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台罪。不久;阿里不哥病死。
忽必烈经过和阿里不哥的斗争;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后;继续进行对南宋的侵略。南宋朝廷这时内部已衰朽不堪;1276年都城临安(杭州)陷落。以后虽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战;但不幸先后失败;南宋政权于1279年被完全消灭。
忽必烈从青年时起受汉文化影响较多;即位后又多倚靠汉人地主的支持;所以他的统治日益带有汉化色彩。1271年;在即位10多年之后;正式仿效国王朝建国号为元;取《易经》乾元之义。1272年改金都为都(北京);宣布在此建都;宫殿建成后即迁都于此。他统治心日益移入国内地;成为国的一个统治王朝。1276年南宋降;1279年追灭南宋卫王于崖山;完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忽必烈即位后;采纳僧子聪等幕僚的建策;依据汉人封建王朝的传统;颁布即位诏;称皇帝。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家以来;从未建立年号。忽必烈始建元统;下诏说: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易》之乾元。表明他是原封建王朝的继承人。
忽必烈借鉴了蒙古、金、宋等国的政治制度;设立行省制度;对某些特殊地方则灵活采用不同的制度;如对吐番地区就采用政教合一的制度。这个制度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是服务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为了同一个目标;元朝实行了非常特殊的户籍制度;重新开凿运河;使原来水陆并用的运河成为真正的运河。开辟海运;用了三十年时间;开辟了从刘家港(今上海)至直沽的近海航行。陆路交通也力开拓;设驿道、驿站;被称为星罗棋布;脉络相通。
他还充分利用原蒙古西征的有利条件;发展了同东、欧洲的交往。元人形容为: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他允许并鼓励各国商人在国内经商或经营国际贸易;对各种宗教、文化采取兼容并蓄政策;甚至欧洲的商人、教士往来国和欧洲之间。忽必烈还亲自询问威尼斯商人尼哥罗兄弟;了解欧洲状况。后来尼哥罗的儿子、著名的马可·波罗居国17年;为官元朝;写下了名著《马可·波罗游记》;为东西方文明的沟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罗马教庭也派出众多教士来国传教;在都、杭州、泉州、扬州等地都设立了教堂。
西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医学都进入国;如欧几里德几何学就在那时传人国。忽必烈甚至让阿拉伯建筑师黑迭儿参加元都皇城和宫殿的设计和建设。国使节也到达法国、意利等欧洲国家。商船还到达非洲;元人汪渊随船到达今坦桑尼亚等国;他还遣使索马里、摩洛哥。摩洛哥商人长住在国;批精美的国瓷器远销摩洛哥。忽必烈创立的元朝;是国历史上同世界交往空前的朝代。
忽必烈不但结束了国长期的南北分裂状态;而且实现了辽东、漠北、西域、吐番、云南等地区的空前统一。特别是吐蕃地区首次并入版图;使国幅员远胜汉、唐。他还使各民族人员空前批相互流动;形成元帝国文化多样性的显著特色;尤其是精通汉文化的各族文人学者的涌现;更是前朝没有的盛事。这其实奠定了华帝国真正统一的基础。
只是;忽必烈对内实行蒙古人高于其他族人的歧视政策;特别是对汉族的横征暴敛;残酷压迫;激起原人民的不断反抗。到他身后的几个皇帝;荒淫腐败;终于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直至被推翻。
1294年2月;忽必烈病逝于都;享年80岁。葬在漠北起辇谷(在今克鲁伦河上游肯特山南麓)。忽必烈一生知人善任;重视建军治军;维护国家统一。他主张政治与军事并用;战抚兼施;注重集兵力;避免两线作战;善于运用远程奔袭、迂回、围歼以及步兵、骑兵、砲兵、水兵联合作战等战法;夺取胜利;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贡献。
任命郭守敬建造北京城
1262年;张文谦向当政者推荐郭守敬巧思绝人。元世祖忽必烈召见了32岁的郭守敬。忽必烈惊讶于这个年轻人的才学;这个年轻人陈述了6条治水建议;每说一条;忽必烈都禁不住感叹说: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
一个新生政权在其初始阶段;总透着干练与做事的高效率;任人唯贤也是贤明智慧的当权者得以功成名就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马背上建立起来的帝国;在一般人眼里充满野蛮杀戮的帝国;他的君王竟有如此贤明的一面;竟对科学技术如此着迷和认可。正因为有了忽必烈不拘一格的赏识;郭守敬跳过了许多条条框框;被很快任用;先是提举诸路河渠;四年后;他有了副河渠使的官职。
1264年;元将首都定在都;即今天的北京。此时在忽必烈周围;已形成一个以刘秉忠和郭守敬为代表的技术智囊班子。同年;郭守敬随有举荐之恩的张文谦到了今天的宁夏、甘肃和内蒙古一带;主要的一项工作仍然是治水。此时的郭守敬基本都是常年奔波野外。
第二年回到都城;他被任命为都水少监;开始参与设计北京城最初的水利工程。然而1274年;他的老师刘秉忠死了。忽必烈命郭守敬和王恂接手刘秉忠开始的天文历法修改工作;参与这项工作的还有张文谦、张易和许衡。
星空与地;有多少秘密在等待人探索发现呢?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从47岁到49岁;是一个人创造力最活跃最旺盛的时期吗?这一时期;郭守敬直接领导了著名的授时历的制订工作;同时;他开始创造性地制作出简仪、高表等一系列天文仪器。带着制作完成的仪器上了朝;郭守敬在忽必烈面前指陈历制;从早朝到太阳下山;看得入迷的忽必烈都没有觉出疲倦。
得到最高领导者的欣赏;郭守敬对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打算;设监候官14员;分道而出;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27所。
1291年;郭守敬再回到水利工作上。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议在通州和都之间开凿运河。
此前;通州到都;陆运官粮;赶上绵绵秋雨;牲口累死不计其数。第二年春天;工程开工了;到1293年秋天;水利工程完工;从前那种苦烈的情景再看不到了。忽必烈从上都回到都;过积水潭的时候;见舟船遮蔽了水面;喜;于是把这段工程命名为通惠河。
郭守敬主持北京水政时期;奠定了今天北京水利的格局。这是今天的人们对郭守敬当年工作成果的肯评价。而我们还知道;对当时首都的水利规划;郭守敬还有更的设想;他设想引到更多的水;能使舟船环城往来。但这个设想他没有实现。
是神风还是豆腐渣战舰救了日本?
忽必烈也是国历史上向外出兵扩张的皇帝。他两次出兵攻打日本;并出兵侵入安南、占城、爪哇、缅甸等国。直至元成宗即位;下诏罢征南之役始结束;并由此转入商业、文化交往。
1274年;忽必烈以忻都、洪茶丘和范文虎为征东行省右丞;李庭为左丞;率领一支由9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东征日本;元军在战争开始阶段取得了很多辉煌战果。后又因天气恶劣被迫撤退;最终遭遇神风全军覆没。
井上靖这样记载:蒙古于公元1274年10月初;占领了对马、壹岐两岛;继而侵入肥前松浦郡……使日军处于不利;不得不暂时退却到宰府附近。元军虽然赶走了日军;但不在陆地宿营;夜间仍回船舰。当元军回到船舰后;恰遇当夜有暴风雨;元舰沉没两百余只;所余元军撤退;日本才免于难。
台风乍起之时;当时由于不熟悉地形;元军停泊在博多湾口的舰队一片混乱;不是互相碰撞而翻;就是被浪打沉;午夜后;台风渐停;但暴雨又降;加上漆黑一片;落海的兵卒根本无法相救。忻都怕日军乘机来袭;下令冒雨撤军回国。此役;元军死亡兵卒达1。35万人。日本史书则称之为文水之役。
第二天一早;日军在宰府水城列阵;但不见元军进攻;派出侦察人员始知博多海面已无元军船只;元军撤退了。
1281年;忽必烈以日本杀使臣为由;结集南宋新附军10万人组成一支军二次东征日本。元军兵分两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丽、汉军4万;从高丽渡海;阿塔海、范文虎、李庭率新附军乘海船9000艘;从庆元、定海启航。高丽国王为元朝提供了1万军队;1500名水手;900只船和批粮食。然而;日本守军已有前次抗击蒙古的经验;他们在箱崎、今津等处沿岸构筑防御工事;并以精锐部队开进志贺岛;与东征元军进行了激烈战斗。
元军因高丽、汉、蒙古统率之间的矛盾而不能协调作战。这样;蒙古军在毫无荫蔽的前提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两方对峙达两个月之久。蒙古军队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两个月之后;一场巨的台风袭击了库树海岸;蒙古军再次企图撤入海上;但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
在此次台风袭击下;蒙古东路军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