由于工程浩大,耗资巨额,朝廷强征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农民共十五万,在戍军的监督下开工。

    这批民夫被迫抛下父母妻儿来此干苦力活,又经常被克扣口粮,食不果腹,对当局渐生不满,常常在背地里发牢骚,怨声载道。但穷凶极恶的监督官会马上给你几下鞭子,喝斥你少废话、多干活。

    治河民夫中,有不少是白莲教徒。白莲教首韩山童趁此之便,与党徒混入民夫中宣传教义,发展教众,并四处散布谣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不久,治河民工果真在黄陵岗河滩上挖到了一个独眼石人,背面还镌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两行字。消息传开,一时议论纷纷,人心惶惶。韩山童的大徒弟刘福通等人于是到处宣传称韩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

    韩山童、刘福通在广平永年县白鹿庄聚众三千,杀白马黑牛宣誓,以红巾裹头,称“红巾军”。不料事情泄露,官府派兵追捕,韩山童遇难。刘福通遁走,拥其子韩林儿为小明王,攻占颖州等地,众达十万。

    至正十六年(1357),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东路军毛贵率部由山东北上,进逼大都;西路军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中路军关先生(关铎)、破头潘(潘诚)率部趋晋、冀,克上都,攻入高丽。他自己则亲率主力攻取北宋故都汴梁。两河南北、山东乃至江淮一带,莫不举兵相应,皆称红巾军。

    于是,十数年间,烟尘弥漫:先有韩林儿称帝于亳州,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徐寿辉称帝于蕲水,国号天完,年号始平。继有陈友谅称帝于江州,国号大汉,年号大义;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又有郭子兴称滁阳王于滁州,赵均用称永义王、彭早住称鲁淮王于淮濠,田丰称花马王、王士诚称扫地王于齐鲁,张士诚称诚王于高邮,方国珍称宋王于台州,吴成七称吴王于瑞安。又有芝麻李李二起于徐州,布王三王权起于邓州,孟海马起于襄阳,双刀赵赵普胜起于巢湖……等等,可以说是一时只闹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时,出了个游方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且说这个朱元璋,幼名重八,濠州钟离人氏。出生于佃农家庭,幼年出家为僧,后因寺院遣散,遂出四处游方乞食。至正十二年(1352),投入濠州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作战勇敢,深受赏识,于是逐路升迁,由亲兵擢到镇抚之职。郭子兴还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为妻,以便于羁笼。郭子兴病死后,其子郭天叙立,朱元璋和大将张天佑一同为他副手。至正十五年(1355)九月,郭天叙、张天佑战死。于是,作为郭子兴“女婿”的朱元璋,便成了这支部队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部攻占集庆(今南京)以为根本,改名为应天府。二十年(1360),攻克两浙衢州、处州等地,得谋士刘基,顿时如虎添翅,逐渐扩张势力。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羽翼已成,遂称吴王,设置文武百官,派人害死小明王宋帝韩林儿。

    是时,元朝内部正当大乱,哪里顾及这些。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顺帝争帝位,朝臣也分成两派:一派以御史大夫老的沙为保皇派,以大将孛罗帖木儿为外援;一派以丞相搠思监等为拥太子派,以大将扩廓帖木儿为外援。孛罗帖木儿领兵进驻大都,杀搠思监,自为左丞相。元太子出逃,遣扩廓帖木儿率大军讨伐孛罗。顺帝杀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于是就做了左丞相,封河南王,总制天下兵马,代皇太子出征。而关中四将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不服,推李思齐为首抗命,与扩廓帖木儿激战多年。

    小明王一死,再无可以号召天下之人。朱元璋又乘元朝内乱无暇顾及南方,先后攻灭了张士诚、陈友谅等处豪强。于是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立王妃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爵。布告天下,大封功臣。是为明太祖。

    次年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分攻大都。七月底,元顺帝见大势已去,只得弃都北遁。八月,徐达攻占大都。朱元璋继续剪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    

    明太祖在位期间,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垦荒,着力兴起农业经济。于是不用数十年时间,一个千疮百孔的乱世局面,开始恢复元气,渐呈太平景象。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驾崩,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三十一年。因太子朱标早卒,群臣遂立长孙朱允炆为帝,年号建文,是为明惠帝。

    惠帝因太祖生前曾分封诸子于各地,深恐诸藩势力强大于己不利,听从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诏削藩。诸王纷纷反对,其四皇叔燕王朱棣则举兵南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战败。在位仅四年,便被攻下南京,夺了帝位。朱棣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永历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应天府作为留都仍保留编制,设六部,是为南京,终明一代遂有北南两套班子。明成祖又在北京、南京近畿地区设北直隶与南直隶,再加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三个布政使司,计有十五个省、一百五十九个府、二百三十四个州与一千一百多个县。

    明成祖在位,除了上述事及派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命解缙等编《永乐大典》等,便是对诸边少数民族的征伐与收服,包括南征安南、北伐残元、西控西藏、东收女真。

    当时东北女真各部纷起,猛哥帖木儿举部东迁至朝鲜境内,受到朝鲜人的约束和兀狄哈等部族的攻击。明成祖在稳定北方局势后,多次派人与朝鲜李氏王朝交涉,终于使猛哥贴木儿率部内附,授封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

    明成祖的这一举措,却为大明王朝招来了祸患。这个猛哥帖木儿,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的后裔们不但不感念明成祖接纳了他们,反而频频在东北边境骚扰,直至率兵入关,建立了清王朝,将朱明王朝的后裔们一个个追得东奔西逃,除死方休,这是后话。

    明成祖在位凡二十二年。死后传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九帝。仁、宣二帝尚可,后来数朝,逐渐衰微。

    蒙元北迁,继续保留政权,史称北元,明人称为鞑靼。鞑靼人在明军的连续多年攻击下势衰,这时蒙古另一部瓦剌逐渐强大,统一了北方。

    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南下。宦官王振挟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大败于土木堡。英宗被掳往北方,差点做了亡国之君。瓦剌军乘机攻入国内,直抵北京。幸赖大臣于谦拥立代宗,力挽狂澜,击破瓦剌,迎回英宗,社稷转危为安。然而几年后,英宗乘代宗病重,为了复辟皇位,却杀害了于谦。

    皇帝不自勤勉,奸佞当道,忠良纵有填海之志,也是回天乏术。

    宪宗时,皇帝疏于政事,宦官汪直擅权不法。时刘吉、万安、刘珝主内阁,尹祎等主六部,无所匡正,被人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其中刘吉在内阁十八年,一无所就,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