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步枪74万,机4250,2106,飞机
美国(预估):步枪80万,机枪8000,1500飞机
小计:步枪2953千,机枪24314,炮管8206,飞机
此外,美国一九一四年的汽车产量即已超过100部,其船舶总吨位达710吨,仅次于英国(近2000万吨),超过东亚联盟全部(约吨)。
预计美国的军备生产将在1917年达+。是15年预估数字地三倍以上。
马丰很清楚,要在军备产绝对数方面保持对美优势是不可能的,毕竟有一倍以上的工业力差距,但如果不及早实现国内经济全面统制,恐怕连军方一五年战局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绝对不可以由于“生产不足”这样的丢脸原因影响到大本营的作战决心。
无须在意美国如何如何,尽力把军方需要的东西搞出来就是了,当然,与此同时也不能忘记培植国力、增强帝国持久战争的能力。
这种时候,经委会下属的计划处就忙碌起来了,从各地搜罗来的数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员,扎起堆来将总参军需计划地诸项数值换算成基本资源单位,比如80万枝步枪等于多少钢、多少煤、多少~多少度电、多少工时、多少产能(生产设施占用,分为轻工重工手工等几类),等等等,一项一项理清后,统筹出一个总额,加上民生所需的基本资源数,跟当前各种资源预估产量一比较,就知道还要增加多少基本资源地生产才能满足需要了。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增加这部分基本资源的产量,又怎样保证这部分增加的产量会真正流向军工生产?
一群数字狂魔组成的计划处显然无法解决这种超出了他们能力范畴的难题。
工业整合统制,战略物资统购统销,股市汇市暂停交易,外汇金银彻底冻结,银行协作联合,民生实行配给制、通过亚太经合会协控盟国经济……种种措施,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却是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把各方面的权要人物齐聚起来,开诚布公地探讨一番,马丰绝然不敢轻率冒进。
有热情,也要有理智,可算是马丰的一贯风格
第一百七十八章 基尔日光(一)
北海,德国与丹麦交界的北弗里西亚群岛以西50海里,密的舰队正迎着东方微熙的海天线小心航进。
其中一艘个头不亚于无畏型战列舰的平顶船“皇家方舟”号上,肃立着舰队指挥官、英国海军航空兵创始人霍雷斯*胡德少将。
正值壮年的胡德将军相貌堂堂,周身溢满典型的英伦绅士气质,一身海军少将制服更衬出他的威挺大方——不过这与他的事业并无直接关系。
英国海军对飞机的兴趣,始于亚俄战争。
在东亚联合舰队歼灭俄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南海大海战中,随东亚军出航的英国军事观察员亲眼目睹了中国水机母舰的作业,直观而深刻地认识到了飞机在海战中的作用——最原始的作用,也就是侦察。
在此之前,海军舰队实施侦察的手段,从纳尔逊时代以来从未有过根本改变——那就是舰员的肉眼加望远镜。
肉眼的目视距离是有限的,即便在能见度最佳时,在最高的桅顶用性能最好的双筒望远镜观察,视距也不超过四十海里——事实上,在变幻莫测的大洋上,这样的情况也极少发生。
以此为前提,要扩大舰队的侦察范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派出一批侦察巡洋舰到巡逻线上进行侦察,侦察巡洋舰彼此间保持目视距离,通过接力传递信号的方式向司令官的旗舰提供信息。
虽然到了近世,无线电的发明减少了对视觉通信的依赖,但仍然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一艘单独地舰只不可能发现目视距离以外的任何目标。
而在南海大海中,东亚军依靠母舰搭载的水上飞机,在敌我视距之外抢先发现俄舰队。得以提前调整阵势,确保一接战就能占据有利阵位。
双方舰队还没见着面,一方就赢得了先机,不是靠侦察巡洋舰,而是得益于速度和侦察范围远胜于水面舰只的飞机。
有鉴于此,亚俄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1905),当时的海军大臣麦肯纳授命霍雷斯*胡德中校筹建第一支海军航空部队。
胡德找到正满世界推销他们飞机的莱特兄弟,订购了第一批6架飞机,并派出三名海军军官到莱特兄弟公司学习飞行。
次年,有英国政府背景的肖特兄弟公司成立。以俄国提供的几架战场上缴获的中国飞机为蓝本,开始试制比进口地莱特飞机性能更优良的肖特系列飞机。
1907年,皇家海军拥有了第一艘载ARK…ROY台杆式旋转吊车,航速10节,最多可搭载10肖特S1型水上飞机,母舰的首任舰长便是刚刚提衔为上校的胡德。
胡德并未就此满足,作为投石问路的试制品,“皇家方舟”号因速度慢、航程短、适航性差。无法跟随舰队出海作战,只能作为训练舰使用。胡德急切盼望能建造一种速度不亚于最新型侦察巡洋舰的快速载机母舰。
1908年,同样出于试验性质,旧式后甲板的部分火炮和设施,安装了吊杆与舰+|水机,皇家海军总算拥有了第一艘能伴随大舰队出海作战的飞机母舰。
改装毕竟只是权宜之计,随着中国海军新型“海鹰”级水机母舰的公开亮相,英国人感到了压力,专门设计建造一型载机母舰地计划提上日程。
1909年,在海军大臣麦肯纳推进下|
第一百七十八章 基尔日光(二)
年以来,第一次应邀访问基尔港,中国驻德大使馆三人少校的心情大致徘徊在感慨与不平之间。
自从上次跟那个叫汉森的接待官闹过一次别扭后,周树人对这帮子盟友是越来越不爽,只是不爽归不爽,工作归工作,作为帝国海军驻在德国的第三把手,在一把手病倒、二把手开会开到爆的非常情形下,真正是舍他其谁——想找借口推脱?没辄。
这次的接待官名叫布劳恩,长着一张招人喜欢的大圆脸,多少缓和了周少校的不爽心情。
登上港口西面屹立于基尔运河一畔的那座白色灯塔,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洋舰队完完整整地呈现在这位初次来访的中国海军军官面前。
自运河河口往港湾东北的防波堤方向,并肩排开三条充满金属质感与大工业时代厚重感的巨舰舰列,舰体如山,桅如林,炮塔累累,炮管森森,蔚为壮观。
“好多船,好多大船——”
成群巨舰在前,能不心潮澎湃?
虽然出使德国之前,周树人也曾目睹本国镇洋舰队会阅时的壮景,然而当时的镇洋舰队不过有东南西北四岳及龙威、凤翔共六艘无畏舰而已,眼前的三条舰列,一眼数过去,统共二十一艘,其中无畏型巨舰不下十五艘!
“中间那列打头的,就是我们大洋舰队旗舰‘国王’号,去年服役的新舰,装有威力强大的三五零主炮,各方面都不亚于英国海军的新型主力舰。”布劳恩少校指着其中一艘体型最大油漆最新的巨舰自豪地说道。
“你们德国人造地战舰,看起来就是特别厚重、结实。”周树人礼节性地竖起大拇指。
据他所知。英国海军最新型的女王级战列舰,配有三八零主炮,航速高达二十四、五节,性能全面压倒眼前这位“国王”。
当今地球上,能与“女王”正面抗衡的战舰,惟有我中华帝国“平海”级,炮小腿短的德国战舰连小小北海都冲不出去,还是省省罢。
布劳恩见周树人赞叹不已,又得意地介绍起大洋舰队的家当来:“请看,离我们最近的舰列。是第二战列舰中队的旧式战舰,鉴于他们设计上的先见性,在与敌无畏舰的战斗中仍能发挥相当的威力,出于加强战斗力地考虑,编入了大洋舰队……”
第二战列舰中队共有六艘旧式战舰:五艘德意志级——“德意志”号、“波莫恩”号、“西里西亚”号、“汉诺威”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以及一艘更陈旧的布伦瑞克级——“黑森”号,这六艘旧舰建造于1900…1904间,主炮都是2双联280毫米,最大航速也都不超过18节,装甲薄弱不说。舰体水密性更是不堪,完全没有考虑到对水下爆炸物的防御。即使被一两条鱼雷轻易推倒也毫不奇怪。
周树人嘴上打着哈哈,心想:与其说她们能“在与敌无畏舰的战斗中发挥出相当威力”,倒不如说她们能为其他新型战舰挡挡炮弹或是打捞打捞落水官兵罢。
与此形成醒目对照的,便是旗舰“国王”号领头的那条舰列——完全由最新最大的所谓“超无畏舰”组成的第三战列舰中队。
七艘巨舰中,除前面两艘装五座双联三五零主炮(一舷可用八门)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