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魂193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5战区司令长官部之前也做过一份津浦路北线会战的预案,不过早就被韩复渠的不战而逃破坏的一干二净!面对津浦路北段的日本华北方面军,现在李长官还真没能拿出什么详细的作战计划来,就连调庞炳勋去守卫临沂,在更多的程度上也只是临时的决策。

    所以李长官很感谢黄浩然在淮河北岸打了一仗,让南线的日本人停下了脚步。谁知道他还来不及褒奖黄浩然一番,现在黄浩然又送来了一份完备的津浦路北线作战计划!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份作战计划还拥有着相当高的实现可能!沙上李长官瞧着站在地图边侃侃而谈的黄浩然,他的眼睛渐渐眯成了一条缝!

    难怪最高当局会给黄浩然安上一个战区副司令的名头!原本李长官以为最高当局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在5战区安cha一员心腹,便于干预军务,cha手指挥作战,现在看来,这回李长官是错怪了最高当局了!

    黄浩然不但善于运用战术,居然在战略上也有颇高的造诣!以前黄浩然之所以没有显示出什么战略上的出众天赋,不过是没有得到可以施展的舞台而已。。。。。。

    淞沪会战时期,担任99师师长的黄浩然不过是最高当局手下的一颗棋子,只有指哪打哪的份!南京保卫战,黄浩然接手南京卫戍军的时候会战的结局便已经注定了。最高当局交给黄浩然的这套烂摊子也允许黄浩然在中间辗转腾挪,还得看日本人给不给黄浩然空间和机会!现在想想,这些客观原因便是黄浩然无法显lou出战略天才的原因所在!

    现在黄浩然到了徐州,得到了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职务,又遇到了开明的李长官和野心勃勃的日本华北方面军。再加上5战区拥有着广大作战区域,当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之后,黄浩然终于等到了他展示战略才能的舞台!

    津浦路北线的战场,便是黄浩然从一名战将向统帅转变的阶梯,从华北开赴徐州的日军,则将成为他足下的垫脚石!

    还是小看了这个黄佑臣啊!说他是马,或许有些太亏心了!现在再仔细想想,李长官到觉得黄浩然更像是后蜀时期的姜维!

    三国里面的姜维,“忠蜀不忠刘”。从黄浩然过往的行事来看,他也将中华民族的位置放在了最高当局之上!这样一员身明大义的虎将,自己又有没有可能收服呢?

    如果真的得到了黄浩然,那最高当局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赏?

    想到这里,李长官的思绪也开始渐渐变得混乱起来,刚好这时候黄浩然结束了他的讲演。在鬼使神差之下,李长官也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心思,居然没有针对黄浩然的台儿庄作战预案提出问题,而是忽然提起小客厅里面的张自忠来:

    “佑臣老弟。你觉得张荩忱的为人如何?在他的问题上,武汉和军委会是不是处理的有些不太妥当?都说佑臣老弟是委座的爱将,义兄又是鼎鼎大名的军事家蒋百里蒋顾问。还望不要有所保留,予以解惑才是啊。。。。。。”

    黄浩然也觉得有些意外,明明他刚才谈的是台儿庄会战的预案,怎么李长官却提到了张自忠?而且他觉得李长官说的这番话似乎是在试探着什么?

    在民国的官场里面打滚了好几年的黄浩然早已知道了此间的忌讳和厉害!虽然他刚刚为了保证台儿庄会战的预案能够顺利实施,帮助李长官赶走了安cha在他身边的卧底,但是并不代表黄浩然会在李长官面前说最高当局的坏话!他可不希望自找麻烦。。。。。。

    “德公,我既是校长的学生,又是委座麾下的将领,你觉得我会说些什么呢?”

    黄浩然很轻巧的将皮球又踢回到了李长官的脚下。在他看来,自己说的这番话应该是滴水不lou了,可是在李长官这位老政客的耳中,黄浩然说出的这几句话却是意味深长。。。。。。

    没错,黄浩然是最高当局的学生,又是最高当局麾下的中央军将领。按照这样的资历和身份,黄浩然应该在听到李长官的问题之后拍案而起才是!

    然而,黄浩然却并没有这样做。。。。。。

    由此可见,在张自忠的问题上,黄浩然持何种立场已经非常的明显!至少,他是不赞同最高当局软禁张自忠的!

    听到黄浩然的回答之后,李长官的心中顿觉安慰!正如李长官的推断,黄佑臣果然是一位很有良知的爱国将领!这位最高当局面前的红人,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嫡系”!

    李长官决定继续张自忠的话题,西北军虽然是“杂牌”,却并不是李长官的部队,围绕着张自忠的事情做文章,李长官可进可退!不会让人找到什么把柄。

    “既然佑臣老弟不便多说,那我李德邻就倚老卖老一番吧。。。在我看来。张荩忱在南京是受了委屈的!其实在委座的心中,何尝不明白张荩忱没有罪过,是无辜的?要说有错,先是南京政府的错!在华北对日本鬼子一味妥协退让,不正是南京的既定政策么!?从《何梅协定》开始,乃至更早一点的“九一八”事变,政府将咱们中国的土地一块一块地让给日本人。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委座说过的那句“攘外必先安内”!说到底,宋明轩、张荩忱都是南京手中同日本人缓冲的棋子!丢了也就丢了!要不是军委会态度暧昧,29路军也不至于输得那么窝囊!”

    李长官说的这番话基本上都是事实,所以黄浩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李长官见黄浩然居然能够容忍他当面数落最高当局的错处,更是喜出望外!于是李长官将他的心思全部放到了对黄浩然的争取上来!

    “政府里面的人都说,委座很在乎舆论!我看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何梅协定》的时候,全国舆论一致声讨得那么厉害,委座在乎了没有?他一点也不在乎!全国舆论反对内战,委座在乎了吗?依旧是不在乎!只是在西安被困囹圄之后,委座才勉强答应不再打内战,但回头就把亲自送他回南京的张少帅给软禁了起来!然后想方设法瓦解了东北军!这样的作法,哪里有领袖的风范?”

    李长官说到这里,情绪渐渐变得有些难以自制,言语变的激昂了起来。李长官这样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心看看黄浩然的心理底限究竟在哪里。

    “在委座的心目中,西北军也是和东北军一样不可kao的存在!西安事变就有西北军的一部分参加。宋明轩(宋哲元的字)是西北军,张荩忱是西北军。二十九军也是西北军!张荩忱是一员虎将,让他回五十九军去,宋明轩岂不是如虎添翼?那样不但不能削弱宋明轩,西北军还会变得更加强大。这其实才是委座软禁张荩忱、对宋明轩的请求不置可否的真正原因所在!”

    李长官前面说的话还可以理解为他是在对政府以前的消极抗日态度表示不满,后面的这些话却是直接往最高当局的头上扣“蓄意破坏抗战的”的大帽子了!黄浩然知道他不能再不出言阻止了!否则的话李长官一定会认为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叙述,于是在李长官说出最后几个字之后,黄浩然开了口:

    “德公!委座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毕竟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前这国家还是个四分五裂的态势,委座他其实也不想为难张荩忱,实在是人言可畏。。。。。。”

    黄浩然的态度没有让李长官觉得意外,如果仅仅kao着几句话就能从最高当局手底下拉走一位黄埔出身的集团军司令。那最高当局也就不可能一直将李长官压的死死的了!

    李长官没想到黄浩然居然能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说完!对这样的收获,李长官已经非常满意!

    该缓和一下气氛,回到正题了。。。。。。

    “张将军,在南京的那段日子相当难熬吧?李长官和我们说起过一些你的事情,我和燕谋兄都十分同情张将军的遭遇!军界中人都知道北平的事情怪不得将军,将军被困南京,不过是有人硬要借题挥罢了。。。。。。”

    张自忠有些自嘲的笑了笑,王鸿韶的话题还是转到了这个问题上,自从张自忠离开南京回到59军之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他这个问题,张自忠都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应付这种场面的说辞。

    虽然旁边的徐祖贻没有吭声,但是从他突然停止说话竖起耳朵的作,张自忠看出了徐祖贻也很想知道一些他被困南京的内幕,既然两位“参座”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张自忠决定予以配合。

    毕竟以后还要在徐祖贻和王鸿韶的手下行军打仗,买个面子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