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日落三八线 军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阵地上的战斗,但它的激烈程度与我军的勇敢顽强,是世界史上少有的,已超过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水平。“
在长达3 年之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共涌现出30多万英雄
模范功臣。仅上甘岭一战45军就为志愿军英雄增添了以特等功8 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
多个;以黄继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功臣1200多名。
50年代,“上甘岭”成了6 .5 亿人口泱泱大国的英勇顽强的代名词,革命英雄主义的
同义语,感染、引导过整整两代人。
40年后,担任国防部长的秦基伟,在他的北京寓所里接受采访时,谈起上甘岭战役时
依然那样动情。他说,在上甘岭战役的日子里,有时敌人占了山顶的表面阵地,我们退守坑
道;有时我们部队冲出坑道,把表面阵地上的敌人肃清。阵地上的情况往往一天之内多次变
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的人始终没有离开上甘岭。
上甘岭战斗从敌人第一次发起进攻到我们最后一次把敌人驱逐下山,总共经历了43
天,范佛里特在这两个加起来也不足4 平方公里的高地上,先后投入了美军第7 师,美军空
降第187 团,李承晚的伪2 师、伪9 师,及埃塞俄比亚营和哥伦比亚营等总共6 万多兵员;
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投掷炸弹5000余枚;使用105 毫米口径以上的大炮300 多门,发
射炮弹190 多万发;出动坦克170 辆,有时为了冲击一个小小的山包,敌人往往使用3 到5
个营的兵力进行集团冲锋,甚至:天达30多次。当战斗结束时,山顶上的岩石已被炸成:
尺多厚的粉未和碎渣,山峰被削低了2 米,我军的几条坚石凿成的坑道被打短了三四米。
志愿军士兵以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可战胜的顽强精神迎接了敌人凶狠的进攻。我军伤亡
1 .1 万多人。祖国人民已经熟知的黄继光、孙占元、朱保才、王万成等英雄的名字,不过
是在上甘岭战斗中涌现的上万名英雄模范人物中的代表罢了。作为曾经参加这个战斗的指挥
员,我为自己有这么多英雄的战友而感到光荣,我为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的英雄子弟而感到骄
做。
不管敌人在进攻中用了多么多的兵力,使用了如何残酷的手段,但是,我们英雄的志愿
军战士们,却像一个钢铁的巨人,始终屹立在这个英雄的阵地上。
敌人在这次穷凶恶极的进攻中得到了些什么呢?他们除了付出了2 .5 万个士兵的伤亡
之外,我没看见他们在上甘岭上得到任何一寸土地。
上甘岭本来只是无人知晓的普普通通的山峰,但我们和我们的敌人都把它作为一种象
征,谁也不会忘记它。在我们的心目中,这种象征、这种力量,就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高度的
集体主义精神,是永远鼓舞后人前进的精神财富。
是的,时至今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86年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
到海拔1061.7 米的五圣山,却标出了上甘岭。只是那个赫然醒目的黑三角图例旁,没有标
高数字。事实上也无法标高。但是,眺望历史的崇山峻岭,人们一眼就看见了它,那就是上
甘岭。
第九章 李承晚节外生枝 “卡秋莎”最后发言
(1 )毛泽东复电: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1953年6 月下旬,朝鲜金城前线,精力充沛的杨勇爬山越岭,到前沿阵地进行了现地
勘察,了解了地形和敌情。前方炮声隆隆,两侧树木还在燃烧,飘着浓烟。
他看到,金城以南,是对方战线的突出部,约25公里宽。突出部是以轿岩山为主的一
片山地,山高坡陡,易守难攻。而西部、西北部山势较低,尤其是金城西南地形开阔,双方
阵地相距近千米,不易接近。突出部的东侧是长达317 公里的北汉江,江水深约5 米,水流
湍急,不能徒涉。对方在这一带担任防御的是李承晚的首都师和第3 、6 、8 师,这几个师都
是李承晚的精锐部队,特别是首都师,是他的一张“王牌”。
这或许是朝鲜战争的压轴戏,这台戏该怎么唱?这是杨勇察看地形时一直在冥思苦想的
问题。
杨勇眯着眼睛,眺望远方,想到很多:
就在2 个月前──1953年4 月1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毛泽东在中南海那间宽大
简朴的办公室里,挥动着遒劲有力的大笔,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了一项新的任
命:调任杨勇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
杨勇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接到新的任命的。杨勇与杨得志、杨成武是
人民解放军著名的三虎将。1930年参加红军,开始了戎马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任贵州省
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他曾多次
要求参加志愿军。尽管周恩来也曾说过,要把“三杨”拿出去,让“三杨开泰”。但由于种
种原因,杨得志、杨成武已先期赴朝,而杨勇一再要求参加志愿军,请缨杀敌。他常常面向
军用地图久久地凝视和思考,在地图上画出各种标记,记熟了许多朝鲜地名,好象自己已经
置身于朝鲜战地似的。他和大家认真学习和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如今杨勇终于如愿以
偿。命令一下达,杨勇迅速交代了工作,带着简单的行装,急不可待地奔赴朝鲜前线。
作为一名军人,他深知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作为一名将领,他比一般人
更清楚朝鲜的形势:
进入1953年后,朝鲜战局仍处于对峙状态。年初,美国陆军第8 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
发动了“陆空联合作战”。范弗里特在指挥朝鲜前线地面部队作战的两年多时间内,战绩一
直不如人意。他就要退役回国了。选择了“丁字山”这个有利于进攻的阵地作为最后的攻击
目标,1 月25日发起了这次进攻。
那天,范弗里特邀请了一批高级官员和各国新闻记者,亲临战场前来观看他一手导演的
“陆空联合作战”。那些应邀到场的客人们,每人抱着一本彩色精印的“进攻路线图”和
“作战进程时间表”,以为这场“陆空联合攻击”会很快地占领山头。可是结果呢?伤亡比
例是9 :1 。
美国合众社报道说:他们看到的是“联军这次进攻,被那些联军以为已被大炮和飞机打
得粉碎的共军击退了。“
英国记者也报道:“‘丁形山’上深沟据守的共军,使联军丢了脸,联军在3 个月以来
所进行的最猛烈的攻击竟被共军击退“等等。
美国国会许多议员纷纷向国防部提出质问:“不管采取什么方法,美国的死亡名单必定
更长。“
范弗里特就这样离开了朝鲜。这时,狭长的朝鲜半岛集结了300 万军队,“联合国军”
总兵力为120 万人,朝中方面总兵力达180 万人,已超过对手,火力也有很大加强。
双方实力的转换迫使美方首席代表哈里逊不得不又一次回到板门店谈判桌上来。1953
年4 月20日,中断6 个多月的朝鲜停战谈判复会。杨勇由衷佩服毛泽东早在半年多前就预
见到这一夭。
毛泽东那时就指出:
“……我们是边打,边谈,边稳。
……我们过去打了二十几年仗,从来没有空军,只有人家炸我们。现在空军也有了,高
射炮、大炮、坦克都有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
办军事学校好。如果明年再打一年,全部陆军都可以轮流去训练一回。
这次战争,我们本来存在三个问题:一、能不能打;二、能不能守;三、有没有东西
吃。
能不能打,这个问题两三个月就解决了。敌人大炮比我们多,但士气低,是铁多气少。
能不能守,这个问题去年也解决了。办法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
们就进地道。有时敌人占领了上面,但下面还是属于我们的。等敌人进入阵地,我们就反
攻,给他极大的杀伤。我们就是用这种上办法捡洋炮。敌人对我们很没有办法。
吃的问题,也就是保证给养的问题,很久不能解决。当时就不晓得挖洞子,把粮食放在
洞子里。现在晓得了。每个师都有3 个月粮食,都有仓库,还有礼堂,生活很好。
现在是方针明确,阵地巩固,供给有保证,每个战士都懂得要坚持到底。
究竟打到哪一年为止,谈判到什么时候?我说,谈还是要谈,打还是要打,和还是要
和。
为什么和还是要和呢?30年战争、百年战争是不会有的,因为长期打下去对美国很不
利。
一、要死人;他们为扣留1 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