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中地区狂风恶狠狠地挂起,暴雨铺天盖地下着,远远近近云遮雾障。徐裕司令员的指挥部却异常忙碌:呼报告、送情报、查资料的接连不断,十几部电话机不停地讲。大家望着徐裕司令员肃然起敬,他脸上虽仍然写着“继续战斗”的命令,但心里局促不安:苏中战役不仅牵动着华北战场,而且维系着全国解放战争的大业……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一次次电话,压在心底……“熟筹见复”的电报催促他立即做出决定……徐裕司令员对苏中近来的战况确实进行了一番“熟筹”,却迟迟没有“见复”。他深知军委之意,但更考虑到回复的电报应该是绝对可信的;若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我又怎么能负得起责任呢?徐裕反复研究了敌我双方近期战争的打法;又以多种形式和手段对敌情进行侦察;为迷惑敌军,他还向长江沿岸地区派出先遣小分队积极作渡江的准备。派往敌战区和赴敌军前线的各路侦察送回的汇报情况以及地图、资料、都摆在徐裕司令员的桌上,电报也不断发来,他对两个作战方案选择的思考已经是日日夜夜了。警卫员送来的茶水一次又一次,劝他休息的话也一次又一次,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电话更是一次又一次……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报告首长,从两个作战方案的选择上,我已经决定了!”
那是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徐裕司令员从指挥部走出,来到门前的树丛,同身边的几个纵队司令员讨论分析:在两个作战方案中第一个是打前来增援宣家堡和泰兴的第65师和第99旅。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就近转用兵力,部队不会太疲劳,时间也比较充裕。但缺点是这批敌人是来增援的警觉性必然很高,很可能一打就退,不易包抄合围;或者说我们打得相持不下,双方进退两难;敌军49师得以乘机攻占我如皋的机会,使我军的侧翼和后方受到很大威胁。第二个方案是迅速转移兵力,以主力作远距离机动直接插进距如皋不远的敌第49师侧后攻击。此方案的缺点是要强行军100多里,使部队劳累太大。这个方案蒋军毫无所知,大出敌人意料。当然,也是军事史上不得轻易使用的。此时,敌人以为我主力在西边,敌49师将放心大胆地向我如皋挺进,我军来一个长途奔袭,歼敌于运动之中。我希望各纵队司令员、前线各指挥员以及后勤工作与我们的战士一样,必须做到打得、饿得、跑得……这几天,在新四军指挥部里徐裕司令员的命令一道道发出:
7月15日晚,我第1师和第6师转兵东指,用气挺急运第7纵队一个团的先遣队赶到如皋,协同第一军分区扼守该城,给敌人以我军的主力确实还在西边的错觉,引诱敌人放心向如皋进犯。
16日上午,敌第49师分两路北犯,我命令北线部队全线阻击。
17日,敌人出其右路到达如皋以东的鬼头街、田肚里;左路到达如皋以南的宋家桥、杨花桥,准备次日会攻如皋。蒋军万万没有料到我东移主力已经抵达黄桥、如皋之间的分解、加力地区。我命令守部军队要在此给敌军侧背猛插一刀,全力阻击向黄桥进犯之敌。
18日晚,蒋军还未来得及动手,命令我军在其背后发起猛攻。
19日,在我各路大军的顽强战斗和奋力拼搏下,使蒋介石调集的第49师大部被歼灭。
旭日东升,霞光万道。苏北地区的群山仰首,江河欢笑。如南战斗连同在阻击战中共消灭敌人1万余人。毛泽东主席发来电报说:“徐裕同志,中央军委祝贺你们又打了大胜仗!”经过宣泰、如南两仗,进攻苏中解放区的蒋军被歼两个半旅后,使蒋介石十分恼火。他不仅贼心不死,反而愈加疯狂,又集中6个旅的兵力,分别经如皋、姜捻合击我苏中重镇海安。海安是苏中战略要地和交通枢纽,是我军长期经营的战略后方。守还是不守,不仅牵动着每个战士、每个指挥员,甚至更敲打着徐裕的心,使他陷入思考:固守海安,在海安与敌人决战,正中敌人的毒计。因为敌人不仅有重兵进攻,而且有强大的第二梯队,还准备了丰厚的辎重;我军若与之决战,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其结果呢?胜了,敌人仍可继续调集兵力,保持其进攻的态势;败了,我军主力将会溃散。若是不守呢?敌军就可以完全控制泰州至海安的封锁线,使我军的兵力调动大受束缚。我军由于连打了两个胜仗部队求战情绪高昂,一些官兵甚至忘乎所以,认为敌人没什么可怕的,我们一打他就败了。那么,敌人大军压境,若我军一枪不放就走了,也对不起群众,甚至以前的胜仗也白打了。细雨濛濛,微风飒飒。徐裕司令部里的灯光通宵达旦地亮着。怎么办?是走是打?是守是退?这一连串的问题搅动着他,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以小部队实施运动防御,逐步杀伤和消耗敌人实力,赢得时间保证主力部队休整和前出部队的反击力量,然后撤除海安,给敌人以为我军被迫放弃战略要地的错觉,使敌人重新骄傲起来,然后寻找机会歼灭敌人。当徐裕司令员决定后,立即赶赴淮安,向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请示。从海安到淮安约300里路程,行程困难重重。徐裕开始骑摩托车,又改乘自行车、黄包车,一天一夜赶到淮安。华中分局立即召开常委会议,听取徐裕的汇报,郑重地讨论了他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决定在海安实施运动防御,而后主动撤离,保存实力,寻找新的战机。华中分局将研究的决定上报中央军委,得到了同意后。徐裕星夜赶回海安,调整兵力部署,将主力第一师、第六师集中在海安东北地区休整,待机歼敌;第7纵队在海安外围打运动防御战与敌军周旋。从7月30日打到8月3日的海安运动防御战打得十分艰苦,第7纵队在4天的战斗中,只用了3000兵力却英勇抗击了5万多敌军的轮番猛攻,杀伤敌军3400余人。在海安的运动防御战任务完成后,第7纵队主动撤出。这就是人们称道的苏中战役的“三战三捷”。蒋军拥入海安,各部纷纷“报捷”……极度嚣张……吹嘘战果……向南京请功的电报频频迭起……
第三十四章 七战七捷的战略指挥
华东战区,同全国其它解放区战场一样,实施了各种战略战术,歼灭了敌人,发展壮大了自己。
在苏北战场,蒋介石军队拥进海安后大肆夸耀战功,进而宣布“苏北共军大势已去”。这样的宣传报道,就连住进海安的一些能认准战局的官兵都摇头晃脑,不仅是怀疑,简直是否定。而南京政府的牛皮却吹到了天上,他们用杀猪宰羊,音乐美酒来庆贺苏中战役的胜利。可是,他们的灭顶之灾就潜伏在这些靡靡之音的欢乐中。这时,真正有实力的军队就住在海安东北10多里地的农村。新四军秣马厉兵、休整待命,随时准备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蒋军占领海安后,徐裕估计敌军必将分兵东进,形成东西封锁线,然后再北攻东台。不久,果不出其所料,8月6日蒋介石命令第65师以及第105旅由海安东进,连占西场、丁家所,准备继续东犯。徐裕获得前线情报后仍压住激情,不露声色,还要进行深入了解和实况侦察。徐裕再次派出三路侦察兵,分别装扮成农民、商人和难民混进海安县城,入城后他们混杂于市民中,不仅把蒋军的动向摸得清清楚楚,而且看到了这群匪徒对老百姓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更是义愤填膺。侦察兵们利用机会混出海安县城,将情况汇报给徐裕司令员。徐裕立即电报华中分局和中央军委,不仅说明了歼敌良机即将成熟,而且报告了自己的作战方案。次日,即获中央军委复电,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歼敌。华中分局根据这一指示,决定将淮南第5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调给徐裕指挥使用。就在这一触即发的战前,敌军也加快了步伐,蒋介石在南京对拥进海安军队的战略战术的指示,如雪片似地飞来。
8月7日,蒋军攻占李堡。
8月8日,蒋军攻占角斜。
8月9日,蒋军整编第65师经海安去泰州、黄桥接替第25师和99旅的防务。
8月10日,蒋军新7旅又接替105旅在李堡一线的防务。
蒋军的频繁调动和立足未稳,给我军提供了歼击的机会。徐裕司令员当机立断,决心集中兵力,首先寻歼李堡之敌于运动中。他在指挥部发出命令:
以新四军第1师攻击李堡、角斜地区,歼灭敌军第105旅主力。以新四军第6师攻击丁家所守敌,歼灭敌军第105旅西侧一部。以新四军第7纵队以及第18旅分别位于责家巷东南和西场北边地区,合力围歼可能由海安东援之敌新7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