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术人员将锈迹斑斑的铁板围成一个圈,除了一个技术开始测量铁板的厚度、灼伤痕迹以外,其他人几乎都同时看着刘云,整个场面异常安静。
“同志们别紧张,这不过是‘跳弹’和准头的问题!”刘云拿起最后一枚破甲榴弹成品,掂了掂份量,指着榴弹的尾部和头部说道:“解决准头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弹体的屁股上安装尾翼以固定弹道,就像抛射弹那样;解决‘跳弹’的问题更简单,只需要在弹头顶部镶嵌一层金属软帽即可!其原理相当于金属‘缓冲器’,使主体弹丸‘贴’牢牢地在装甲板上,虽然时间极短但却可以使主体弹丸顺利钻孔,减少‘跳弹’现象的发生。”
因为有了制作经验和原理,随后的赶制过程还算顺利。两天后进行的第二次试射打靶时,新式破甲榴弹终于大获成功!三枚穿甲榴弹无一例外地击穿了五十米外的靶体。
经过测试,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重量五百克左右,有效直射距离五十米,弹径六十毫米,全弹长五百毫米,垂直破甲可达一百毫米,可穿透三百毫米厚的混凝土工事。
日军坦克的装甲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点”——薄!其最厚处的装甲也不过三十毫米,鬼子的劣质坦克在锐利的穿甲榴弹面前不过是一层纸浆而已。
破甲枪榴弹的研制成功后,为了达到作战的突然性,刘云又严令相关人等必须保密,并在兵工厂附近采取了严厉的警戒措施。
在穿甲榴弹赶工加点制造的时候,刘云也没有闲着。考虑到战士们从小在封闭的农村长大,对现代化文明的产物了解甚少,到时候带着轰鸣声的庞然大物坦克一旦开过来,他们肯定会对这种从没见没见过的庞然大物充满恐惧感。所以刘云除了让兵工厂做一些附属装备以外,还特意让兵工厂的木匠制作了一个比例为一比一的坦克模型。转自铁血http://。tiexue。
事实上刘云的先见之明是极其正确的!因为哪怕是特科的这些野小子也没有谁见过真正的坦克!在教导队、特科进行的一系列模拟打坦克训练中,刘云手把手地教他们布置战术、指挥演练、细细地讲解日本战车的特点等等。
半个月后,在李远强即将失去耐心、延安电报催逼得越来越急之后,刘云总算带着特科上路了。
此次刘云从兵工厂携带走的武器清单如下:四枚电控起爆地雷;三十枚空心装药反坦克榴弹,一些三角铁钉,准备用这些铁钉阻止鬼子摩步化步兵的追击;支援绥中区的两门迫击炮和两百发迫击炮炮弹;五十个用来对付装甲车的燃烧瓶;考虑到绥中的补给困难,为了缓解那里紧张的抗战局面,还带上了一百把自制劣质单发后装手枪。
这种手枪采用后装弹,能发射鬼子的步枪子弹(这种子弹最容易缴获),只要手脚够块,射速就能达到五秒每发,县、乡干部可以将其随身携带防身。
#
出于对国际交通线的恐惧,鬼子将原本赶赴绥南区作战的精锐部队迅速调到了绥中区,对我骑兵团开展了大范围的“围剿”,而机甲中队更是鬼子的急先锋!
“政委!”一个年轻的参谋策马跑上来,指着身后说道:“鬼子的骑兵搜索中队一直追着咱们不放!还真以为咱们怕了他了,是不是找个地方狠狠地打他一家伙?”
绥中区骑兵团团长吴东水略一思索,果断地摇摇头,命令道:“积雪太厚影响骑兵机动,部队一旦陷入战场根本就无法快速撤离,让部队立刻和马团长汇合!”
参谋明显有些沮丧,停顿了两秒钟,问道:“从什么地方撤退?”不待吴东水回答,又指着东边说道:“那边是一个活佛的地盘,这一带的蒙古贵族都很拥护他,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建议还是绕远一点!况且马团长也不在这里……”
“哦?!马团长在这里会怎么样?”吴东水初来乍到没多久,有些事情不是很明白。
“因为马团长和本地的一个贵族有来往!”参谋有些无奈的说道:“如果马团长在这里,或许看着他的面子我们能够通过那块地区,但眼下绝对不行!”年轻的参谋还是对新政委进行了一些隐瞒,口中那个所谓的蒙古贵族实际上是一个女人,其性格也非常泼野!最主要的是和团长还有一点瓜葛。考虑到事情的复杂性,参谋不敢乱说,怕说出来害了马团长。
自从国民党在本地的势力被彻底清除后,深远的大草原上就只剩下GCD、鬼子、蒙古贵族三方势力了,虽然鬼子的势力遍布草原,但是蒙古贵族私下里并不和鬼子穿一条裤子。
当然,蒙古贵族也没有和八路军穿一条裤子!出于对汉人的不信任和对立,以及害怕日本人无孔不入的奸细,蒙古贵族大多不敢和八路军有什么明着来往。即使是少数和八路军有来往的蒙古贵族,所有的购买马匹、药品、皮革等买卖等都是在私下进行。
八路军为了争取蒙古贵族,对于他们的“农奴制”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要求给八路军上缴租子的农奴(以便乘机脱离蒙古贵族的残酷盘剥),都被八路军一一回绝。
“派几个人给沿途的村子捎个口信,鬼子的大部队就在身后。”吴东水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对身旁的参谋大声命令道:“虽然他们的目标是我们,但还要让地方上做好准备坚壁清野,让民兵在雪地里多弄一些深坑、陷阱。”
“是!”参谋立刻拍马离开布置去了。
但是吴东水的命令并没有完全得到执行,原因是其中一个传令兵出发没多久,就不小心跌落到大雪掩埋的捕兽坑里摔死了。这使得沿途的几个村子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如果村子里的干部们敬业、民兵负责,或许还可以避免惨剧发生。一旦上上下下都麻痹大意,甚至连起码的岗哨都不安排,那就要大难领头了!
在鬼子搜索骑兵的指引下,一个大队的鬼子跟着马蹄印子急追。冲在最前面的是机甲中队,其身后是一个摩步化的步兵中队,以及一个牵引炮兵中队(四门山炮)。
鬼子的搜索骑兵在一个安详的小村子外打了一个转就走了,这让躲在暗处放哨的民兵顿时松了一口气。
没多久,在刺骨的寒风中,一阵阵隆隆的轰鸣声隐隐传来,鬼子机甲中队在风雪交错的银色世界中露出了一个头。积雪将鬼子战车上的图徽遮盖得严严实实。
因为天气寒冷,地上的泥土都冻“死”了,农村里挖掘地道的工作已经完全停顿下来了,这使得不少人有闲工夫。加上村里的人没见过坦克,即便是多次出远门到外面开会、“见过世面”的村干部也没有见过坦克。很多村民不但不知道极大的危险正在悄然降临,相反,在民兵偷偷的带领下,不少人跟着跑出来偷看这些浑身上下布满积雪的铁乌龟。
没有人注意到紧跟在后面的两个鬼子中队。
鬼子坦克进入村内后却始终没有开火,而是继续闷不作声地向村内前进,这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老百姓上前围观。当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跑过来后,终于有人发现了拉在后面老远的鬼子步兵中队和炮兵中队。
“这是鬼子的玩意儿!”一个男人在惊恐之余发狂一样喊了起来。
“鬼子开过来了!快进地道。”村干部混在人群中一声大喊,人群顿时“呼啦”一声向四周散开了。
“嘟嘟嘟……”鬼子的指挥车率先猛烈开火了,鬼子军官飞快地露出半个身体,通过旗语、喊话给其他的坦克,下达开火的命令和攻击方向。很短的时间内,鬼子的战车一辆接着一辆开火,如同雨点般的子弹无情打在村民们的身上,混在人群中民兵瞬间眼红了,纷纷举枪还击,但是零星的反抗反而激起了鬼子兵滔天怒火……
杀得兴起的鬼子坦克一边猛烈开火,一边跟着人群猛冲猛扎,惊慌失措的人群就像被收割的麦子一样大片大片地倒下去,地上中弹哀号的老百姓还没缓过起来,又被气焰嚣张的鬼子坦克瞬间压成肉泥。
在巨大的爆炸声中,鬼子一边炮轰老百姓的房舍,一边开足了马力向老百姓的房子猛撞,鬼子军官站在车头上肆无忌惮的狂叫着,“‘支那’人,为什么不藏到地道里面去?!……”
鬼子的车队过去后,天空中又下起了鹅毛大雪,一片片羽毛轻轻落下盖住了一双双悲愤、痛苦的眼睛。
#
白雪皑皑的野外,一行人赶着一辆驴车、披着雪白的行军毯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