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荆南,不但自始至终未敢自立,而且在周世宗攻打李璟时,让他出兵他就出兵,让他攻城他就攻城。这一次慕容延钊和李处耘拿下荆南,高继冲又没有一兵一卒的抗拒。如此驯服之邻,自然应该用最优的礼节来接待。往远处说,他还想借此给李煜、刘钧、孟昶等辈做出个姿态。 范质摇了摇头,出去了。 文明殿里,百官列班而立,目睹有宋建国以来第一个纳土受降的节度使。高继冲、梁延嗣、孙光宪及随行而来的妃妾、大小官员数十人低着头进殿跪拜,齐呼万岁。随着殿外几声炮响,太监总管阎承翰宣读赦原诏书: “朕荷上元之命,居率土之尊,将期服于万邦,岂欲威加于四海……” 阎承翰滔滔不绝地读了半天,高继冲也不甚明白,直到最后,他才听清了: “赐袭衣一领,金带一条,宝马一匹,鞍勒一副,茵褥十件,银器五百两,帛一千匹,钱六百贯。” 一切按程式进行完后,百官依次退去,高继冲头上的汗还在不住地往外冒。 赵匡胤来到正殿之西的广政殿,端坐在殿上,如同当年接见西北定难节度使李彝兴特使一样,今天他特地在龙阶下摆放了两排凳子。 不大工夫,高继冲、梁延嗣、孙光宪等人在阎承翰引领下进了殿,再次跪呼: “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座。” “谢陛下!”高继冲一行人坐定。 “高节帅,方才的大礼中有何感想?” 高继冲不知如何回答,孙光宪连忙说道: “大朝威仪之宏盛,节帅与罪臣等实平生所未见!” 赵匡胤对此话颇为满意: “高节帅一路上辛苦了,梁将军、孙刺史年纪略大,北方干燥,是否有不适的感觉?” “不辛苦,不辛苦!得见天颜,是罪臣梦寐以求的事!”高继冲唯唯答道。 梁延嗣倒没显出什么拘谨之态,大概是已经饱历沧桑了: “臣原本就是北方人,如今终于回到老家了,哪还会有什么不适!” “哦?朕也听出来了。梁将军像是西北人吧?”赵匡胤很感兴趣地问,倒把高继冲和孙光宪晾在了一边。 “陛下,臣在晋、汉二朝久居西北。” “如此,我们更是一家人了。梁将军在北方还有同僚吗?” “臣旧时与王景将军相知,与郑处晦大人也在泾州共过事。” 赵匡胤摇了摇头,惋惜地说: “可惜这两个人都下世多年了。”沉吟片刻,他又转过话题,对高继冲说道:“高节帅是个幸运之人,身边尽是些忠臣。朕听说你帐下的李璟威力主与朕决战,不降而死,真义士也。朕打算将他按礼厚葬。” “全凭陛下做主。”高继冲惶惶然不知所措。 “臣代李璟威谢陛下!”梁延嗣施了一礼。 “不要谢朕,朕和高节帅要谢的,应该是梁将军和孙刺史。若不是你们二人深识大体,力劝节帅,江陵岂不要血流成河?况且要是真的动了刀兵,朕与节帅之间恐怕就没有今天的其乐融融了。” 听到这句话,高继冲紧张了许久的心轻松了许多。 “孙刺史,听说你为此事费了很多心思?”赵匡胤瞅着孙光宪问了一句,不等他回答,紧接着又说:“如今我们成了一家,朕命你继续留在荆南,任黄州刺史。” 孙光宪连连道谢。 “高节帅,你正值年轻少壮之时,朕打算将你易镇北方,你意下如何?” 高继冲刚刚放松了的心又紧张起来,茫然地看了看梁延嗣和孙光宪,孙光宪给他丢了个眼色,他这才慌忙跪地叩头: “惟陛下号令!” 这一切都没能躲过赵匡胤的眼睛,他知道这个少年还不省世事,爽朗一笑,说道: “朕有一员大将叫吕余庆,刚被朕派往湖南,他那个徐州节帅的位置空了出来。朕打算让你接替吕余庆将军,为朕抚慰徐州一方百姓。” “陛下对罪臣如此宽大,罪臣没齿不忘,此生愿作犬马,以报陛下!” “徐州那地方现在没有战事,帅臣之职,主要以民生为主。朕刚刚发过诏命,郡县之官,以廉为本,敢有贪赃,严惩不贷。” “是,是。” “不过你刚到内地,有纳土之功,朕也不会亏待了你。” 高继冲连连叩头称谢。 阎承翰来到赵匡胤身边,低声说道: “陛下,李处耘将军到了。” “哦?这么快。”赵匡胤自语了句,命阎承翰:“告诉晋王和两位丞相、赵枢密,与李处耘一同晋见。” 看到高继冲与孙光宪都有了着落,梁延嗣等候着赵匡胤对自己的委派,不料赵匡胤站起身来说: “你们暂且出宫歇息去吧。梁老将军,朕择日再召你叙话。” 梁延嗣猜不透赵匡胤是什么意思,或许是嫌自己老了,搪塞一句吧? 高继冲一行人退出之后,阎承翰把赵光义、范质、赵普、李处耘等人带了进来。赵匡胤只淡淡地对李处耘说了句: “讲吧。” 李处耘将这几个月智取江陵、攻占湖南的经过向赵匡胤禀报一过,其间自然免不了夹杂着一些贬损慕容延钊的言语。 听完李处耘的话,赵匡胤问道: “知道朕为什么要召你回朝吗?” “末将正为此事不解。”
《赵宋王朝》 第六部分卢多逊草诏敕吏 李处耘回京受责(3) 赵匡胤从几上缓缓拿起两封密奏,先说了句: “大军两三个月内收复两邦,这功劳自然是你与慕容延钊的,当奖!”随后换了一副口气道:“可是征战之间,帅、监不和,交相论奏,你说他谋逆,他说你谋逆,成何体统!幸而是对付两个孩子当权的小国,若是面对大国,岂不先乱了自己的阵脚!” 李处耘惊了一下,这才明白,慕容延钊也有奏自己谋逆的章疏递到赵匡胤手中。好个慕容延钊,我李处耘对皇上忠心耿耿,他临死之际还要恶语伤人!想到这里,李处耘怒火上冲,急得脸都红了,大声辩解道: “陛下,慕容延钊确有保存实力、妄图独占两湖的野心,望陛下明断!” “胡说!慕容延钊至死之日绝无反迹,朕命你监军,你却置督军于不顾,反倒诬蔑督军,扰乱军心,该当何罪?”赵匡胤调门越来越高。 “什么?臣有罪?”李处耘更加惊愕,他瞅瞅身边的几人,急急地问道: “让丞相和各位大人说说,臣有什么罪?” “李将军,”范质先发话了。“还不光是皇上手里的奏折,慕容大人的属官们也有议论。将军想想,你真的没有跋扈之嫌吗?臣不相信李将军会谋逆,但也绝不相信慕容大人会谋逆。你这样做,是错在慕容大人之前啊。” “还有军报上说你所部军士啖食湖南亡卒之肉。”魏仁浦接着说道。“这更不像大宋新朝将帅所为。而且湖南西部的蛮人现已聚合数万之众,声言抓住宋军,也要生食其肉。李将军,你委实辜负了陛下的信赖。” 李处耘这才感到自己已处在一片指责之中。他的目光落在赵普脸上,像是求救一样问赵普: “赵枢密,慕容将军手下人骂监军是条狗,公然肆意诬蔑,臣杀死这样的败类,也是臣的不对?” 赵普不回答,却劝了李处耘一句: “李将军,这里是什么地方?先认错罢,有话慢慢再说。” 李处耘瞪了赵普一眼,倔劲上来了,大叫道: “我李处耘遵禀王命,出生入死,你们这些人就如此对待我?” 魏仁浦又说: “李将军,功劳有你的,这自不必说。可是慕容大人军前谢世,恐怕也与将军处事鲁莽急切有关吧?慕容大人也是陛下最信任最倚重的老臣,这还不让陛下痛惜吗?可是你李将军却连慕容大人的灵柩都不去看一眼,未免太绝情面!” 赵匡胤扭头看了一眼赵光义,赵光义一直没有讲话。这时他与赵匡胤四目相对,轻轻摇了摇头。 “李处耘,朕命你归家自省。” 蒙受了冤枉的李处耘气哼哼地站起身来,一转身,头也不回地出了殿门。 这几天里,曹彬两次求见赵匡胤,把如何削夺节帅兵权的细节敲定下来。赵普的思路毫无问题,但举国之中那么多大镇节度,情况又各有不同,这事关乎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必须慎之又慎。按照曹彬的想法,全国节帅掌不掌兵,从大处说要分边境与内地两种情况。这几年来边境宁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边帅稳定,声名远震,敌国才不敢轻易举兵入侵,这些节帅一定要让他们手里有兵权,而且要久任。比如庆州的姚内斌、延州的李赞、隰州的李谦溥、相州的党进、易州的贺惟忠,这些宿将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