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一:白银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此几天了?”

“没来几天。看看,真还灵验,老夫人已经好多了。”

“杜牧她们呢,就没有一人跟来伺候?”

“她们跟来不吉。这里有人伺候老夫人的。”

“这是什么地界?”

“老夫人无须多问,能化凶为吉就好。”

杜筠青再问什么,老亭也是拿这句话挡着。她虽有些疑惑害怕,也无力追问了。原来是叫她来此避凶。可富贵有命,生死在天,凭此道术便能挡住天意?其实她是愿意死的。

不过,她倒真是一天一天复原了,不久已能下地走动。

能出来走动后,终于看清了,她住的这地界像独户小村,就一个院落,几处农舍。一问,才知道住户是康家的佃农。这一带的地亩,离凤山已经很近,属于康家较为远僻的沟坡地。这几处农舍,本是为佃户盖的地庄子,也即供佃户农忙时就近食宿的工房。后来,有佃户就常

年在此安家了。

此地有何吉利呢?老亭不让多问,好像是天机不可泄露似的。老亭依然是那种面无表情的老样子,也令杜筠青不愿多问。

好在春光正美,虽然天旱,沟坡间还是散满了新绿。这里那里,零落点缀其间的桃杏,更长满了一树新绿。若早春时来,望见的该是一树繁花吧。凤山不远,山脉草木都清晰可见,反观太谷城池,倒落在一片迷茫中了。

在这世外小村,也许比死后的阴间好些?

三月初七天未亮,杜筠青就被叫起来。老亭说:“今日早起,是要伺候老夫人往寺庙敬香还愿。老夫人已近大愈,得及早向神佛谢恩。”

杜筠青就问:“往何处进香还愿?”

老亭又以无须多问挡过。

登车以后,天色依然未露曙亮。路不好走,上下起伏,颠簸得很厉害。走到天亮时候,车停了下来。老亭过来说:

“一路颠簸,老夫人受累了。前面庄子有熟人,我们进去稍作歇息?”

杜筠青说:“由你安排吧。”车马没走多远,果然停下来了。杜筠青被农妇搀扶着,走进一处还算排场的院落,让进上房,却没见着任何人。老亭说:“叫主家回避了。”

坐下歇息喝茶时,老亭将跟着伺候的农妇支了出去,然后说:

“老夫人,不久有出殡的从门外经过,我们避过再走吧。”

杜筠青就随便问了一句:“是大户出殡,还是一般人家?”

老亭平淡地说:“是大户。”

杜筠青还是随便问道:“谁家?”

老亭依然很平淡地说:“就是我们康家。”

“康家?”杜筠青不由惊叫了一声。“谁没了?”老亭还是面无表情地说:“谁也没过世,只是为老夫人出殡。”

“为谁出殡?”

“为老夫人你。”

“为我?”

杜筠青觉得整个身心都发木了:为她出殡?她无论如何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她已经死了吗?她与康家已经是阴阳两界了吗?

老亭依旧平静地说:“老夫人不必惊慌,这都是为救老夫人性命。眼看老夫人大愈了,老太

爷就想接你回去。为保万全,又将那位道行精深的老道请去,要他选一个吉日。哪想到,老道一见老太爷,就是一脸惊愕!他说:万不可迎老夫人回府。五月,老夫人还将有大危厄,远避尚且不及,岂可近就?别人还没听明白老道说的意思,老太爷已经老泪纵横了,直说:我死,也不能叫她死,我也活够了,还留着这妨人的命做甚!别人劝也劝不住,老太爷只是问:我死了,就能保住她的命吧?老道默念片刻,才说:有一法可救老夫人性命。老太爷急忙问是什么法术。老道命众人退下,才对老太爷说出了此法:为老夫人办了丧事,即可逃过厄运。”

杜筠青听得愈加发木了,只说:“我不怕死,我愿意死。”

老亭说:“可老太爷哪能忍心?老夫人真有不测,老太爷怕也真不想活了。他已经克死四个女人,说起来总觉自家有罪。”

杜筠青木木的,只会说:“我愿意死。”

说话间,已有鼓乐隐隐传来。

老亭说:“出殡大队就要过来了。老夫人,请去观赏一下吧。浩荡的场面,全是老太爷的深情厚意。”

杜筠青仿佛什么都不会想了,顺从地按老亭的指引,登上了屋顶的一间眺楼。眺楼,是富户人家为护院守夜所建的小阁楼,居高临下,俯视全院。而这处眺楼正临街,大道两头尽收眼底。

一上眺楼,杜筠青已经望见了树林般一片白色旌幡纸扎,鼓乐声也听得更分明。这时候,老亭又在说什么,但杜筠青似乎已听不见了,她一味盯着殡葬大队,什么都不回想了。

大队已经走过来。最前头是高高的引魂幡,跟着是两个撒纸钱的。纸钱很大,像在撒花。

接着就是二十来人的仪仗,前头有扛“肃静”“回避”大牌的,后有举旗、锣、伞、扇和鞭、板、锁、棍的。仪仗所执,虽都是纸糊的仿制物,却精致如真。仪仗之后,是两具更为精巧的绢制童男童女。

紧随童男童女之后,就是四人抬的影亭:影亭里悬挂着的正是杜筠青那幅西式画像。杜筠青见到了自己的画像,不由一惊,似乎要想起什么,但又没有抓住。她只好继续木木地盯住下面:影亭前,拥挤了太多争看的乡人。

其后是鼓乐班。

再后是手执法器、口中念经念咒的和尚、道士。

接着是一片来送葬的亲友宾客,多为商界及本家族有头脸、有身份的男宾,个个略戴轻孝,手执祭香。

跟着是一片纸扎,都是供老夫人升天后所用的各样物品,一件件也甚逼真。

后面就该是孝子了。

谁是披麻戴孝、扛哭丧棒的打头孝子?杜筠青忽然又一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她没有生养,谁会给她当孝子?

看见孝子了,还不少呢,有二三十人吧,大概家族中子孙两辈都出动了,可打头的是谁?重孝之下,只能看出是一个高大的男子,别的都看不清。

杜筠青不由问了句:“孝子是谁?”

老亭说:“我看是三爷。”

“三爷?”

她几乎是惊叫了一声。三爷居然肯给她当孝子?一定奉了老太爷之命。她听不到三爷的哭声,但被人搀扶着的样子,像是动了真情在哭丧……

后面就是三十二抬的灵柩。只能看见豪华异常的棺罩。灵柩里躺着谁,或许是空棺……

再后面是哭丧的女眷。

其后还有黑压压的送葬人群。

杜筠青又复发木了,几乎忘记了是在看自己的殡葬场面。

从眺楼下来,杜筠青就呆呆地坐着。

老亭一再说:老太爷把葬礼办得这样浩荡、豪华,也对得起老夫人了。逢了这样不好的年景,依然将老夫人的葬礼办得这样体面,真不容易了。

杜筠青没有说话,她不知道该说什么。许久,才问了一句:

“都知道是假出殡吗?”

“几乎没人知道。三爷、四爷都不知道。”

“他们都不知道?”

“丧事办得不真,哪还能为老夫人避得了祸?”杜筠青又发了一阵呆,才问:“那我也永远不必回康家了?”

老亭说:“已经为老夫人预备了安妥的去处。”

“去哪?”“进香还愿毕,就伺候老夫人去。”(未完待续)

 
第八章祖业祖训 


 
http://。sina。。cn 2002/09/03 18:42   新浪文化 
 
作者:成一

1

老夫人出殡后没几天,就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晋省东天门已被德法洋寇攻破,官兵溃败而下,平定、盂县已遭逃兵洗劫。日前,乱兵已入寿阳,绅民蜂拥逃离,阖县惊惶。与 
寿阳比邻的榆次也已人心惶惶,纷纷做逃难打算。

榆次紧挨太谷。彼县一乱,接下来就该祁太平遭殃了。三爷先得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回来见老太爷。还没有说几句呢,孙北溟和林琴轩两位大掌柜也先后到了,危急的气氛顿时如乌云密布。

可康笏南精神萎靡,似乎还未从丧妇的悲伤中脱出。他听三人都在叫嚷时局危急,便无力地说:“该怎么应对,两位大掌柜去跟老三一道谋划吧。是福是祸,都是你们的事了。我这把老骨头留着也多余,谁想要,就给他。”

两位大掌柜慌忙劝慰,康笏南也不听劝,直说:“去吧,去吧,你们去谋划吧。我听这种红尘乱事,心里发烦。去吧,去吧,不敢误了你们的大事。”康笏南既这样说,两位大掌柜也不便违拗,又劝慰几句,退了出来。

三爷忙跟了出来,将两位引至前头客厅,吆喝下人殷勤伺候。两位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