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咔嚓,砰!”好不容易等到目标露出身来,波波夫在首发命中后,接连拉枪轩击发,再拉枪轩再击发。虽然瞄准的精度没有刚才那么高,但后面那两发子弹也都打在了目标德军士官的身上,第二颗子弹打在了他的肩头,穿进了他的身体,第三颗子弹则打在了他的左脚大腿上,先后连中三弹,这个德军士官再也站不稳了,俯身跌在了地上,顺着山坡向下翻滚了两下,仰天躺在了尘土里。“尘归尘时土归土,既然你敢冲上来,就要有死在我枪下的觉悟!”冷眼望着倒在自己枪下的第三个亡魂,没有一丝怜悯之情,波波夫心里的杀戮之气这一刻被完全激活了。愿这一刻自己化身为死神,凛冽的萧杀自心底中流出,挡在自己枪口下的生灵都得死!枪杀了这个德军士官后,手上的步枪弹仓中的五发子弹全部打光,波波夫唯有再次蹲了下来。左手握着步枪枪身,右手猛烈向左上方拍击枪栓,往后拉动枪栓,退出最后一个冒烟的弹壳,再从绑在腰腹间的子弹袋里取出了一个已经装好子弹的桥夹,安装插入弹仓槽。将五颗子弹压入弹仓,听到“卡”一声轻响后,就固定好了。再把空桥夹放入到空出来的子弹袋上的的位置上后;迅速将枪栓前推子弹上膛闭锁完毕,波波夫再次站了起来。换子弹的步骤虽然锁碎,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士,锁碎之中就能看出真功夫,在战场上时间绝对就是生命,谁换弹换得快,分秒之中就决定谁能在残酷的对战中占据上风,谁就能活下来。当波波夫架好步枪,再次观察战场上的情况时,发现战场的态势已经发生了改变。德军凭着人数上的优势,拼着一些人员的伤亡,硬是冲过了一半的距离,现在两军之间相距不足100米了。“轰轰轰轰轰轰”又是连续几发德制50迫击炮弹打来,企图压制苏军战壕工事的强大火力。这次不用军官下令,苏联士兵就纷纷蹲下,躲在战壕里承受迫击炮弹的轰炸。不过在刚才一直没有开火的,由班长契可夫中士在战壕指挥所架设的捷格加廖夫DShK-38“德什卡”12.7mm重机枪,在这关键的时候又忽然猛烈地射击了起来。班长契可夫中士显然也是一个沉着战斗的好手,采用的是半途而击的手法。重机枪的威力虽然强大,但是它的命中率比较低,敌人距离太远就开火那只能是浪费子弹,而现在以少敌多的苏军自身的弹药数量并不充裕,必须尽量坚持久一些,等待连队的增援。距离一百米不到,重机枪的杀伤力被发挥到了最大,班长契可夫中士亲自射击,另一名士兵配合装弹,由左至右,又由右至左,重机枪“嘭嘭嘭嘭嘭”地向敌军冲锋上来的狭窄正面反复扫射,顿时把不顾一切地冲上来跑在最前面的德军士兵一一撩倒在地上。不用说,那叫一个爽啊。不过德军还是十分顽强,在军官的带领下,依然或匍匐爬行,或弯腰急速奔跑,一步一步地摸上山坡来。显然德军的指挥官,也看出了苏联这边的守军数量不足,欲一鼓作气,速战速决占领苏军这个山岗阵地,为后续攻占整个哨站取得稳固的立足点。。。。。。。。。。。。。。。。。。。。。。。。。。。。。。。。。。。。。。。。。。。。。。。。。。。。。。。。。。。。。。。。。。。。。。。。。。。。。。因《二战大兵》写作上的需要,将征集一些苏联人、德国人甚至波兰人及其它东欧人的名字,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下你们喜欢的英雄的名字,在书评区中的专题贴子里回复在本贴的后面。一但采纳将会安排在书中出现。请按(国籍姓名军衔兵种擅长武器性格)来写。举例:苏联波波夫列兵特战士全能热血苏联契可夫中士机枪兵12。7重机枪沉着德国希姆莱一级下士装甲兵虎王冲动德国肖因上士党卫队p40鲁莽先声明,不是每个采纳的名字,都会做英雄,有的或许只是小角色,其在书中的命运下场或许会如意,或许会不风光,会安故事发展的需要来写。
第九章 上刺刀
(下载小说到云 轩 阁 www。yxg。cc)
面对德军的步步进逼,据守在山岗战壕里的苏联士兵全力开火,一挺重机枪和两支轻机枪,构成了阵地防御的火力支点,其它的士兵也用步枪配合着射击。德军虽然占了人数上的优势,但是也不敢豁出去在三支机枪构成的火力网下强行冲锋。距离山岗越近,推进的速度也越满。到后来,进攻的德军干脆暂停了下来,趴在了山坡起伏的地形里,等待苏联的机枪子弹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继续冲锋。而这时德军提供火力支援的步兵迫击炮又开始密集地向苏联山岗上的战壕射来一发又一发的迫击炮弹。“妈的,到底有完没完。”波波夫在战壕中所在的位置,注定要承受比被的地方更多的迫击炮弹,因为他的左边是轻机枪,而右边是重机枪,德军的迫击炮弹当然是向这个方向猛砸过来。致使还想继续射击的波波夫,唯有卷缩在战壕里不敢抬头。“连队的增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啊。”虽然被敌人的迫击炮弹炸得抬不起头来,但不等于没有事情可做,波波夫趁着这个空档,把插在子弹袋中的三个手榴弹取了出来,逐个地检查了一下。看来德军是一定会冲上来的了,波波夫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大家不要歪想,波波夫并不是在为自己准备什么光荣弹。把手榴弹取出来是为了等会能更有效快捷的投手榴弹而已。自己手上的这三个手榴弹,从款式上来看,制造的工艺相对粗糙,不过木柄型的总比卵型的要好用一些。可以扔得远一点爆炸的威力也要强一点。波波夫估计着德军在打完这一轮迫击炮后,就会全力冲上来,直接杀上苏军山岗的战壕。近距离开枪又怎么及得上扔手榴弹来的痛快呢。“同志们,都注意了,上刺刀!”在战壕的指挥所的了望孔中,仔细察看的德军进攻的情况后,少尉排长一脸坚毅地向战壕里的苏联士兵,下达了上刺刀,准备肉饼的命令,“同志们,只要我们能顶住敌人的这次进攻,连队的增援部队就能及时赶到。同志们!人在阵地在!”“人在!阵地在!”听到少尉排长激昂的说话,波波夫也高喊着回应排长命令,拔出子弹袋里的制式刺刀,一手握着步枪的枪身,一手把长而尖的军用刺刀,插入到枪口下方的卡口中,把刺刀固定在步枪上。上了刺刀后的莫辛-纳甘M1891式步枪,竖立在地上足有大半个人高。上了刺刀后,枪支射击的准确度会有所下降,但有利于同敌人进行近距离的搏斗,是军人都会接受刺刀对战训练的。不过波波夫并没有太看重步枪的搏击用途,毕竟作为骑兵守备连的一员,他还有第二个选择,那就是一直背在身后的马刀。在那个时代,自己可是一名改造战士啊,是仅凭肉体力量,就能摧毁机械人的强大战士。虽然重生到了这个二战时代,换了一副躯体,单兵战斗力虽然大幅下降,但战斗的技巧并没有忘掉,更何况现在的这副躯体也算的上强壮。这一轮密集的迫击炮弹轰炸过后,德军果然立即就向苏联山岗上的战壕发起了最后的冲锋。这次两军之间相距不到五十米,苏联守军的机枪子弹又消耗得差不多了,防守的火力比刚才明显弱了很多。不得不称赞德军指挥官在冲锋时对时机的把握十分到位,将近一百个德军士兵,狂奔着向山岗上冲来,不再像刚才那样稳扎稳打的前进。五十米,如果换了是在平地,普通人再怎么慢10来秒也能跑完,就算是冲山坡,前后也就20来秒的时间。这时波波夫拿着步枪也不用怎瞄准了,凭着枪感,对着不顾一切冲上来的德军士兵就射击。为了方便连续击发手中的全手动步枪,波波夫采取了把枪托顶在左肩窝,左手扣扳机,右手拉枪栓的办法,不停地拉枪栓,不停地扣扳机。10多秒之内,就把枪上刚装上的新弹匣中的四发子弹射了出去,只留了一发,四发子弹分别打伤了两名向自己所在方向冲上来的德军士兵。这时冲锋在最前面的德军已经距离苏军的战壕20米左右,相当的近了。波波夫深吸了口起,拿起早就准备好,排放在战壕沙包旁的三颗手榴弹中的一颗,拉环点引信,抡臂膀,扭腰送胯,扔了出去。居高临下扔手榴弹,敌人距离又近,手榴弹一下字就飞过了冲在最前面的敌人头上,落在了敌人的人群中。“轰”地一声,虽然不算响亮,但手榴弹爆炸开开来,弹片还是炸伤了几名冲锋中的德军士兵,波波夫心中一喜,立即又拿起第二个手榴弹准备照样子再扔一次。不过波波夫奋起扔手榴弹的动作,也引来了冲上来的德军的注意,没等波波夫扔第二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