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进自以为此计大妙,便暗地里派人星夜到各地去传诏,让他们前往洛阳一同诛杀宦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回预告:
“打败董卓又怎么样?”
“执掌朝政啊!”
“然后呢?”
刘备接到使者来信时看都来不及看便放在了一边,等后来战事完毕,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找到书信打开来看时,黄花菜都凉了。
—————————————————————————第三十一回 《洛阳风云》
第十二 董卓进京
何进的诏书传到牧马城,已经是十一月份了。
接过何进的诏书和驻洛阳大使华歆的详细报告,方璇立即前去和宋仪商议。
历史上有没有这回事?方璇问道。
有吧……宋仪想了想,董卓好象就是这个时候进京的。
那我们要不要也进京和董卓斗一下?方璇心痒了。
宋仪想了想,说,也许打得过……不过,打赢了太守大人准备怎么办?
夺权啊。方璇理所当然地道。
然后呢?
方璇怔住了,他还真没想那么深。
说白了抢到了位子也没用。宋仪下结论道,我们是来改造世界的,不是来抢皇帝来当的。就算当了皇帝也不能令行于下,有啥用?
方璇心有所悟,修书给华歆道:牧马城不准备派兵了,洛阳那边由你全权代言。不管谁当政,一律说恭喜,不管当权者要干什么,一律说支持。必要的时候该贿赂就贿赂,该送礼就送礼,牧马城在洛阳一切资金由华歆统一支配。
宋仪与方璇相视一笑,宋仪表扬说方太守的太极劲越练越厉害了。
最倒霉的还是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花了半天心血策划去洛阳勤王一事,结果方案还没拿出来便给宋仪枪毙了,郁闷的来。
此时远在辽东的公孙瓒和刘备正忙得焦头烂额。原来一个叫张纯的地痞自愿当汗奸为鲜卑人引路与汉人开战。公孙瓒主战,他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却主和。公孙瓒不理刘虞亲自带他得意的白马义从出击,刘虞却一面向鲜卑人谈判求和,一面千方百计拉公孙瓒的后腿。结果公孙瓒这一仗打得贼郁闷。
刘备有心救援公孙瓒,却又被辽东太守公孙度拖住。公孙度乃凶狠残暴之人,周边少数民族人倒也甚是服他(这就叫“恶狗怕粗蛮”啊),公孙度引鲜卑族人从昌黎方向进攻公孙瓒,与刘备的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来回打拉锯战,苦不堪言。刘备接到使者的书信看都没时间看便丢在了一边。等刘备大破辽东各民族联军,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找到书信看时,黄花菜都凉了。
就这样,董卓三个最厉害的对手:方璇坐壁上观;公孙瓒自顾不暇;孙坚又正好得病没来,于是董卓大军一下子成为洛阳地区的绝对优势力量。董卓座下第一谋士兼女婿李儒(我查过《三国志》,似乎历史上并无李儒其人,乃罗贯中大大虚构。但为了剧情需要,我也照《三国演义》中所述,添加了李儒这个人。)劝董卓先不要进京,以观其变。董卓然之。
果然不久,十常侍不甘坐以待毙,发起动乱,杀了大将军何进。何进部将愤怒地冲进宫庭,大肆诛杀太监,洛阳城里一片混乱。
董卓见时机已到,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城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洛阳城所有关键部位,包括城门、关卡、军营及各处宫门,镇压叛乱。
何进旧部被一下子打懵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等他们缓过劲来,董卓老早就大事已定了。董卓乘机招诱何进的旧部,众将领见大势已归,董卓又军力强大,只得老老实实归顺,至此,洛阳动乱平息。
几日后,在李儒巧妙地策反计下,执金吾丁原手下大将吕布也投靠了董卓,当时硕果仅存的洛阳地方实力派丁原,居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吕布杀了。董卓在改编完丁原的部队后,在洛阳地区的实力从此无人可及。
华歆上表,高度评价董卓在这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极力支持董卓留在朝中辅佐少帝。
哪知华歆这边上书用的毛笔上墨迹还没干呢,董卓便又开始鼓捣起别的玩意儿了。董卓早在当日救驾的时候就起了废立之心,如今大权在握,便公然行起了废立之事。此时洛阳城内已经没有可以和董卓对抗的势力了,在杀掉几个老顽固后,大事便就这样定了下来。何太后、少帝和唐妃被凄凄惨惨地赶出了宫庭,不久后便被李儒给逼死了。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辩被扶上了龙椅,是为献帝。
华歆可真为难了。这拥护大将军诛杀十常侍的表刚刚呈上去,何进便被十常侍给杀了;恭喜十常侍洗刷污名的表还没构思好呢,十常侍又完蛋了;董卓进京,风云一变再变,华歆写的三份分别拥护卢植、丁原和董卓的表,卢植那封刚送出去,卢植便被董卓罢了;丁原那份还在写,丁原死了;支持董卓留京辅佐少帝的书还没送出去两天,居然少帝被废了!唉呀,这份差事还真不好做啊!
华歆的,支持少帝下台,新皇继位的表呈到董卓那里,把董卓都给逗乐了。他拿着那份表对李儒笑着说,这华歆还真有趣,我想赏他。
李儒皱着眉头说,华歆怎么想倒是无所谓,关键是华歆背后的镇北将军、关外侯方璇的想法才是重要的。京都眼下风云莫测,方璇不可能能随时得到最新的情报以指示华歆写什么样的表,想必是早给予了华歆某方面的自主权,让他见机行事。照目前华歆前后的四道折子来看,方璇似乎并没有染指洛阳的意思。
董卓笑了:方璇这人很识时务嘛,我喜欢。
李儒眼皮子一跳,说,丞相或许太低估方璇这个人了。方璇与我们作了这么多年的邻居,他有多大野心,想必丞相心里也有个数。今日一事,要么说明方璇心无大志,只想割据一方,要么,则说明他另有后招。李儒不无担心的道,牧马国国富民强,更兼深重附近匈奴部落的支持,而丞相又在洛阳,万一此时开战,只怕是并州难保啊!
董卓吸了口凉气,问李儒说该怎么办?
李儒胸有成竹地说,目前最要紧的是先稳住方璇,有一个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是谁?董卓问道。
“华歆。”李儒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一夜,华歆府上来了位尊贵的客人,那就是相国董卓的心腹,官至尚书的李儒。
华歆认出是李儒,顿时大吃一惊,忙道稀客稀客,请进请进。
李儒也不客气,进客厅与华歆两人分宾主坐了。喝退下人后,李儒从容地问华歆道,君可识天下大势否?
华歆不知其意,拱手道还请尚书赐教。
李儒昂然道,天下之尊莫过天子,天下之贵莫过朝堂。今相国大人受天子之托打点天下之事,凡事无不以天子之名而行,天下生杀予夺大权尽握于相国一人之手。且相国大人海内人望,文有蔡伯喈,武有吕奉先,皆天下之俊才,更兼西凉,雍并一带莫不以相国马首是瞻。放眼天下,复有何人可与之抗衡?
华歆心中暗自琢磨,口中只是不住敷衍。
李儒道子鱼(华歆表字)天下奇才,岂不知良禽择木而栖之理?牧马国地处蛮荒,国小民弱,更非正统汉族文化,种种不足,又岂能与相国大人相比?董相国赏识子鱼大才久矣,若能诚心归顺,则前途不可限量,又岂是屈身蛮夷之国做一个小小言官可比的?
华歆心中微微一动。说实话,牧马城种种做法华歆并不能一一接受,新政对传统文化的摒弃也让华歆非常不舒服,然每次与宋仪辩论,却从没能辩得过他。此次方、宋下令他必要时行贿高官,这一点也让华歆十分反感。在他感觉中,新朝庭就应该有新气象,怎么可以首长带头做这么无耻之事(他可不知道,牧马城平平安平地混今天这样的成绩,全是靠方璇、宋仪上下打点朝庭命官所至)?可是……
华歆想了又想,还是推辞道:歆本驽才,不期受董相国如此厚爱,实在愧不敢当。歆受关外侯大恩,弃之不忍也。
李儒哼道,当年子鱼赶走邴原时可曾想过关外侯的大恩?
华歆大吃一惊,不知道李儒从何而知。
原来邴原当日宣布与华歆断交,使华歆颜面尽丧,却暗自不悦。时华歆升职为文化部部长,经常要与邴原在职务上打交道,邴原屡次恶言相向,华歆忍无可忍,便暗地里以职权压制邴原。邴原耿直之人,哪里受得了华歆的气?便主动提出辞去牧马城教育司司长之职,只在国立大学堂任教授,每日只负责教书育人,不再理政事。
华歆却恼他下了野之后依旧口无遮拦到处说他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