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大的武器了。”以波波夫脑里的灵魂对这副躯体的掌控度来说,足够在这时同任何人白刃对战甚至徒手搏击。“好啦,大家不要乱说话了,收拾好随身的武器装备,带上生活用品,准备出发。”排长也是官,当了官有一段日子的契可夫说话起来也有些威严的感觉了。712大概早上九点钟左右,第203克团根据上级的命令,再次踏上了新的征途。虽然在德军进攻奥尔沙市时击败了敌人,但第团的坦克数量也由整编后的150左右减少至100作用,大概有损比例,不过比起德军装甲部队的50%战损比例要好很多了功于教导队的KV…2型坦克及团里另一个KV…1重型坦克营在战斗中的出色发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古往今来都会发生的事情。驰援,也就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快速行军,而讽刺的是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苏军坦克部队的燃料供应出现了问题,提供给第203坦克团的燃料,只有日常供应量的三份二多一点,为了利用有限的燃料到达新的战场,不得不放弃协同步兵搭便车的行军方式,而尽量利用有限的卡车搭载尽量多的步兵,没有车坐的步兵唯有靠步行的方式跟进。这就出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那就是行军中坦克迁就卡车,卡车迁就步兵,步兵之间轮流乘坐卡车,轮流徒步前进。原本一天可以走五十公里,变成了一天才走三十公里。“大家注意了,在步行的时候注意调整自己的呼吸。”在行军的途中,波波夫让班里的士兵们按照科学的办法来行军,把急行军当成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向自己班里的人传授一套深吸缓呼的调息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再加上行走时大家互相照顾,重武器轮流背负,整个班走起来比其它班要轻松一些。“上头有令,让我们排派出一个班在侧翼搜索前进,侦察敌人的情况,你们说让那个班去比较好。”从早上走到下午,快黄昏的时候,苏军这支驰援斯摩棱斯克市的大部队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这时又轮到该协同二排的士兵乘坐卡车前进的时候了。大部队离开奥尔沙市已经有三十多公里远,为了防止遭到德军的袭击,团长决定派出多支小分队在队伍的前面及两翼搜索前进。“嘿嘿,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波波夫班的人去最合适,你看他们班的人多精神。”经过长途行军后保罗中士机枪班的人个个都累得很,自然不会让他们班去接这个差事,保罗中士故意和波波夫找茬。“说得也是,波波夫班的人员受伤的比较少,战斗力又强,精神面貌又好,就派你们去吧,波波夫你可愿意接受这个任务。”排长契可夫上士看了看各班的情况后,也认为波波夫班是最好的选择。“排长你都下命令了,我还有得选择吗,这个任务我接了。”波波夫苦笑了一下,也落落大方地接受了任务,“只要不用步行,有车子代步就行。”“这个你大可放心,教导队的五辆边三轮都给你们班用。”一个连级单位派出一支小分队来搜索前进,一个团总共派出的小分队也算不少了。契可夫上士一边说一边带着波波夫班的士兵到连部的车队报道。“是波波夫班去执行任务,这我就放心了,你们可要提高警惕,一但发现些什么情况立即派人回来报告。”显然大部队决定连夜赶路,这才有需要派人去搜索前进的,教导队长见波波夫班的人接了任务,也比较安心,不过还是吩咐到:“日落前你们可以搜索远一点范围,但日落后你们就要靠拢大部队附近300左右一切前进。”搜索小分队机动力强,但是也有一些弊端,那就是一旦远离了大部队,就必须单独作战,当遇到敌人的大部队时很容易被敌人吃掉。因此教导队长要求波波夫要掌握好搜索范围,以便随时同己方的部队取得联系。“我会注意的,请队长放心。”波波夫依旧自信满满地回应教导队长的说话,然后就领着自己班上的士兵骑上边三轮摩托车,带齐武器装备出发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驰援斯摩棱斯克(二)
波波夫带着自己班的人,五辆边三轮摩托车刚好三个人一辆,瓦西里下士带着侦察组的人在前面开路,波波夫带着机枪组的人在后面压阵,冲锋组和爆破组的人在中间,沿着大部队前进的方向斜出而行。按照教导队长的指示,在日落前波波夫较为大胆地向大部队右翼旁出了一段距离,距离大部队500左右伴随跟进,沿路注意侦察周围的情况,边三轮在小路上行驶又或者越野而行,灵巧而又方便,速度又比大部队快,正好担任这类侦察的任务。波波夫心情很好,把这作为了一次越野旅行,塔达耶夫列兵在驾驶位上开摩托车,波波夫坐在后面,波什塔夫上等兵架着机枪坐在车兜里,一路颠颠簸簸地前进着。夕阳的光芒从背后照射而来,前方天空几片晚霞,摩托车行驶时清风迎面吹来,两旁景色不断变换,波波夫嘴里哼着小曲,把冲锋横端在怀里,在战场上坐车兜风也算是一种享受。奥尔沙至斯摩棱斯克之间的路况算是比较好的,沿路都是起伏不算太大的小丘陵及树木地带,只要大方向不搞错,就不至于迷路,波波夫命令大家控制好车速,不徐不疾地行驶在小路上。摩托车与摩托车之间互相保持一段距离,并要大家随身注意车辆的燃料情况,可不要开得太远了回不到大部队中。一路行进中,没隔一段距离。就在略为高出的地段停留一会儿,瓦西里下士带着侦察组地人负责登高四处了望,波波夫则带着大家警戒搜索。由于战火的蔓延,很多平民都逃到了其它的地方去,沿途经常能碰到一些丢空了的无人房屋,多数是建在郊外的小作坊或者小农场小牧场之类的。每遇到这些房子,波波夫总要带大家前去搜索一下,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搜索小分队的任务之一就是随时随地搜寻补给品。毕竟平民逃难时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带走地。便宜自己人总比便宜德军要好。如果遇到还没有撤退又或者不愿意离开地平民,波波夫他们就巡例向他们询问一些情况,看看是否有德军经过附近地地方。“班长,快来看,前面好像有些情况。”天黑前,波波夫他们来到了一处树木茂密的小山丘脚下,在前面的瓦西里下士。在小山丘前的泥土路上发现了一些杂乱的痕迹,引起了他的注意,立即呼叫波波夫来看一看。“可以肯定是车辆经过的痕迹,不过到底是什么车辆这就要仔细地分辨一下了。”波波夫让塔达耶夫把摩托车开到前面去,下车后向瓦西里手指地方向的路面看了看,由于这一带的郊野道路泥土比较多,路面较为松软,车辆经过时往往都留下车痕。“有马匹经过的蹄印及马车印。有卡车的车轮印。还有装甲车辆经过时的覆带印痕,真是很复杂啊。”作为侦察组组长,瓦西里下士对于各种地面上的痕迹。有一套辨认的方法。虽然路面上地痕迹互相重叠,但是仔细辨认后还是可以一一分辨出来地。“偏偏没有步兵的足迹,这可能是一种机械化部队,最起码是一支摩托化部队经过时留下的痕迹。”波波夫对路面地痕迹也仔细地看了又看,随手拿了根树枝在手,把可以分辨出来的痕迹用树枝在地上划个圈圈起来,以示区别。“我同意你的观点,而且你注意没有,这些痕迹不是同一时间里留下的,估计是一前一后留下的。”把各种痕迹先一一区别开来后,瓦西里下士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很显然装甲车辆的覆带印痕是最早期的,它的印痕比较深,把路面都压实了些。卡车的印痕次之,把覆带的印痕磨掉了大部分,而马匹的蹄印和马车印是最后留下的。”“班长,你来看,这里有马粪。”正当波波夫和瓦西里在讨论痕迹的事情时,另一名侦察兵弗拉基米尔上等兵又发现了新的情况。“是新鲜的马粪便,看来我们刚才的推断是正确的。”波波夫闻言立即上前观察,发现马粪还没有完全变硬,心中不由一喜。“从装甲车辆的覆带宽度来判断应该不是我军的装甲车辆,应该是德军的装甲车辆。”为了最后确认情况,瓦西里下士还特意丈量了一下各种印痕的宽度。“卡车及马匹拖拉着的马车,是我们最需的。”观察分析了这么久,波波夫得出了自己的判队中通常用马车拖拉的东西只有两种,一样是大炮另一样是补给物资,看来这次我们碰到肥羊了。”“马粪还没有完全干,这证明他们刚过去不会太久。”波波夫一边说一边同瓦西里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战斗的神色。“波波夫,我们可以拼一拼,最后经过这里的可能是德军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