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魄无助的时候,谁一往情深,不顾一切的以身相许;忘了在那段策马私奔,浪迹天涯的岁月里,两人共骑时,妻子回眸一笑所展露出来的那一朵苍白孱弱,却又满溢着幸福的俏靥;也忘了风雪寒夜里的小旅店中,两人相守一支红烛到天明的旖旎温馨。
当然,或许他什么也没有忘,他只是努力的不去想。现在,此刻,此时,他想的是,妻子就是一块阻挡他名扬天下的拌脚石!吴起绝对酷!可不是那种染着黄毛,带着墨镜的小混混
装酷。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一种狠酷无情。为了求名,他不但能够一口咬下自己的肉,也能杀死任何阻挡他的人。他面寒如冰,说出的话就像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冰渣子:
“你既然是我妻子,就应该为我献出生命!”还没等他妻子反应过来,吴起便一剑砍去!(小议:这一剑,大概算得上”无毒不丈夫“的最佳行动证明吧。)
第二天,吴起便提着妻子的头上殿参见鲁王。鲁王和群臣一看,哇,真正无话可说了!当场和吴起拍板成交。一手递去妻子的头,一手接来将军的印,吴起终于打开名利之门!当然,吴起的军事才能是无可挑剔的。没几个回合就把齐军打回老家去了。一战成名,如日中天。回到鲁国后,吴起被授为鲁国上将军之衔。(杀恩妻求名,吴起当真雷霆手段)
吴起成名后,暗箭果然来了。看到他人气迅速飚升,那些大臣们妒忌得要死。他们联合起来向鲁王道:“大王,吴起为求名利可以杀
死有恩于他的发妻,实乃虎狼之人。这样的人只要为了更大的利
益是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人也敢杀的!”
又有人道:“吴起在卫国时求官无门,散尽金帛,被乡人嘲笑。吴起恼羞成怒,拔剑连杀三十多人,被卫国通缉。而我们又和卫国交好,重用吴起,会得罪卫国。”
更有甚者:“齐强鲁弱,打了一次胜仗不能证明什么。说不定只会引来齐国更大的报复。还不如把吴起交给齐国,向齐王示好。”
鲁王没什么主见,听群臣说得也有道理,便削掉了吴起的兵权。吴起虎落平阳,又怕被抓到齐国去,只好含恨连夜离开鲁国。
但这时吴起已经很有名气了。他在鲁国的业绩可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很快便咸鱼翻生,得到了魏文侯的垂青,坐上魏国
头号大将军高位。在魏文侯时期,他达到了名利的顶峰。整整二十年里,他一共为魏国打了大小战役72场,62胜10平,无一败绩。这样的成绩虽不绝后,但足可空前。他的《吴子兵法》为各国将军广为传诵。提起吴起大名,天下莫不如雷贯耳。作为大将军的吴起,出巡万民伏首,入朝带剑上殿。家中良田万顷,豪宅巍峨。交往的无不是当今名流,各国显贵。一时间,他享尽了名利所带来的好处。但也让无数人得了红眼病。但魏文侯很倚重吴起,因此旁人无机可趁。
魏文侯死,吃喝玩乐的二世祖魏武侯继位。于是,机会来了,相国公叔早就对吴起看不顺眼,鼠须一捻,便计上心头。他对武侯道:“吴起是个有大才干的人。而我国和邻近的秦国比起来,实在很弱小。我担心像吴起这样的大才,是很难长久地留在魏国。”
武侯忙道:“那怎么办啊?”公叔笑道:“我看,可以用嫁公主的话来试探他。如果他想长留魏国,必定答应娶公主;如果他无意久留,必定要千方百计的推辞。这样,就可以验证吴起的心意了。“武侯想了想道:“对啊,就这么办。”
然而,未等武侯和吴起见面,公叔就先邀请吴起到他家去作客。公叔的妻子也是公主,按照公叔事先的吩咐,故意在吴起面前显得十分骄横,对公叔轻视之至。吴起心里愤愤不平:“公叔是魏国宰相,公主不过是魏王女儿罢了。竟敢以公主之贵欺宰相之尊,太不像话了!”两天后,魏武侯向吴起提起娶公主一事,吴起先是惊讶,而后想到公叔妻子那飞扬跋扈的公主模样,当然是敬谢不敏了。
可怜吴起,手握百万雄兵犹能游刃有余,却糊里糊涂的中了小人暗箭。武侯见吴起推辞,心中起疑,不久便撤了吴起大
将军的位置。所谓“落井下石者多,雪中送炭者几稀也”特别是
当一个名人从耀眼的光环上掉下来的时候,人人都巴不得上去踩两脚解恨。吴起怕遭更大迫害,只好离魏,再次远走他乡。
(小议:吴起这样的大才怎能放走!他也不想想,吴起是哪一类人?他为求名可把患难与共的妻子都杀了,你嫁他公主有什么用?他就算娶了公主,日后如果真要去秦国求更大的名,区区一个公主又怎么留得住他?在吴起眼里,名才最重要!要笼络吴起这样的人,就要给他更大的名。比如封他个“忠烈大将军”的名号。给他造生祠,建祖庙,让他光祖耀宗,轰轰烈烈。使他“忠烈”之名传遍天下。吴起求名得名,自然会加倍为魏国卖命。而且在这个“忠烈”的赫赫盛名下,他如果还想离开魏国,那岂不要被天下人耻笑“忠烈将军”之名吗?要知道,好名的人最爱惜的就是名声。因此,一个“忠烈将军”的虚名实在要比十个公主还要捆得住吴起这类好名的人才。对于好名的人才给他名,好利给他利,好色的给他漂亮美女。再用这些名,利,色来控制这些人才为你更好的卖命。这才是SONY老板盛田昭夫说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驾御人才之术)
话说吴起离魏后,马上就被楚悼王相中。人才就是人才,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吴起一张个人履历表甩出来何止非凡,简直惊人!他一到楚国,就坐上相国大位。吴起求名得名,也算不枉此生。但他大肆张扬,不知隐晦的个性又决定了他永远是福不耐久。到楚国时,他已是花甲之年,你安安稳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就是了。可他偏偏万丈雄心还犹胜往昔。他力主改革,大张旗鼓地搞起了革新变法。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前人早就说过,哪个家伙敢破除旧规,开创先例,断子绝孙是也!历史上敢玩变法游戏的哪个有好果子吃?虽然从国家的利益上来看,吴起通过变法革新使楚国成为了诸侯之雄;但从个人的得失来看,一个已经“涨停板”的宰相位置,却招来无数皇亲国戚,地主豪绅的仇恨,因此而埋下杀身之祸。真是太不划算。而且他的手条子还像当年那么辣,改革变法中杀了很多人,还好楚悼王知道他治理国家是块好料,所以一直罩着他。但大靠山楚悼王一死,吴起也完了。贵族们纠合军队,杀入皇宫,就在楚悼王的尸体前杀死了吴起。虽然吴起在临死前还想出一条鬼神之计,使杀他的人不久后就被楚太子诛灭三族。但不管怎么样,吴起还是没能善终。四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就此化作南柯一梦也。
因求名而能名垂青史,是吴起的成功之处。因盛名之下不避收敛而丧失性命,又是他失败之处。因此在通往名利的道路上,吴起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人物篇 被历史遗忘的名将——陈庆之
更新时间:2007…11…13 7:27:14 本章字数:3629
他是誰?
本來只是陪皇帝下棋的傢伙,馬也騎不好、弓也射不強。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鄴,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除奉朝请。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于彭城求入内附,以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诸军应接。还,除宣猛将军、文德主帅,仍率军二千,送豫章王综入镇徐州。魏遣安豊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众二万来拒,屯据陟□。延明先遣其别将丘大千筑垒浔梁,观兵近境。庆之进薄其垒,一鼓便溃。后豫章王弃军奔魏,众皆溃散,诸将莫能制止。庆之乃斩关夜退,军士得全。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转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