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之抗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估电报全文如下:“美日开战的意义极其巨大,美国的生产力数倍于日本,如果日本不能一战而摧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则日本必败!……

    美国一旦对日本宣战,则国府也必随从,正式对日宣战成为美国的盟国,美国的军援必将源源不断地进入国统区!然而蒋介石在军队的指挥权上,必不肯与美国盟军有任何妥协,所以双方必然会发生纠纷……

    美、日开战之初,日本方面必然占据相当的优势,所以国内战场也必定极其艰难,即便是在美国国内战争机器全面开动的情况下,估计最少也要三年,中国国内的抗日战场才能好转、乃至转入全面反攻……

    美国因为形态意识方面的原因,很难向中G提供大范围的援助,即便是将军队交与美国盟军指挥,也难以获取美国方面的好感、不太可能得到美国军援!美国除了政治形态意识方面的原因以外,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预料到国民党方面的腐败、以及对我党的误解……

    司徒雷登与美国国内政界的要人、国民党方面、甚至日本军部都有联系,如果能够取得他的好感,或许可以争取到美国内上层的一部分同情,直至获得军援……

    大战爆发后,苏联必然会立即削减、停止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苏联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盟国,因此减少对华援助不会危害苏联的国家利益(苏联援助国民党政府是为了防止中国投降,害怕没有后顾之忧的日本从背后大举攻击苏联)……

    苏联必然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观察中国的社会结构、衡量‘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等待大战后中国国内‘爆发革命’(历史上苏联就是这么打算的)……

    抗战爆发后,苏联主要的援助对象是国民党政府,对我党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援助,所以请求中央考虑在政治上,至少要做到表面上疏远苏联,而与美国亲近,……”

    在夜深人静之际,毛泽D拿着电报来回渡步、思考。

    美日开战之后,让美国人特别是争取美国记者到延安来进行采访,通过舆论影响美国方面的政策、取得美国政府方面的好感、博取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支持(中G一直都缺乏国际支持),将成为党内一项急迫的任务!

    而绥远情报分析室送来的这份评估,实在是太及时了,特别是鼎鼎大名的司徒雷登,居然被绥远的地下情报组织救了出来,这对于中G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在心情愉畅之际,毛泽D不时地瞥一眼电报中“疏远苏联,而与美国亲近”这段话。

    这个刘云即便是在做情报分析,但他的胆子也实在是太大了……

    几天后,中G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美日开战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全文如下:日美开战的新形势下,敌后斗争即将迎来黎明前的曙光,各主要根据地必须坚持长期而分散的游击战争,破坏日军“以战养战”的政策、保存自己的实力!……

    人民武装力量体制应包含主力军、地方军和群众武装(即不脱离生产的自卫队和民兵)三部分。目前,应扩大、巩固地方军和群众武装,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主力军,完善三位一体的人民战争的军事体制,使人民游击战争空前地、广泛地开展起来。

    各根据地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精简部队中非武装人员,保持主力部队的战斗力;精简地方政府中的不必要人员,减轻地方政府的经济压力……

    各个根据地中,绥远分区的模式最先进、组织最合理,即便是在日寇的重兵围剿之下,根据地也依旧没有萎缩,因此在党内和部队中,学习绥远已经刻不容缓!……

    #

    火车徐徐地减速了,最后“嘎”的一声停了下来,紧接着又是“晃荡”一声金属的撞击声,闷罐车厢的大门被猛然间打开了,几个“锄奸团”队员随即敏捷地跳下了车后,立刻消失在夜幕中。

    司徒雷登半眯着眼睛看了看外面漆黑的夜色,对身旁的“锄奸团”队员问道:“请问这是在什么地方?”

    “绥远!”一个“锄奸团”干部回答道,又警觉地看了看四周低声吩咐道:“火车站内的日本兵和特务特别多,希望先生不要说话。”

    司徒雷登慢吞吞地下了火车后,借着昏暗的灯光,发现刚下火车的“锄奸团”成员去而复返,并且还带着一大帮人过来了。

    在冷清的车站内,一大帮人默默的搬动设备、物资,除了一台机床以外,从这里一个个沉重的袋子来看,除了有可能是稀有金属之类的物资以外,还有一些则应该是炸药原料。

    “您好!司徒先生!”一个年轻人伸手握住了司徒雷登的手,又看了看站在一起的大学者们,低声笑着说道:“这一路上辛苦了,绥远欢迎您们!”

    “哼!”司徒雷登迅速甩掉了那个年轻人的手,不信任地看了看年轻人周围几个身材高大的保镖,冷冷地问道:“请问您叫什么?在中G军队中担任什么职务?”

    年轻人一愣,周围几个警卫员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先生,请原谅我的无礼!不过日本已经偷袭了贵国的太平洋舰队!”年轻人马上明白过来了,凑上去低声说道:“现在的京津地区,已经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啊?!司徒雷登和几个学者顿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沉默了几秒钟后,年轻人诚恳地说道:“先生,我就是绥远分区的司令员刘云!我们在平津地区的地下组织,得到了绝密线报,日伪方面有可能会对抗日师生进行迫害,所以我只好防范于未然,将先生强行请来了。对于您和其他同行所受到的不便,我深表歉意!”

    对于司徒雷登的态度,刘云并没有表现得太惊讶!在历史上,司徒雷登对中国GCD一直都是充满了敌视和矛盾,甚至可以用“爱恨交加”来概括他对GCD的情感。

    一方面,他和其他“自由世界”的名流一样,对共产主义持强烈的敌视态度,在早年的时候,他强调过国内的基督教与GCD难以共存的评论;同时,他还积极地同情、支持蒋介石对中G的军事“围剿”。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深恶痛绝国民党的专制、腐朽!时常对中G发出许多赞美之词,声称GCD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使中国最主要的进步力量!有严明的组织纪律、不谋私利、勤俭节约等。

    而中国GCD在对待司徒雷登的反G言论上,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并没有与之计较,反而还一直对他频繁示好。

    不长的时间内,一支牛车商队带着“吱呀、吱呀”声离开了火车站。为了不让这些学者再经受旅途颠簸之苦,刘云特意安排特科队员们赶来了几辆牛车。

    天亮之际,车队到达了绥南根据地外围。在寒冷的晨风中,大批荷枪实弹的八路军战士突然毫无征兆从草丛中、土疙瘩内冒出来,不声不响地、迅速地将车队围在中间,并且还派出了骑兵对四周进行警戒。

    众学者被突然出现的八路军吓了一跳,直到发现他们是自己人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几个学者出于好奇,开始试着和这些训练有素的战士们搭腔。

    一声不吭地看着八路军布防的司徒雷登,突然跳下马车,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宿没睡),挑衅地看着刘云,“请问司令员同志,您有祖国吗?”

    中国GCD是第三国际的党支部,信奉、效忠的对象是“主义”而不是国家和民族,这使得在中国长大、身为半个中国人的司徒雷登对此深恶痛绝。

    刘云一愣,不知道这个“反共斗士”那根神经搭错了,点点头后正色说道:“当然,我是中国人!”

    “那么您对今年四月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怎么看待?”司徒雷登咄咄逼人地看着刘云。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期,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与日本签订的《日苏中立条约》(牺牲了中国东北及外蒙古主权)。消息传出来后,其民族利己主义给中国GCD造成了极大困扰、不利。国内的舆论表现得异常愤怒!其矛头直指中G。

    在这场“国家”与“主义”的风波中,中G虽然处于极端尴尬的境地,但却又不得不为苏联进行连续两次苍白地辩护!

    “先生!”刘云顿时明白了,盯着司徒雷登足有几秒钟才正色说道:“我虽然使GCD员,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是GCD员!而且我只忠诚于我的祖国,绝不是什么俄国人!”

    “哦!”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