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纲突然毫无征状地从马上倒了下去!几乎与此同时,曹安民仿佛听到了来自山上的一声轻响。
“邓将军!”曹安民忙下马查看。只见邓纲眼睛圆睁,神色可怕,头上右侧出现一个巨大的血洞。鲜血正汩汩地从血洞中淌下来,流得邓纲满脸都是。这个景象,即便是出现在大白天,也诡异得令人毛骨悚然。
“什么东西可以造成这样的伤口?!”曹安民惊骇欲绝。从邓纲头上的伤口来看,打死邓纲的那个“怪物”,应该在玉见山上才对!
曹安民猛地把头转向郁郁葱葱的玉见山。
一道轻烟。曹安平看见一道轻烟从玉见山山顶上袅袅升起。
接着,他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多久,曹军内部开始乱起来。正当各自疑虑不定的时候,杜忠、李白大军从前方树林和村庄中缓缓向曹军逼近,龙景带军从后方包围,曹军大乱。
“缴枪(当然这里指的是红缨枪了~)不杀!”三军齐齐向被困的曹军喊道,声音大得连玉见山的地面都微微直颤。
杜忠把捆得严严实实的韩浩丢出来:“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把对面的军队都劝降过来。”
韩浩此时已经知道曹安平和邓纲的死了,哪里还敢逞强?连忙点头说我愿意。
杜忠命手下给韩浩松绑,备马。韩浩向杜忠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接过马和大刀,向对面军队驰去。
韩浩一到,原来犹豫不决的曹军立即三三两两到后来整队整队地放下武器走到冀州军那边。曹军小将李剑锋等坚决不降,被韩浩立马斩之,尽收其部。整个战役一共进行了三个时辰,倒有两个时辰在清点战俘。这场戏剧一般的战役以曹军死三百四十三人(包括曹安民和邓纲),降九千六百余人,冀州军毫发无伤圆满结束。
其日,在韩浩的劝降下,黎阳太守投降。
大军尽聚黎阳,举行盛大的庆功仪式。
典礼上,没参与战斗的逢纪、许攸等纷纷好奇地问参加过战斗的杜忠、李白、龙景等人这场战争的经过。杜忠等均笑而不答,实在逼不过,只说他们也不知道,一切听军师吩咐而已。
良子虽然隐隐地猜到了宋仪的作战方法,但她却有一点一直想不明白:冀州军中,有谁的铳法可以高明到从山顶上直接射杀对方军中的主帅?要知道,就算是她下铳法最高的白钿实隆,也绝没有这份实力——和眼力。
在宋仪的临时书房里,田丰、沮授、李白、彭宫、明玉等围着宋仪问个不休,田丰和沮授是对宋仪天才般的“斩首”设想惊叹不已,而彭宫、明玉却对宋仪出神入化的铳法叹为观止,纷纷向宋仪请教。
宋仪微微一笑,“斩首”这个观点并非他的原创。现代战争中的“斩首行动”(Decapitation Strike),最早是由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提出攻击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的“瘫痪攻击”,亦称“斩首攻击”。所谓“斩首”,就是打击“敌方的头部,而不是他的躯体”。这一原则要求:战争要首先攻击敌国家指挥当局、联合参谋部、战区总部及各级部队司令部;破坏敌方所有信息传媒——电话、无线电频谱、电缆和其他传输手段;制止敌方使用第三方的通信系统,包括通信卫星。美国的信息战专家认为,信息作战时,尤其是美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信息作战,应遵循“斩首”原则——事实上在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最先实施了“斩首行动”——企图用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消灭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及其他要员,而这一行动的实施为美国在极短时间内奠定对伊的胜局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启发了宋仪。
宋仪这两天一直在秘密练习枪法,留在他脑子里的射击运动员和狙击手的记忆使他对长铳的熟练度突飞猛进——仅用了一百五十多发子弹,加上他用从牧马国走私商人那里购买的迷你型军用望远镜改装后的“狙击步枪”,现在的他便能精确地打击一公里以内的任何目标——这使他即便在这种冷兵器作战时代,也具备了“斩首”的能力。
宋仪对彭宫、田丰等一笑:“这还得感谢十勇士啊!能造出这么专业的长铳,那人肯定从前在军队里待过:这么科学的构造、这么精确的准星……若没有专业知识,没一百两年的科研是不可能发明得出来的。”
田丰等一愣。宋仪转移话题道:“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减少伤亡。不过,”宋仪轻轻叹道:“……亲手杀人的感觉真不舒服啊!”宋仪想起从瞄准镜中看到的镜头,不由得一阵恶心。
田丰、沮授、李白等均点头表示理解。“杀多了就没事了。”彭宫却不以为然地道。
明玉向彭宫撇撇嘴:“我们是人,你这种魔王哪里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明玉!”宋仪和杜忠同时轻声提醒道。
“真是对不起。”杜忠向彭宫赔礼道歉。
宋仪没说话,只是有些心情复杂地看着杜忠。
彭宫一笑:“没事。又不是没被她说过。”
“谈正事吧。”宋仪叹了口气,道。
魏郡沦陷的第二天,陈留的张邈终于现出了他的真面目。借口抽军支援魏郡,张邈一举夺过了大半个兖州的兵权,在陈留开始了反叛。许汜、王楷、张邈之弟张超、刘翊、氾嶷、靳允等尽叛。幸得程昱为督粮一事留在沛国,与豫州刺史郭贡、东阿令枣祗死守鄄城,直至曹操回军㈠。
曹操一面命夏侯惇、于禁东面挡住刘备,一面全军反攻兖州。张邈属下文官居多,根本挡不住曹操的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宋仪在这个时候恰到时候地进军东平,守将李典猝不及防被宋仪大败。宋仪由北呼啸而下,先后破东平、任城数处。曹操三面受敌,东面的夏侯惇又被张郃所破,加上豫州灾荒严重,军粮短缺,无奈只得接受了荀彧、程昱等人的提议,弃了兖州。
张邈服于宋仪的文治武功,表示愿迎宋仪共治兖州。宋仪好生安抚张邈,屯军泰山。泰山守将田豫不敢作主,派人问刘备如何处置。刘备亦不欲得罪宋仪,于是命陈登为使前往泰山与宋仪谈判,愿以泰山、鲁国二郡换渤海、河间之地。宋仪自作主张地答应了。
程奂见宋仪在兖州根深蒂固,知其必反,便邀许攸、良子一起偷偷回冀州给韩馥报信。许攸寻思再三,决定弃韩馥投宋仪,于是乘夜前往宋仪帐中表明心迹。宋仪本没打算把许攸拉过来,见他这么自觉倒是出乎意料,反正在韩馥的最终决裂前多一个帮手总不是坏事,于是好言宽慰许攸,让其放心在他手上办事。许攸感激涕零,磕头而去。
㈠许汜、王楷、张超、刘翊、氾嶷、靳允、郭贡、枣祗都是当时兖州的历史人物。
第十一章 玉殒香消
    一直安坐在冀州的韩馥总算有了一丝危机感。接到程奂的秘报后,韩馥接连命关纯、耿武、李历等人带兵将兖州通往冀州的路口尽数堵死,不准宋仪一兵一卒进入冀州。
韩馥临时作出的这个愚蠢决定显然正中宋仪和谋士田丰、沮授的下怀。宋仪命杜忠、辛评、张邈等留守兖州,自己则自命“讨逆大臣”,打着“平定内乱”的旗号,带李白、彭宫等战将向冀州进军。
关纯、耿武、李历等人都是文官,几乎没有带兵的经验,与久经沙场的宋仪军团比起来自然是不堪一击。宋仪大军到处,三日内连破关纯、耿武、李历等上万军马,破平原,踏清河,直指安平。
韩馥吓得一面急命各地官兵火速来援,一面将四周兵力全部龟缩在冀州城内以图严防死守到援军到来。韩馥没料到的是,冀州上下在韩馥的统治下其实早已离心,这会儿眼见韩馥势孤,对手又是有“冀州军神”之称的吴名,其部田丰、沮授、辛评又都是才冠一时的冀州名士,哪里还会巴巴赶来为韩馥尽忠?韩馥把四周正规军前脚跟刚抽走,后脚各地方官员就纷纷向吴名示忠。连中山、常山等郡也相继派使者来,表示愿意在冀州换一位州牧。
韩馥追悔莫及,只得派使者去宋仪大营,表示愿意“请吴先生共领冀州”。结果派出的使者还没到宋仪军营,冀州城内便发生了叛乱。良子和许攸乘着黑夜联手杀了扬武将军程奂,并了他的部属,然后一把火把韩馥从被窝里赶了出来。良子把韩馥丢进冀州大牢让他尝尝被囚的滋味,一面令部将把城门打开迎接宋仪。
宋仪感韩馥当年不杀之恩,亲自进大牢把韩馥放出来。韩馥死里逃生,对宋仪不禁又恨又谢,向宋仪磕了几个头,第二日便带着幸存的家眷离开了冀州,向南投奔孙坚去了。
接下来十多天里,宋仪命逢纪、许攸、杜忠、李白、龙景等将领稳定州境,共破了起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