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而且还要生一个将来会有作为的儿子;而且刘彻的降生被视为新帝登基的吉兆;于是景帝刘启很快就将王娡擢升为美人;而美人是当时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一级的。
在刘彻四岁的时候;景帝刘启封自己的长子刘荣为太子;刘彻则封为胶东亲王。第二年;刘启废结发妻子薄氏;汉王朝的皇后空缺。照常理;继任的无疑应该是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栗姬模样出众;而且一连为景帝生下了三个儿子之多;自然是景帝后宫极得宠的一个;加上她的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她本人离皇后宝座也仅有一步之遥;在后宫的风头更是一时无两。然而作为皇帝的女人;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嫉妒;而且是毫不掩饰的嫉妒。
当时汉景帝同胞长姐馆陶公主刘嫖作为窦太后的亲生女儿、景帝刘启的胞姐;自然是汉王朝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而在景帝刘启的后宫里;数不清的宫娥美女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被皇帝看;从而脱离普通宫女身份进而成为妃嫔之一。因此;她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馆陶长公主;纷纷向她赠送金钱礼物;希望她能够为自己在皇帝面前加以推荐。而馆陶长公主则觉得这是一件一举三得美事既讨好皇帝弟弟;后宫得宠的妃嫔又欠了自己的人情;自己还实实在在地赚了一笔;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孰不知;她的这一举动让栗姬对自己不满;她恨透了馆陶长公主与狐狸精们沆瀣一气的行径;人前背后也不知道咒骂过多少回了。
而蒙在鼓里的馆陶长公主却相了栗姬的儿子刘荣;想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陈娇嫁给刘荣做太子妃;这样一来;不但能与未来皇后化敌为友亲上加亲;更能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以后的汉国母;自己的荣华富贵就更是登峰造极牢不可破了。
不料;馆陶长公主的美梦却被栗姬击了个粉碎;栗姬蠢笨得一门心思都钻在冲天醋劲里出不来了。面对馆陶长公主的提亲不但竟一口回绝;而且还摆着一副准皇后的架势;狠狠地嘲弄了馆陶长公主一番。
馆陶长公主长了这么;还从来没受过如此礼遇;内心的愤怒自不用说了;一天;她见到胶东王刘彻的母亲王娡时;便将这件事向王娡说了。颇有心计的王娡听了馆陶公主的话后;忙谄媚说:栗姬可真是没有眼光;您去提亲她还不肯?我要是她呀;不用等您开口;自己早早地就主动去向您提亲了。馆陶公主一听;于是立即接口说:既然您看得上我家阿娇;不如我就把她许配给胶东王吧!
精于世故的王娡忙不迭地就应承了。当王娡见了景帝时;就说起长公主愿结儿女姻亲。景帝觉得阿娇长刘彻数岁;似乎不合适;所以就没有答应。于是王娡又请来长公主;希望她去向景帝求亲。而长公主则索性带着女儿阿娇一起入宫。
长公主把刘彻抱在膝上;抚摩着他的头;开玩笑一般地问道:你想不想娶媳妇?刘彻生性聪明;对着长公主嬉笑无言。长公主又故意一一指着宫女们问刘彻:让她们给你做媳妇;你愿不愿意?刘彻一概摇头拒绝。最后长公主指着阿娇说:那么;阿娇行不行?刘彻嬉笑着回答: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一定造一座金屋把她藏起来。景帝想刘彻年纪;惟独喜欢阿娇;概是前生注定姻缘;不如应允了吧;于是就认可了这门婚约。长公主与王美人;彼此更加情好关系深;两人就私下计议;怎样把栗姬母子除去。
从此以后;只要见到景帝;长公主就不停地在弟弟面前揭栗姬的短、不停地推荐新晋美女;在她的作用下;这些美女一时间受宠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栗姬。面对这样的情形;自认为应该是后宫之首的栗姬怨气更盛;醋劲愈发地汹涌;做出了很多失控到愚蠢的举动来。这正馆陶公主的下怀;她抓住栗姬的每一个疵漏;每天都向景帝做汇报。尤其对栗姬向宠姬们吐唾沫、派侍者诅咒她们这一点更是不放过。
景帝这时早已被众多新鲜美女迷得七颠八倒;怎么能够容忍年长色衰的栗姬诅咒自己的新宠呢!只是碍着栗姬是太子之母;一时还不便发作。一天;景帝打算试探一下栗姬;就故意对她说:你看;这满宫的孩子;虽然都是亲王公主;其实都是幼子弱女。我百年之后;我们的儿子继了位;你成了太后;可一定要代我好生照料这些年幼的孩子们。可是栗姬一听景帝竟在自己面前一个劲地护着那些妖精和她们的孩子;她禁不住又吃起醋来;于是一声不吭;而且还转过脸去不看景帝;这让景帝很恼火;虽然他当时没说什么;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废栗姬的想法。
馆陶公主更是不住地在景帝面前说胶东王刘彻的好话;直得他简直是世上无双了;若立为太子;必能缵承统。而且她还捎带着也不时赞美刘彻的母亲王娡贤冠群芳;渐渐地景帝也有点动了心;但决心还没有最后下;这时候王娡耍了个阴谋;她她暗地里派人去晓谕臣;要他们关心国有帝无后的事;尽快上表请立太子之母栗姬为皇后;结果负责礼仪的行官便真的当众向景帝进言:'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正在气头上的景帝被这不合时宜的话一激;当场怒:这是我的家务事;轮得着你来管吗!当场便将关进牢狱;不久便砍了他的脑袋。他认为这一定是栗姬或太子刘荣勾结朝臣干的;因此趁势也就将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栗姬从此彻底失宠;被贬入冷宫;连见景帝一面也难;不久因怨愤一病而亡。
就在刘荣被废三个月后;景帝册立王娡为他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后。十二天后的丁巳日;王皇后七岁的儿子刘彻成为皇太子。武帝做了太子后;更加勤奋学习;景帝还给他请了很有学识的卫绾做他的老师。武帝的学习范围很广;包括了骑马、射箭和经学与文学。
公元前141年在位15年的景帝驾崩;卒年48岁;从此刘彻做为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这年;刘彻十六岁。而在刘彻登基为帝之前;已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妃;此时尊为天子;当然就立陈氏为皇后了。
汉武帝继承了皇位之后;就雄心勃勃地想将文景之治的盛世继续下去;于是便开始实行自己的政治方略:安排自己信任的人掌管朝权;为了更多地选拔人才;武帝还下诏命令全国官吏向央推荐人才;有名的董仲舒就是在这次推荐考试得了第一名。武帝召见他;探询治国的良策。董仲舒便将自己的一整套经过发展的儒家治国思想说给武帝听;武帝非常赞赏。但是武帝的改革却遇到了阻力;这阻力主要是来自当时的太皇太后窦氏;即武帝的爷爷汉文帝的皇后。从她做皇后到这时;已经有了四十年;窦氏家族在朝廷的势力已经很庞。按照规定;分封的一些王与侯都要到各地自己的封地去;但窦氏的亲属们都不愿意到那些边远的地方去;都留在京城。互相勾结;违法乱纪的事经常发生。而窦氏和武帝的治国思想也有很的分歧。
窦氏喜欢的还是在汉朝初年很盛行的黄老思想;即远古的黄帝和近世老子的思想;主要是无为而治;这是汉初与民休息政策的基本治国思想;这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促成了文景之治盛世景象的出现。但到了武帝时期;因为分封的诸侯王们对抗央;所以武帝迫切希望加强央的权利来压制地方势力。而武帝此时还没有力量和自己的奶奶窦氏较量;在他任命的重臣赵绾提出窦氏不应在干涉朝政时;惹恼了窦氏。窦氏逼迫武帝废除了刚刚实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武帝所任命的公卿臣横遭黜免、杀害;然后;窦氏宠信的人接替了这些重要职位;实际上窦氏掌握了朝廷的一切。这对武帝是一个打击;于是;他开始四处游浪射猎;不再过问政方针。由于长公主在太皇皇太后面前的保护与武帝自己的韬光养晦;才使他的帝位得以保全。
公元前135年;窦氏去世;武帝终于可以推行自己的改革思想了;他马上将窦氏的人一律罢免;将自己当初提拔的那些臣重新重用;治国思想也采用了儒家的主张;开始加强央集权;对付地方的豪强势力。
励精图治;苦铸汉版图
这时的汉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所以;武帝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央集权的措施。
在政治方面;首先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颁行推恩令。在高祖刘邦时期;曾经封了很多刘姓的王;叫做同姓王;但后来这些同姓王的后裔却横行乡里;对抗央;不肯听从央的命令。为了彻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武帝就颁布了这项命令;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新的侯国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