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物!”雨卿轻轻骂了一句。继续问道:“我给你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报告!您给的任务我已经顺利完成了!”张汛的胸脯挺了一挺。
雨卿大为惊讶:“里面的人……全清除干净了?”
“是!上下三百六十二口人,全部杀死。”张汛道。
雨卿皱了皱眉,虽然她是个杀人不怎么眨眼的人,但也不喜欢直接听见“杀”这个字。
“那……吕布就这样放过你了?”雨卿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温侯大人好象在找一个什么人,不过似乎没有找到的样子。”张汛一见没办法再瞒,只得硬着头皮道:“报告夫人,在我带兵包围郿坞之前,似乎已经有人逃出去了。”
“铃儿?”雨卿眉头一皱。
“……好象是的……”张汛低着头道。
“吕布知道吗?”雨卿道。
“温侯……他问过府上的老仆,好象已经知道了。”张汛小心翼翼地道。
“行了,下去吧。”雨卿不耐烦地挥挥手,干这么一件简单的差使还干成这样,逃了人也不向自己报告,看来张辽的哥哥真不是个什么可用之材。
那个什么铃儿居然在事发之前就已经发觉危险早走了吗?很厉害的一个人嘛……她走前甚至连吕布都没告诉,那她……究竟是图个什么……?雨卿一个人在床上辗转反侧,百思不得其解。
夜色笼罩大地,在离长安不远的雩阝县,一骑白马,从地平面上缓缓出现。马儿停在一个小山头上,只见马上那人一个斗笠,一袭黑衣,看不清容貌。
那人发出一声幽幽的轻叹,展开双臂,尽情地迎着迎面而来的凛冽的山风。斗笠上的黑纱与黑衣在山风中随风飞舞,裂裂作响;她的脸,在翻飞的黑纱中若隐若现——那是怎样的一副完美容貌啊!只怕任何人看见她,都忍不住要为之心神荡漾,甘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就是宋歌。
宋歌轻闭双眼,一丝晶莹的泪光,从她的眼角涌出,随风飞散在空中。
董卓完了。剩下的李儒,也应该会在不久之后完蛋吧。景玉,我替你报仇了,你看见了吗?我为你做的一切,你都在天上看着吗?
我不会再回到那个令我伤心的牧马城去,但我答应过你要好好活着,所以从此以后,我都会开开心心地活下去。我将像从前一样去天下各处游览,帮你游遍天下所有美景,你也会一直跟在我身边的,是吗?
那么,我们出发吧。
挥挥手,从此以后,告别江湖。
陈宫列传
这一卷讲的是虚拟世家、列传,与历史无关,朋友们心里有数就行。
==================================================================================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性格刚直烈壮,少时曾与许多海内知名之士相识。十七岁时拜当时知名天下的侍御使王允为师。
中平元年,黄巾乱起。王允奉天子命为豫州刺史,前去讨伐黄巾。王允特辟荀爽、孔融、陈宫等为从事,王允与当时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隽等联手大破黄巾别帅李迪,受降数十万之多,其中陈宫参赞之功殊不可没。陈宫于黄巾降兵口中得知当时“十常侍”之一的张让与黄巾交往密切,于是参了张让一本。由于灵帝的昏溃,张让得以免除责罚。张让心中仇恨,下计将陈宫打入大牢,后王允回朝,力举陈宫。陈宫出狱后被贬为并州雁门郡代县作县令。
陈宫上任不久,朝庭为了嘉奖牧马城大守方璇,特封方璇为关外侯,牧马国国主(等于是明文承认牧马国作为一个属国存在),命牧马城军师宋仪为雁门郡郡守,从此成为宋仪的属下。初时,对于宋仪异想天开的政策法令大为反对,后来逐渐了解宋仪的大志后,便死心塌地地全力支持宋仪的改革,反而成为宋仪最为得力的属下。'一'
注'一'《汉末英雄记》中记载:陈宫字公台,东郡人。初在王允手中当从事,后因事被贬至并州为县令。当时的雁门郡守宋仪下令全郡改革,全郡反对,其中尤以陈宫反对最为强烈。陈宫说:“天下百姓适应原来制度已久,改之不但成效不大,而且劳民伤财,容易造成民怨。重农乃天下之根本,治世之法则,只闻重农而出盛世,从未闻重商可以国富民强。岂可因眼前小利而颠倒根本?郡守大人请三思。”宋仪不语,不久将其调到牧马城实习三个月,三个月后,陈宫回任,言谈举止都大有改变。
当时雁门郡人口虽然稀少,但由于牧马城的存在杜绝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所以在靠近南部的地区如雁门、原平等城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口。城市人口一多,当地豪强势力也大。因为宋仪的法令与当地豪强的根本利益相违背,所以那边的反应也特别强烈,改革困难重重,宋仪也为此头痛不已。
后来宋仪奇怪地发现,在陈宫管辖的代县内,改革进程作得比其他地方好很多。宋仪当即调陈宫当他的幕僚,并请他主管推行新法。陈宫欣然领命,三个月后,雁门郡全郡改选完毕,效率高得令宋仪刮目相看。'二'
注'二'《牧马春秋》中记载道:宋仪见陈宫推行新法效率很高,便他进府询问是如何办到的。陈宫胸有成竹地道:“郡守不必操心,请郡守将这件事交给我,不出半年,我一定将雁门郡的改革全部进行完毕。”宋仪当即点头,说:“行。我命你为幕僚,你就放手干吧。我只看结果,至于你在操作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我一概不予过问。”陈宫大喜,点头领命。果然,三个月后,雁门郡全郡改革顺利完毕,效率高得令宋仪咋舌,好奇地问陈宫是如何办到的,陈宫只是笑着摇头。
不久朝庭一纸文书传至雁门郡,说雁门郡幕僚陈宫欺凌百姓,鱼肉乡民,境内凡是稍有家产者无不被其借故抄家短短三个月内,使得成百上千户人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三'
注'三'《牧马国绝密档案》中捉拿陈宫的圣旨原文为:“……陈宫之恶,罄竹难书!陈宫之毒,骇人听闻!……特旨着雁门郡守宋仪压幕僚陈宫至京城问罪。”
原来陈宫每到一处,必将当地大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若奔雷霆万钧……《武林外传》语)之势全部铲除,所有人收押入监,所有财产全部充公。大户一除,自然再无人反对新法,故新法才能顺利实施。'四'
注'四'《宋仪回忆录之纪念陈宫》中记载道:……圣旨一下,我当时便吓了一跳,忙命人传陈宫。陈宫看完圣旨后只是笑了笑,说:“郡守锁我进京吧。反正我的使命已经完成,陈宫已经再无遗憾。”
原来他每到一处,便将当地大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部铲除,所有人收押入监,所有财产全部充公。大户一除,自然再无人反对新法,故新法才能顺利实施。听他这么一说,我吃惊得半天合不拢嘴,半晌才苦笑着说:“难道公台不能采取柔和一点的措施吗?比如政府给钱补助之类的……”
“绝对不行。”陈宫断然否定。他说,新法葬送的是门阀大户的根本利益,这些人是不可能会同意改革的。只有破后而立才不会有任何麻烦。陈宫走后,也还请关外侯和郡守大人谨记此点,否则,势必会被大户豪强们所渗透,最终使改革变性,失败。
陈宫为确使新法顺利推广不惜背负万年骂名。宋仪闻之肃然起敬。后宋仪通过贿赂十常侍使陈宫得免,之后,陈宫便一直在宋仪属下担任主席军师之职。为牧马国最初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五'
注'五':《韦氏典略》中记载道:当时雁门郡大户遗族进京告的不单单有陈宫,还有宋仪与方璇之名。因为方璇、宋仪二人与十常侍关系非常因此得免。宋仪亲自修书与当时的张让(一说是蹇硕),使其从中为陈宫斡旋。于是张让上奏灵帝说查无此事,灵帝龙颜大怒,将上告之人统统抓起,传说第二日上告之人全部“畏罪自杀”,不知属实否。
中平三年,宋仪欲前往洛阳,着陈宫在其不在之时代为其理政,陈宫力谏,但宋仪其意已决,势不能止。陈宫接过大印后,当即下令雁门郡全郡封关,严密盘查各路关口,所有人许进不许出,一面急电向牧马城报告此事。国君方璇命天师统领大将彭宫带五百黑色枪骑兵星夜前往洛阳接应宋仪。'六'
注'六':《汉未英雄记》记载:宋仪出走那日,陈宫向牧马城发过三十多封电报。但那天正好是方璇之子张飞的20岁生日,张飞邀汲羽、赵云、司马凉等一干好友在天堂酒店中庆祝生日。当天轮到汲羽在军情处当职,汲羽虽不敢饮酒,但因为不好推辞张飞,只得被逼着喝了几杯。汲羽酒量小,到军情处时已经醉倒在地人事不知,故陈宫的电报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