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跃起来。 
①当韦维尔将军前往美、英、荷、澳司令部就任的时候,艾伦·哈特利爵士被任命为印度总司令。 
2月21日,我接到韦维尔将军悲观的回答。 
恐怕美、英、荷、澳战区的防御已经崩溃,爪哇的防御也不能维持很久。防御一向取决于空战。……现在投入的任何力量都不足以延长斗争;问题主要的是你宁愿挽救什么。 
……我看这个总部不再有什么作用了。…… 
最后,谈谈关于自己的事。我像过去一样,你认为派我到哪里去最恰当,我就十二分愿意到哪里去作出最大的努力。 
我在这里辜负了你和总统,换一个比较高明的人也许已取得了胜利……你如果认为我调回印度去能起最好的作用,我当然愿意从命。不过你最好还是先征求总督的意见,谈谈我的威信和影响经过这次失败是否仍能维持下去,因为,这两点在东方是极其重要的,再谈谈哈特利及其继任者在北方司令部有何困难。 
我想到离开这些刚强英勇的荷兰人,就很难过。我真愿意留在北地,同他们一起奋战到底,如果你认为这样作会有所帮助的话。 
致最好的祝愿。恐怕你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不过,我知道你的勇气会出色地把它克服的。 
就我的观感所及,我一向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对于军事指挥员不应该从效果方面,而应该从努力工作的质量方面加以判断。我没有对美、英、荷、澳战区抱过幻想,现在我只打算挽救缅甸和印度。我们郑重其事地而又恰当地请韦维尔承担这场暴风雨般的灾难,他能够以镇静而坚决的态度来勉为其难,这是我所钦佩的。有些人就会找一些理由来婉言谢绝,或者在接受一个棘手的、希望渺茫的任务以前,提出种种办不到的条件,因为,任务完不成,只会在公众面前败坏他们的名誉。韦维尔的行为符合陆军最优良的传统。因此,我回复说: 
首相致韦维尔将军1942年2月22日 
当你不再指挥美、英、荷、澳战区时,应即前往印度。我们要求你重新担任总司令的职务,从这个主要基地上继续对日作战。 
你也许需要一位副司令来分担你的日常工作。这个问题可以等你到达德里以后再解决。其他一切考虑都是次要的。 
我希望你能了解,总统和华盛顿的联合参谋部,还有我和你在此地所有的朋友,对于你能不顾恶劣的形势和不利的条件,出色地指挥美、英、荷、澳战区的作战,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韦维尔答复道: 
我们暂定2月25日离开这里。对于你那封宽大厚道的来电,对你再度把印度军区交给我的那种信任,我实在感激之至。如果哈特利能留任副总司令,帮助最大。 
25日,他又来电: 
今晚,我将同皮尔斯一道前往科伦坡。从那里,我将按哈特利给我的复电,飞往仰光或德里。 
韦维尔和皮尔斯乘飞机离开万隆。为最高统帅驾驶飞机的美国驾驶员对一位进入座舱的人说:“嘿,我只有这张铁路线地图,倒也没关系,听说我们要到一个名叫‘塞龙’①的地方,这在地图上已标明了。”他们飞了将近两千哩才到“塞龙”。韦维尔在空中有一番不寻常的经历。他所遇到的致命的危险事件不下六七起,但是,他没有受伤。人们认为他是飞机上的约拿②;但是,约拿总能生还,飞机也能平安归来。这一次飞机在空中起火,但是经过机上人员一番抢救,扑灭了火焰。而没有惊醒这位总司令。 
①“塞龙”(Saylon)系锡兰(Ceylon)之误读。锡兰现名斯里兰卡。——译者
②约拿(Jonah)的故事见《旧约·约拿书》。约拿通常用来比喻遭遇不幸死里逃生的人。——译者
韦维尔在锡兰接到下面的电报。 
首相致韦维尔将军1942年2月26日 
请考虑锡兰这个重要地方是否需要一位第一流的军人,来统率三军,兼管民政;波纳尔是否合适的人选。我们不希望再有第二个新加坡了。 
波纳尔将军于3月6日担任了驻军司令。 
※  ※ ※ 
我给那些留在爪哇同荷兰人一起奋战到底的人员发出了下面这样的电报: 
首相致空军少将莫尔特比 1942年2月26日 
我向你和留守爪哇的全体英军官兵致以最好的祝愿,希望你们在目前这场激战中获得胜利和荣誉。能争取一天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我知道你们将会尽人力之所及,来延长这场战斗。 
荷兰海军上将赫尔弗里克现在担任了日渐减少的盟国海军部队的指挥官。这位刚强的荷兰人从不绝望,而是不惜任何代价,也不顾对方兵力的压倒优势,继续向敌人猛烈进攻。 
他不愧为荷兰历史上著名的海员的继承人。为了应付对方在海面上出动大批运输船队进犯爪哇,他组织了两支主攻部队,东线的一支部队在苏腊巴亚(泗水),由杜尔曼海军上将指挥; 
西线的一支部队在巴达维亚的海港丹戎不碌,由英国舰队组成。英国舰队由“霍巴特”号(澳大利亚)、“丹内”号、“龙”号等巡洋舰和“侦察”号、“坦尼多斯”号等驱逐舰组成,曾数次出去搜寻敌人;28日,奉令经巽他海峡撤到科伦坡,数日后即平安到达。由于丹戎不碌燃料缺乏,而且不断遭受空袭,这支西线主攻部队才在这个时候撤退了。如果它们加入了杜尔曼海军上将的东线主攻部队,也只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与此同时,杜尔曼在26日下午六时半乘“德雷特尔”号从苏腊巴亚出发了。随行的有“埃克塞特”号(英国)、后炮失灵的“豪斯顿”号(美国)等重型巡洋舰;“爪哇”号(荷兰)、“珀斯”号(澳大利亚)等轻型巡洋舰;以及九艘驱逐舰,其中英国三艘、美国四艘,荷兰两艘。赫尔弗里克海军上将给杜尔曼的命令是:“你必须继续进攻,直到敌人崩溃为止。”这本来是一个正确的原则,而且日本进犯的运输船队又是一个可观的战利品;但是,在这一次的情况下,这个原则忽略了敌人的压倒优势、全部的制空权以及西部主攻部队已经调开的事实。杜尔曼海军上将又缺乏一套共同的电讯密码。 
他的命令在下达以前,需由一位美国联络官在“德雷特尔”号舰桥上译出。他要求留在苏腊巴亚的几架战斗机前来保护的紧急呼吁,没有得到反应。26日夜,他搜寻敌人,但一无所获;清早,他回到苏腊巴亚,去给各驱逐舰添加燃料。刚一驶入港口,就接到了赫尔弗里克海军上将的紧急命令,要他去进攻在巴韦安岛以西发现的敌军。 
杜尔曼于是又率领了他那些疲惫的部队驶出海去;一小时以后,在下午刚过四点钟的时候,仗打起来了。开始的时候,还算是势均力敌。远距离的炮战没有给任何一方带来损失,日本驱逐舰的一系列鱼雷进攻也同样没有得逞。经过半小时的战斗后,有一艘敌舰被击中起火,但是过了不久,“埃克塞特”号有一个锅炉房被击中;速度慢下来,它就掉头驶回港口。它后面的舰只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大约在同一时间,荷兰的驱逐舰“科顿纳”号被鱼雷击沉了。杜尔曼海军上将于是向东南撤退,全面的战斗中止了,只剩下驱逐舰“伊列克特拉”号企图从日本的烟幕中发射鱼雷,但是遭到三艘日本驱逐舰截击,终于沉没了。 
“埃克塞特”号被迫停了一段时间以后,终能以十五海里的速度行驶了,后来奉命在残余的荷兰驱逐舰的保护下驶回苏腊巴亚。 
杜尔曼海军上将改编了他那分散的、数量减小了的舰队以后,又率领它们绕到敌军的侧翼,希望给敌人运输船队以打击。混战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敌军现在已经得到了增援,还从空中获悉了杜尔曼的全部动态。美国各驱逐舰发射了全部的鱼雷后,就被调回苏腊巴亚。英国驱逐舰“丘辟特”号碰上了荷兰军舰当天敷设的水雷,立即下沉,丧失了大量生命。十时半以后,杜尔曼海军上将在向前进发的时候,遇到了两艘日本巡洋舰,经过一场激战后,两艘荷兰巡洋舰都被鱼雷击沉,这位以寡敌众而仍打得出色的荷兰勇将也随着牺牲了。顺利脱身的“珀斯”号和“豪斯顿”号直驶巴达维亚,于次日下午到达。 
※  ※ ※ 
这个故事我们还得听完。当天晚上,澳大利亚和美国巡洋舰在补充燃料之后,又离开了巴达维亚,企图通过巽他海峡。碰巧它们驶进了日本西线攻击部队主力的中间,那支部队的运输舰只正好在爪哇西端班膝湾让载运的军队登陆。那几艘巡洋舰就趁着日本运输舰上的军队上岸之际,击沉了两艘运输舰;这样,就在自己还未毁灭之前,进行了报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