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宾呆在一起,其他队员还好,只是有几个在汽车撞击的一瞬间蹭破了头皮或膝盖。
接到就地阻击的命令后第一小队的队员们迅速从背包里掏出折叠工兵铲因地制宜开始挖掘散兵坑,构筑临时掩体;等彼得罗夫下车的时候,二、三两个小队的队员早已从车上翻滚下来、几个起落消失在视线的远方,整个过程队员们作风严谨,动作连贯,行动如风,毫不拖泥带水,看得彼得罗夫心里既震惊又高兴。
袭击者显然人数众多,这么一小会儿功夫,众人右手方的北坡上就涌出不下200人,服装五花八门,像是绺子,但全副日式装备,武器精良,他们和埋伏南坡上的射手一起正在向梁山他们车队的方向射击,打得汽车上碎玻璃四溅,其中有一小股敌人带着手榴弹更是跑步向刚才梁山他们存身的山壁头顶方向运动。
敌人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主力掩护,利用小股部队想在梁山他们头顶下一场炸弹雨,想必这场炸弹雨之后就该是大部队冲锋了。
在彼得罗夫他们看来,埋伏的敌人人数众多,居高临下,占有地利,还有轻机枪存在,而反观己方只有寥寥50来人,仓促遇敌,没有既设阵地,面对的又是两方夹击,形势很是不妙。好在队伍移动迅速,队员们已经边打边退快速簇拥着彼得罗夫等人远离了手榴弹爆炸区域。
但是,自始至终彼得罗夫都未从梁山脸上看到半点的紧张和慌乱,相反却有着一丝淡淡的不屑,没错,就是不屑。天哪,彼得罗夫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这简直就是撒旦的部队,五十人的小部队面对两百人的进攻竟然还从容不迫,面带不屑,这简直不可思议。
梁山当然不是傻大胆,他的不屑来源于对自己部队的自信。特战队是什么?按照团长的说法,那就是精锐中的精锐,那是黑夜中收割灵魂的使者,那是万马军中斩敌首的利刃。因此,在梁山的心中除了特战队外所有的部队都是杂鱼,都是欠收拾的杂鱼,200个杂鱼就想在太岁头上动土,这不是不自量力是什么?
很快,彼得罗夫和他的俄国同伴在几个特战队员的掩护下爬上了右侧一个小山包,山顶稍微靠下的背面早已被清理干净,成为了炮兵阵地,四门60MM迫击炮一字摆开,正在调试炮身和试射角度。而第三小队的队员们正在山包下方且战且退将绺子的主力吸引了过来。
上帝呀,彼得罗夫和他的两个俄国同伴以手掩面,不忍卒读,太残忍了,这简直是屠杀吗?
第五十六章 插曲(二)
更新时间2011…3…19 14:24:22 字数:3137
绺子的小分队终于带着手榴弹到达了几分钟前梁山他们栖身的山壁头顶,看到眼前空荡荡的地面和孤独的几辆卡车,一个绺子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想投掷手榴弹将军车炸毁,不料一旁早就瞄准了他的狙击手在他拉开引线刚要投掷的瞬间击中了他,弹片原地炸响一下子报销了四五个绺子,也就此拉开了这场大屠杀的序幕。
是的,是大屠杀,赤裸裸的屠杀。梁山先是以三个小队潜伏到位的狙击手对欲破坏军车的绺子进行远距离狙杀,接着又集中四个小队的迫击炮对准备发动冲锋的绺子主力进行远距离轰炸,并以轻机枪对进攻的绺子进行火力封锁,让大多数绺子并没有看到敌人便已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即便偶尔有漏网之鱼出现在阵地前,也被冲锋枪及时打成了筛子。
看到山包下面的绺子一片骚乱,梁山知道冲锋的时候到了,再不冲锋,这帮土匪勇气一泄就该溜了,他端起手中的冲锋枪对着身边的大队直属队和第三小队的队员吼道:“当初组建特战大队,一号长官对我说兵贵精而不在多,特战大队不需要孬兵,每一个兵都应该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兵。兄弟们,现在战斗需要我们,你们说,怎么办?”
“战斗!”
“战斗!”队员们热血沸腾的吼道。
“好,这才是我特战大队的兵。我们出来前,一号长官说给我们大队一个鹰隼大队的称号,我说不需要。大队目前还没有经历过血战,还不配鹰隼这个光荣而又骄傲的名称,但是现在不同了,弟兄们,我们刚刚有过阵前斩首的经历,如果今天我们再能以一个加强中队的兵力全歼我们面前的敌人,那么,回到基地,我将有理由向长官请示,让鹰隼大队的战旗高高飘扬在我们特战山谷。弟兄们,有没有信心?”
“有!”
“好,全体都有,检查装备,以小组为单位,出击!”
看着面前那一个个摩拳擦掌,表情激动仿佛像是要去赴一场盛宴的特战队员,彼得罗夫突然有些了解梁山的心境了,有这样强悍无畏的战士,还有什么仗不可以打呢?
绺子崩溃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区区五十来人里面竟然隐藏了4门迫击炮、3挺轻机枪(其实是4挺,公路对面的二小队那儿还有一挺),还有那根本不朝面的冷枪手,让你根本有力无处使,不管跑向哪个方向,都难逃子弹的侵袭。
“我们投降,我们投降!”看到身边的弟兄一个一个的倒下,为首的绺子吓破了胆,声嘶力竭的喊到。梁山轻蔑的瞅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心说要不是想要捉活的,你以为你还能活到现在?
其实,仗打到这儿,梁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绺子只剩下了十来个俘虏,全都是大小头目,其余的已经让特战队给杀的差不多了。在第17团时,杜长白话里话外就特痛恨汉奸和叛徒,梁山自然有样学样,他根本就不想收留俘虏,留下这十来个绺子只不过是为了印证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总不能打了半天不知道为啥吧?
看着特战队的队员们一部分在高处警戒捎带着和刚刚从南边胜利归来的二小队嬉笑打骂,一部分在战场悠闲的收集战利品,还有一部分在骂骂咧咧的驱使十几个俘虏挖坑埋人,平静的没有一丝的不适和战场后遗症,彼得罗夫突然有一种感觉,特战大队的这一仗,就好像他们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更准确点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插曲。
一场遭遇战,死伤过百,却不过是一个插曲,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是,彼得罗夫亲身经历了。他暗自庆幸,庆幸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将黄金交给了杜长白。如果这会儿黄金还在自己手上,却被眼前这群魔鬼时刻惦记着,那会是一个什么场景呢?想到这里,彼得罗夫激灵灵打了个寒战。
后面的路一直比较安静,再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梁山他们一路长驱直入进了沈阳东大营教导团驻地。后来,彼得罗夫了解到这场在梁山他们看来不过是路上的一个小插曲的战斗其实是冲着他来的,大致跟苏联人的契卡组织有关。
不过,彼得罗夫没有一句抗议的言论发表,因为经历了这个插曲之后,他已经坚定的决定将白俄人最后的力量都聚集到杜长白的麾下,他深信杜长白会给他一个交代的。后来,杜长白果然成了反苏的主力军,并利用他的小部队给契卡在远东组织以沉重的打击,当然这是后话。
杜长白眼下确实顾不上这场其实占了便宜的小插曲般的战斗,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战争法则的一个极其寻常的表现之一。既然中苏双方的长官一个年少气盛,踌躇满志,一个针锋相对,毫不退让,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战争有战争铁的法则,为了获胜,双方的手段都会无所不用其极,苏方出动契卡组织,妄图将中俄合作扼杀于萌芽之中,并嫁祸给日本人这也在意料之中。不过,杜长白也从此对苏联无孔不入的契卡组织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特务组织克格勃上了心。
杜长白目前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修理刺头兵呢!上次长白山投诚的2000名绺子送来教导团之后,书生气颇重的王以哲感觉这个团里绺子兵太多,江湖习气太重,即使士官军官多由老一旅的官兵担任也不利于管理,就让杜长白到沈阳城里的各大中院校以及高级中学招了一次学生兵。
后世干办公室管理的杜长白这次专业比较对口,他利用后世各大企业举办校园招聘会的模式在沈阳周边各大中院校、高级中学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国防招兵讲演,连蒙带骗招来了500名热血沸腾的超级小白,并由此激发了王以哲培养学生兵的兴趣。
王以哲向张学良将军建议成立东北学生队,并很快得到了批准,队址正好利用讲武堂迁到东大营之后的旧址。王以哲派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汲绍刚为上校队长,招考年满16岁高小毕业的学生500人入队受训。教育内容以普通科学和军事学并举,三年毕业,毕业后再入讲武堂深造。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