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正看来;内外百官;这种过分恭顺谦虚的言辞;没有一句是心里话;都是言不由衷的套话。雍正七年(1729)冬;陕西降雪;巡抚武格没有及时奏报。当皇帝追问时;武格回奏说臣等愚昧;实难辞咎。雍正用朱笔将愚昧二字划去;怒加训斥:朕深恶此等虚诈俗谈!若把你这个愚昧之人用为封疆臣;那么朕的愚昧又怎样讲?还是诚实一些好;这样的空文再也不要有了!
清代官场上流行着这样一个术语;叫名实兼收。那么;究竟什么是名;什么是实呢?对此;雍正做了入木三分的解释: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他进一步指出: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云名实兼收。这种名实兼收的官僚;品行似乎很公道忠诚;操守看上去也很廉洁无私;实际却是善于钻营者。他们对自己应尽的有关吏治民生的职责并不上心;专以逢迎上司为能;甚至暗通贿赂;私受请托;巧吞钱财;很是神通广。结果;既捞到了实惠;又博得了美名;实在是名利双收。相反;那些朴实无华;敦尚实治的官员;却备受压抑和排挤;由于他们实实在在地奉公守法而吃不开;到头来钱财没得到;官位也升不上去;可谓名实皆无。面对这种吏治败坏的状况;雍正严加整顿;针锋相对地提出新的名实观;这就是:以百姓称颂为名;以奉公尽职为实。雍正要一改官场上的腐败观念;树立一种新风。
看到雍正严惩贪污受贿的官员;有人为迎合皇上;故作廉洁姿态;竟连正常的俸禄工资也不要了;想以此换取美名再升高官。对此;雍正很不以为然。他指出:凡事都有个度;哪有饿着肚子办公的道理;只要不欺不隐;不在分外谋财贪利;就是好官了。雍正说:沽名邀誉;乃居官之患。
雍正朝有个敢讲真话的御史叫李元直;雍正对他很赏识。一次;李元直递上一道奏折;他说:现今一些臣为保全官位一味迎合;皇上认为可以;没有一个敢说不可以;皇上若认为不可以;则没有一个敢说可以。李元直进而直言;这种陋习在央六部随处可见。讲这样的话;固然要有胆量;而听的人就更需要胸怀。雍正认为李元直真实任事;说了要害;把他召入内廷面谈;还一起吃荔枝;鼓励他以后仍要尽言毋惧。
实心任事;是雍正对内外百官的根本要求;他颁谕给各省封疆臣说:朕望天下总督、巡抚员;屏弃虚文;敦尚实政。雍正二年(1724);福建巡抚黄国材在一件奏折内表示要实力奉行;雍正在这四字旁批道:全在此四字。雍正三年(1725);在给江苏巡抚张楷的一条朱谕;雍正谈到:为官者要有所作为;惟以实心行实政;重公忘私;将国事如身事办理。在安徽按察使祖秉圭的一件谢恩折上;雍正更是直言训导;要他做实在好官。
雍正帝自己是一位勤奋理政的皇帝。他在位13年;13年如一日;亲理政务。他白天无一刻清闲。上朝研究政事;聆听臣面奏;商讨各种建议;处理突发事件。晚间则要批阅批不完的奏章。他不像他的父亲康熙帝;也不像他的儿子乾隆帝;他没有南巡北狩;巡视祖国地;视察江南北。他13年都是在北京城的办公桌上度过的;他的生活是很单调乏味的。可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58岁就死了;可以说是累死的。历史上这样的皇帝还没有过。
雍正还为文武百官树立起公忠诚勤;实心任事的楷模。他所赏识的几位重臣;如田文镜、鄂尔泰、李卫等;都是以直言不讳、据实办事而得到特殊信任和格外擢用的。田文镜本是一个官位不高的内阁侍读学士;他引起雍正重视;是在雍正元年(1723)祭告华山回京复命时;他在皇帝面前把山西全省闹灾荒财政亏欠的情形一一如实奏报;雍正认为;该员直言无隐;若非忠国爱民之人;何能如此?遂加重用;调任山西布政使。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官职累迁。田文镜受宠而不迎合;凡事直言;更被雍正看。雍正七年(1729);朝臣商议;要在全国各州县的乡村设立讲约所;每月初一召集农民宣讲《圣谕广训》;雍正批示依议;令各地推行。接到这一谕令;已任职河南山东两省总督的田文镜据实陈奏不同意见;说农事繁忙;按月宣讲;实在有所不能;而且各省乡村遍设讲约所;每年费用不下数十万;实属浪费。他建议在春仲、秋末、冬初农闲时酌情召民宣讲。在这件事上;田文镜不因《圣谕广训》是康熙帝的圣训集锦;而把不能如期宣讲、难以持之以恒的实情隐瞒下;不因这件事经过朝臣商议已经得到皇帝谕准;而迎合顺从。可贵的是;田文镜以国是为重;坦抒已见;对皇帝已经批准的事敢于说不。而雍正欣赏田文镜;也恰是这一点。在田文镜的这一奏折上;雍正挥笔批道:此奏可嘉处不胜批谕。欣然采纳了田文镜的建议。
主管云贵广西三省军政要务的总督鄂尔泰;也是以不计一身利害;公忘我;致身于国而得到雍正重用的。雍正八年(1730)正月;湖南巡抚赵弘恩与路经长沙的鄂尔泰面谈了四天;事后向雍正报告说;要效法鄂尔奏的居官为人。雍正训导说;要想学习鄂尔泰;当知道他的根本;鄂尔泰超过平常人的长处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忠公二字;以种种名利是非心居官为人;而欲效法鄂尔泰万万不能。雍正告诫臣工;鄂尔泰之所以深受朝廷器重;是因为他忠公务实;这是根本;要学就学他这一点。
深得雍正信任的浙江总督李卫;以严猛著称;他不苟同于官场积习;勇于任事;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得罪了不少官。这些人联名向雍正告状;雍正却说:李卫粗率狂纵;人所共知;但他却是刚正之人;朕赏识李卫;就是因为他操守廉洁;实心任事。从这些被赏识的重臣身上;可以看到雍正着力提倡务实的良苦用心。
雍正帝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皇帝。他在政治、经济方面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作法。
一是在经济方面;施行摊丁入地;这是一项重的赋税改革。国自古就有人丁税和土地税。人头税叫丁银;即按家庭人口数量交税;五口人就要交五口人的税。土地税叫田赋;即按家庭拥有土地的数量征税。每个农家都要交这两种税。但由于连年战乱;无地或地少的贫苦农民交不起人头税。没有办法;他们只有隐瞒人口或逃亡在外;以躲避人头税;即丁银。这就造成了量流民;使社会不稳;并影响国家税收。
这是一个拖延多年的老难问题。顺治帝、康熙帝都没有彻底解决。雍正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就是摊丁入地;它一举取消了人头税。这对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福音。他们不用再去逃亡躲税了。他们可以老老实实地种地;国家自然增加了税收。同时;减少了流民;使社会安定了。这是我国财政赋税史上的一项重改革。
二是耗羡归公;我国古代以银、铜为货币;征税时;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有一定的损耗;故征税时有一定附加费。此项附加费称耗羡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县征收;作为地方办公及官吏们的额外收入。耗羡无法定征收额;州县随心所欲;从重征收;有的抽正税一两、耗羡达五六钱;人民负担甚重。雍正实行耗羡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幅度提高官吏们的俸禄。这样;既减轻了人民负担;又保证了廉政的推行。故雍正说:自行此法以来;吏治稍得澄清;闾阎咸免扰累。
三是创立军机处;推广奏折制度。明代权力集于内阁;故有权相产生。雍正把权力进一步集在皇帝手;创立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为皇帝出主意、写文件、理政务。其特点是处理政事迅速而机密。军机臣直接与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传达皇帝意旨。此机构存在200年;直至清末。
与创立军机处伴随的是推广奏折制度。由于以前的官文书批转手续繁复;且经多人阅看;时间拖延;且难于保密;而奏折则向皇帝直接呈送;直达皇帝本人。雍正扩了可向皇帝上奏折的范围;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时反映情况;报告政务;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员们相互监督;皇帝得以了解他们的贤愚、勤惰、政绩、操守。
四是改土归流;我国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其职务为世袭;仅名义上接受清朝的册封。土司们生杀予夺、骄恣专擅。这种制度妨碍了国家的统一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雍正即位后;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许多土司;改成和全国一致的州县制度。改土归流是一场严重的斗争;许多土司武装反抗;雍正坚决派兵平定。在平叛战争虽然也累及无辜;给少数民族造成伤害;但从长远来说;改土归流是进步的措施;打击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据和特权;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