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士兵在防御时挫败了德军的进攻,而在反击的时候又俘虏了一批敌人及偷袭了敌人的炮阵地缴获了三门大炮时,热情地和波波夫握了握手,并表示应该给予波波夫班的士兵应得的荣誉,并在教导队的战功报告上特别注明,应给予波波夫本人红旗勋章以上的奖励。在了解完教导队的战况后,叶廖缅科中将继续乘坐防空卡车,向其它部队去了解情况,叶廖缅科中将的到来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基层部队的士气。7月10下午黄昏时候,第203坦克团获得人员方面的补给就暂时没有。奥尔沙市方向上苏军的胜利虽然值得称道整个斯摩棱斯克战役广阔的地区来说,苏军的形势依面的维捷布斯克市被德军第3甲集群攻陷了,而南面的贝霍夫市也被德军的第2甲集群的其它部队抢占了渡口,致使战役的主动权再次落入了德军的手里。“今天晚上,应该不会有什么战斗了吧。”夜幕降临的时候,排长契可夫上士把班里的几名班长召集在一起,总结了一些白天时战斗的经验教训,也让大家互相交流了一下战斗的心得体会,特别是战术上的运用情况,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所在,波波夫在防御战中巧妙设伏的策略及在反击战中灵活牵制德军炮阵地的策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推耸。“依我看,德军受挫后应该不会那么快再次发起进攻。”米切尔上士由于在白天的战斗中把党旗插在了敌人的阵地上,也是立功之人,排里除了契可夫上士外就数他资格最老了。“我也赞成这个观点,今晚尽量让受了伤的士兵早些休息,要是明天敌人再进攻,我们也能继续坚守下去。”波波夫也支持这个观点,在战场第一线的部队,在晚上的时候也不会组织什么上政治课或者看慰军表演之类的东西,充足的睡眠才是这个时候士兵最需要的。“今天的排务会就到这里结束了,各班如果有能力的话,就加固一下各自防守的碉堡。”契可夫上士在解散会议前,确定了一下站岗执勤人员的名单,才命令大家散去。事实上,晚上的情况也正如几个班长说的那样,奥尔沙方向竟然听不到什么枪声,甚至静得有点出奇,与白天的激烈战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寂静的背后是德军的大规模军事调动,德军第2甲集群的大部队已经利用贝霍夫市方向的渡口,横渡了第聂伯河悄悄地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迂回而去,而苏军对此所知不多,直到7月11日清晨的时候才发现德军的主攻方向改变了。由于制空权掌握的德国人的手里,苏军对于德军的兵力调动的侦察,只得靠比较原始的派遣侦察班搜索的办法来实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往往侦察分队把敌情上报给上方,再传达给高级指挥官,高级指挥官根据这些情报再作出兵力调整时,德军的情况已经再次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苏军在这时的情报总是慢上半拍。再加上各级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并不通畅,决策延时的情况就更明显了。经过一夜的兵力调动,奥尔沙市三角地区的当面德军,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吸引苏军主力部队的幌子,而当7月11日清晨到来时,苏军的主力部队还在继续加强奥尔沙市至莫吉廖夫市之间的正面战线,对于德军主力已经迂回而过并没有察觉,这就造成了斯摩棱斯克市的防御力量明显不足。“看,敌人的飞机又来轰炸了,命令大家不要随便进出碉堡,都给我躲在较为安全的地方。”面对敌人的空袭,波波夫已经习以为常,要担心也担心不来,除非被敌人轰炸机的炸弹直接命中,否则自己的碉堡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对于这样的不可控事情,就要看各人的运气如何了,当然波波夫一向认为自己的运气是很好的。德军为了麻痹苏军部署在奥尔沙市至莫吉廖夫市之间的主力部队,在711日动用大量的轰炸机,对该地区的苏军~让苏军的指挥官误认为主战场还在这一带的筑垒地域。对于波波夫他们来说,轰炸得并不严重,毕竟第一防御梯次的苏军步兵阵地才是德军重点轰炸的地段。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苏军化旅成了防御奥尔沙市方向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这时苏军的坦克装甲部队还是很有限的,作为高级指挥官,总是设法保护这些技术兵种的,把他们用在最关键的时候。
第一百三十四章 驰援斯摩棱斯克(一)
711日德军的轰炸机来了一批又去一批,去了一批又来一批,对奥尔沙市方向的苏军主力部队炸了个没完没了。苏军的部队也只能是硬扛着,承受德军飞机的轰炸。此时,苏军在奥尔沙、莫吉廖夫和罗加切沃等地驻有大量的守河部队,而从贝霍夫渡口渡过了第聂伯河的德军部队对当面苏军列梅佐夫的第13集团军展开了一场追击战,并终于在莫吉廖夫附近,包|||集团军的四个师和第20机械化军的部分兵力。这就使得战场的态势对于德军更加的有利,而德军第2甲集群的指挥官古德里安却毫不贪功恋战,他只是留下少数部队担任左翼警戒,而命令各装甲师火速向北直趋斯摩棱斯克。对于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快速突进,苏军进行了拼命的抵抗。7月11日铁木辛哥命令位于戈梅利周围的20个师,立即从南面发起进攻。以阻挡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并解救被围困的苏第13集团军。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德军只是投入了第1骑兵师、第10托化步兵师及4甲师三个师的兵力,向这支由20个苏军师组成的庞大部队发起反竟然就击退了苏军的反攻,如此一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就可以毫无阻挡地继续向斯摩棱斯克迅速推进。711日入夜后,战场上的态势进一步向有利于德军地一方发展。西方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不得不向副司令员叶廖缅科中将下令抽调位于奥尔沙市三角地区的苏军精锐部队向东驰援斯摩棱斯克市。斯摩棱斯克市是通往莫斯科市的大门,关系到整个战略态势的安危,为此叶廖缅科中将立即抽调了包括45机械化旅在内的的兵力,于7月12撤出奥尔沙市,回过头来向东挺进,驰援斯摩棱斯克。“同志们,这是我们能够弄到手的最后一批燃料了。”当第克团奉命撤出奥尔沙市之前,奥尔沙市的苏军内务部地人员在全市范围内为坦克部队搜集了一批燃料。送到了第203克团地驻地来。教导队长米哈依尔上尉带着队里地坦克兵。把燃料运了回来并分发到各个坦克班里。在分发燃料的时候还不忘要求自己的士兵“利用这批燃料让坦克尽量行驶更多的路,一定要到达斯摩棱斯克市。”在苏德战争初期,很多苏军的坦克不是被德军摧毁的,而是大多数由于缺乏燃料而抛弃在战场上的。有地时候苏军抛弃的坦克比抛弃的火炮的数量还要多,火炮还可以让马车拖着转移,而坦克没了燃料是不可能人手推着前进的。“协同步兵排的战士们,大家要有心里准备。我们需要徒步前进一百公路以上。”在还没有出发离开奥尔沙前,指导员弗拉基米尔上尉就先给步兵排的士兵做思想工作。从奥尔沙市至斯摩棱斯克市,路程大概是120130公里左:+:兵只得尽量步行跟随坦克前进。“妈地,又要命令驰援,又不让人坐车子,这是什么世道啊。”在集合的时候当然不会有士兵随便说话。可解散后各自准备的时候。不少协同步兵地人都难免发些牢骚,保罗中士是抱怨得最厉害的一个,他的班是机枪班。班上十五个人要扛着五挺机枪步行,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本来机枪班在10号的战斗中缴获了两挺德军的机枪,++不留给其它继续留守奥尔沙市的友军部队使用了。“我说保罗,你就不要这么大意见了,就当是锻炼身体嘛,生命在于运动。”波波夫打趣地向保罗中士硕大“你看,这大半个月来,我的肌肉强壮了很多。”波波夫一边说还一边向大家展示了一下自己发达的肌肉,经历长期的战斗生活后,波波夫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比刚得到这副躯体时要强壮了很多,这有赖于战斗中的历练及平时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刻意锻炼肌肉。“得了吧,就你那一米七多的体型,要是碰到契可夫那样块头的德军,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打得赢对方。”保罗中士见波波夫又在炫耀他的完美肌肉,颇有些不以为然。作为一个机枪手,信赖机枪火力多于信赖身上的肌肉。在近身搏击方面,保罗中士并不是波波夫的对手,排里也只有排长契可夫上士能够同波波夫打上几个回合“这你就不懂了,有时候机器不一定靠得住,身体强壮就已经是一个强大的武器了。”以波波夫脑里的灵魂对这副躯体的掌控度来说,足够在这时同任何人白刃对战甚至徒手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