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听众人如此说,便道:“翼明难以担当此事,现有郑公子为里中豪杰,可为盟主。他已招兵市马,将率众来合。我等可与他一同起兵。”
陈胜一听大喜道:“好!老子早有此意,只是苦于无人相应。既有郑公子和刘大哥倡首,何愁大事不成?”
正在此时,忽然前面一阵呐喊“驱逐鞑虏,恢复两京”传来。
众人抬头一看,但见数百民众头裹白布,手持器械,自远而来。当先一人,年约四十余岁,长着三绺胡须,身躯伟岸,全身披挂,跃马持枪,英姿飒爽。身后一人,擎着一面大旗,上书“义兴元帅”四个大字。
众人大声叫道:“郑公子来了。”于是在刘翼明的率领下迎上前去,两下汇合在一起。
郑公子名遵谦,字履恭,前山西按察司佥事郑之尹之子。原籍余姚临山卫,徙居会稽城内。少为诸生,放荡不羁,喜任侠斗鸡击剑,与一般读书人不合。然而喜欢结交些江湖侠客,因此凡扛鼎击剑之徒日盈其庭。他和东阳许都为刎颈之交。许都起义,他本来也准备起兵响应,却被其父关在房里,以致未能实现。弘光帝立都南京后,他背地里蓄养健儿,购买马匹,人莫测其意。不久,南都亡,太监屈尚忠一路逃至绍兴。郑遵谦道:“吾闻刘先生①说,凡系逃官,皆可杀。”便将他捉拿笞杀,由此得到郡人崇敬。
杭州失守后,其父郑之尹决意降清。郑遵谦坚决不从,每日与宁绍台道于颖、副将刘穆、义士刘翼明等密谋,准备划江而守。于颖驰入云门山后,刘穆又往直浙交界的宁国、广德一带招抚方国安溃卒。郑遵谦和刘翼明闻余姚已举义旗,便决定联络豪杰,提前起兵响应。
当下郑遵谦踏上庙前台阶,转身面向众人,大声叫道:“天下事尚可为,我欲举义旅,如何?”
众人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声:“好!”
郑遵谦道:“既如此,本帅称义兴元帅,军号义兴军。不渔色,不货,不中私仇。齐心戮力,恢复两京,如何?”
大家齐皆响应:“愿从郑公子之命!”
郑遵谦大喜,一点手下诸位豪杰,有刘翼明、薛允勋、郑之翰、周晋、施汤贤、郑体仁、傅商弼、史在慧、阮日生、郑锡藩、茹文焕以及诸生王襄、张玉铉、杨克伸、卢斗虞等一二十人。于是率着民众高喊口号,巡城游行。一路上不少居民加入队列。
行经清风里,正好山阴知县彭万里受清朝新命回来,坐着八抬大轿,春风得意,招摇过市。
郑遵谦大怒道:“此贼竟敢投靠鞑子,当碎尸万段,为他人戒。”命众人一拥而上,将他斫为肉泥。
当下干脆一不作二不休,回师攻入府衙。
刚被贝勒委任为绍兴知府的张愫不知就里,持刀出战,一战被擒。
郑遵谦命将他斩首示众。然后打开仓库,将内中兵仗全部发给士卒。又派人迎原宁绍台道于颖、会稽知县孙榘入城。推官陶达情虽然也参与降敌,但因为官清正,素得民心,特赦死罪,仍居原职。乡绅王绍美、王亹等均下拜愿从。
次日晨,郑遵谦身着戎服踞坐新司大堂,命传合城乡绅入内计事。
绍兴城内自故吏部尚书商周祚、姜逢元以下都身穿皂衣由角门而入。众人久闻郑公子威名,齐皆战战兢兢,不敢正视。
郑遵谦见众绅会齐,便开口道:“本帅举兵赴难,唯缺粮饷,欲请诸公襄助一臂之力。”
众乡绅一听要钱,面面相觑,不发一语。
郑遵谦见状,怒哼一声,问道:“嗯?有意见吗?”
良久,一名乡绅战战兢兢地开口道:“禀郑公子,小老、小老家境贫困,恐一时难以筹措。”
郑遵谦一听,勃然大怒道:“你受高官厚禄数十年,今国破君亡,还想拥厚资安享啊?来人,拖出去斩了!”
两边如狼似虎般的壮士应声上前,当即将他拖了出去。
众士民在辕门外围观,见状大声呼道:“郑将军今为国举义,诸公腼受大禄,有异议者,杀无赦。”
乡绅吓得面如土色,只得乖乖答应按额输饷。
正在此时,郑之尹刚从杭州迎降归来,见儿子竟干了这件滔天大事,大吃一惊,慌忙赶到大堂。顾不得父子身份,扑通一声跪倒在郑遵谦面前,磕头大哭道:“你饶了老奴这条贱命吧,不要使我遭灭族之祸。”
郑遵谦冷哼一声,起身绝裾而去。
不多时,余姚孙嘉绩、熊汝霖使者到达绍兴,刘穆也从西而来。于是郑遵谦、于颖等拥众万余,祃旗誓师,遣五百人西扼钱塘江,袭杀清招抚使于江上,浙东大震。
三
余姚举义的消息是在初十日那天传到宁波的。
当时宁波府同知朱之葵、通判孔闻语密谋献城降清,分别被贝勒博洛封为宁波知府和宁波府同知。朱之葵押着数船粮草准备赴杭州犒军,途经姚江,被孙嘉绩率兵阻截。粮船被夺,多人被杀,朱之葵仅以身免,逃回宁波。
此事一时轰动了整座宁波城,同时也惊动了一位原本准备绝食殉国的乡绅。
此人姓钱名肃乐,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止亭,世居鄞县江东潜龙漕。崇祯十年(1637)进士,初授太仓知州。为官清正,深得民心。迁刑部员外郎,以母丧丁忧回籍守丧。清兵入杭州后,浙东府县包括宁波在内多迎降。钱肃乐在东吴丙舍闻讯喀血痛哭,准备绝食而死,他的几个弟弟也已为他准备后事了。现在闻余姚已起义兵,急连夜乘轿至城东观变。
而这天孙嘉绩的密书也已送到了他的门生前吏科都给事中鄞县林时对手中,约他在宁波起兵响应。
然而林时对遍谒诸乡老,没有一人敢响应。
第二天,他又和好友沈延嘉、葛世振、徐殿臣等商议,认为原太仆寺少卿谢三宾“饶于资,向监军山左,曾身历戎行,宜奉之为主”。四人一道前往月湖天赐园恳求谢三宾。
谢三宾出仕较早,家资万贯,为宁波首富。他是天启五年(1625)进士,钱谦益门生。初授嘉定知县,迁陕西道御史,谄媚高起潜、刘泽清,冒朱大典功,转太仆少卿。以丁忧归里。生来好附庸风雅,工书画,好藏书。家有博雅堂,藏书甚富,因此在士林中雅有声誉。他早就与投降派官绅相勾结,刚从杭州密谋献城归来。
现见众人道明来意,哪里肯应,一口回绝道:“大兵南下,势如压卵,你们不怕死吗?”
无论众人如何劝说,就是不肯答应。
众人无奈,最后找到被称为“六狂生”的董志宁等人。
“六狂生”是鄞县六位读书人的合称,分别为贡生董志宁,诸生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笔者注:其字鼎从火旁,因无法输入,以“鼎”字代替)、毛聚奎六人。
杭州失守后,董志宁率先倡义,聚诸生于学宫,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毛聚奎五人响应,到处奔走呼吁抗清救国,遍谒诸乡老而莫敢应,被讥为“六狂生”。
六狂生与林时对一拍即合。然而他们也是相对惶惶,束手无策,只得无功而散。
陆宇鼎回家途中,恰好听说钱肃乐已于昨夜乘轿至城东,不由大喜,连忙赶往求见。
原来陆宇鼎早年曾与钱肃乐同于乡里执教,两人素为相得,成为朋友。现闻钱肃乐到,岂得不喜?于是挽他入城。
途中正好又遇到董志宁。三人合计,于是联署传檄约合郡士民于闰六月十二日集于城隍庙广场,共商大计。
十二日晨,钱肃乐一大早即来到城隍庙,却发现有一个人比他还早到场。
他仔细一看,认得是他的连襟、举人张煌言,不由感动得落泪了。
这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城厢人,故邢部员外郎张圭章子。母赵氏生他前曾祷于汉寿亭侯祠,得异梦,故小名“阿云”。生得神骨清挺,豪迈不羁。能文章,善骑射。十五岁时中诸生。当局以边事急,令应试书生兼试射箭。不少书生手持弓箭手足无措,他独从容持弓,三矢皆中红心,时人引为异事。崇祯十五年中举人。常感愤国事,有慷慨凌云之志。
钱肃乐年长张煌言十余岁,都是董光远的女婿。两人素来相得,不想他竟如此支持抗清大业。他不由感动地握着张煌言的双手,且喜且泣。
不多时,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毛聚奎、林时对、沈延嘉、葛世振、徐殿臣以及举人万泰、陆符、杨文瓒,诸生杨文琦、李文缵、凌之骠等陆续到,其他乡绅也相继聚集,现场士民多达数千。
钱肃乐等痛陈时势,号召起而抗清。然而诸绅多瞻前虑后,左顾右盼。
正在此时,忽闻报:“知府大人到!”“同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