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红颜:杨贵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中还要荣显啊!再者,锜弟也无端端地得到正八品的官,鉴弟更了不得,他已爬到二叔之上了,这事,二叔想想——”他没有说下去。

//


《杨贵妃》第三卷(13)



“玉环——当然是因于玉环之故,你的玄璬叔从士曹参军事而得以调入国子监,又升得那样快,我就猜到玉环这女孩不简单,可是,我们这许多人……”
“二叔,玉环自请为女道士是为当今的皇太后,而且她住皇宫之内的道观,我打听出来,宫中的太真观,称太真宫的——”
于是,叔侄两人相对无言了,隔了长久,杨玄珪说:
“如此,我得和你的三叔谈谈了!”
杨铦提出反对的意见,他以三叔为人迂腐,不切实际,同时,他又以为形势如此,三叔不可能看不出来。
他们叔侄间议论了很多,最后是杨铦负起了打听的责任,他自信有办法能打听到一些真相的。
在宫廷,杨玉环为各种娱乐享受而忙着——皇帝竭尽所能地不让她闲得发闷,凡是自己没有空闲时,他总找了人来陪伴玉环游乐,有时,梨园中所有的最好的乐工都集中于太真宫,有时,打球和舞蹈、船戏。
李隆基知道杨玉环好动,又担心她闲和闷时会想及以前的丈夫,因此,他总设法使她少有闲暇。同时,他安排的方面又很多,凡是能吸引杨玉环的事,他都暗中为之策划。
皇帝特别嘱托自己的“老奴”高力士,着意照顾。
杨玉环在宫中做女道士,实际,她如一个被宠容的娇女那样地生活,要什么有什么,在未嫁之前的户内,父亲虽然管她,但也宠她的。因此,她的少女时代可以任性,只是,如今的情形更加不同了,现在,根本无人管束她,皇帝的顺应,有些时,使她又生出父女的意觉。
在这样的情形下,宫廷中再也无可能把秘密局限在一个圈子里了,宫内,几乎人人都讲着杨玉环过去的寿王妃,现在的太真女道士,实际上,已成了皇帝的嫔妃,而且为皇帝非常宠爱的一个女人。
宫内的传言,终于缓缓地传到宫外。在国子监担任司业的杨玄璬,于这年的十月间,皇帝赴骊山温泉宫时有所闻,而且为此痛苦以及警惕了。
先是,宰相李林甫在一个集会中邀了杨玄璬——这是一项会议性的午宴,参加的为侍郎级及以上的官员,杨玄璬并非政务官,级位也稍次,以级位言,其他特出的是四品级官员也有,但教育人员只有他一人,那就不寻常了(国子监祭酒未被邀请)。
接着,是皇帝在骊山时,太子右赞善大夫杨慎矜来访问杨玄璬。从洛阳时代开始,他们联宗,往来不断,只是杨玄璬为人方正和近于迂,入国子监以后,以学者自居,对长安贵胄的交游,尽可能避免,因此,他和杨慎矜兄弟有往来而不密;杨慎矜兄弟现在也是当时得令的人物。他来访,隐约地透露了皇帝对杨玉环的情分,然后,他又提出,政府方面拟借重,以杨玄璬为太常少卿。
从国子监转太常守,是能相通和合于情理的。再者,以国子司业而擢升太常少卿,官品虽升三级,但仍在四品范围内,太常少卿官阶为正四品上,辅太常卿,掌礼乐、郊庙、社稷等事,是儒臣乐于服事的官职。
但是,杨玄璬却婉拒新任命,他已得知这是女儿的关系,内心大不以为然,再者,他本身也有理由,因为他在国子监中编一套书,至今未曾完成,他向杨慎矜说,希望能待书成才离开国子监。
他至诚地述志,尽力避开谈及女儿,这使慎矜无法再进言。
原来,皇帝欲以杨玄璬为国子祭酒的,也告知了高力士,命他看情形而设法,高力士调查了一下,发现杨玄璬的名声不够,年纪又不够大,资望亦嫌浅,他做司业虽然称职,但是,做司业的年数既短,而在国子监,资深之士又多,任命杨玄璬为祭酒,可能会使他不能安于位。高力士明白皇帝的心情,欲予杨玄璬一个卿地位,他曾设想授予光禄、大理、司农三个衙门的正卿之位予杨玄璬。但是,在经过商量之后,又觉得不适合,最后以太常少卿为名。诸卿中,太常卿为班首,官阶正三品,其他各卿、监都是从三品,在太常寺为少卿,只较其他的卿、监官位低一阶,又因为不是主管,调动起来较易,也不会为人所特别注意。
然而,杨玄璬却辞谢,显然,他是为了女儿身分的变迁。杨慎矜驰马赴骊山,把经过转告了高力士。
高力士很沉稳,他嘱咐杨慎矜不必再提,也不可在外张扬,此外,他再托杨慎矜去和杨玄珪及杨鉴联络,设法较具体地暗示出皇帝与玉环的关系和未来发展。高力士并未将此事奏告皇帝。
在骊山温泉宫享乐的皇帝,今年和往年有许多不同,在他本身的生理上,青春岁月的情怀好像去了再来,而且,他又有好的体力来支持如青春季那样的活动。
李隆基以为,这是杨玉环所给予自己的。在和武惠妃相处的最后几年,他有老去的感觉,那可能由于武惠妃温煦地侍候他很周到之故。如今,和杨玉环在一起,反了过来,他去顺应年轻的她,也许由这一转变而使他的心情起了变化,从而影响及体力,生命的余力,忽然间集中了。
他登上皇帝的宝座,到开元二十九年,恰好是三十年,他第一年为皇,年号是用先天,次年改为开元。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他为皇一世,天下太平富足,为大唐开国以来所未曾有,还有,他的三十年统治,皇权完整,虽然也有过不如意的事,但比之他的父祖时代,那是好得太多了。

//


《杨贵妃》第三卷(14)



为了三十年一世这个段落性的时间,李隆基决定明年改年号,为自己的皇业进入第二世而开张新猷。
他自己早有了准备,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他向主要的大臣公开了自己的构想,同时,他细致地把自己的计划告知杨玉环。
杨玉环对政治上的种种少有兴趣,但李隆基依然以最好的兴致以及详细地讲给她听。
有时,她会听得不耐烦,而且也会表示出来,不过,她的不耐烦不会使皇帝扫兴,她时时以手来掩住皇帝的嘴,她会向他说:
“好了,我总不会做你的宰相,别讲那么多,我记不牢,再说,记住了也没有用。讲些别的——不,我们还是去玩,今天,玩些什么?”
这样,皇帝的兴致被转移,他虽然有些少的遗憾,但他又满意一个全无政治性的、享乐的女人。
虽然如此,对于一世代的结束和新开始,也有一些事吸引杨玉环的,皇帝将以兴庆宫作为主要的起居和治事所,她就很有兴趣,因为那是一个新宫城,她觉得新房子一定比旧房子来得好,同时,她已去看过,兴庆宫的新玩意比大明宫来得多。再者,她又相信,在兴庆宫不会寂寞,宫中有两所高楼,在楼上,都能见到市区的景光。
在温泉宫,皇帝为此而做了许多事,他原来打算,在新年中册立杨玉环为贵妃,但高力士以杨氏家族中的问题,又逢着新纪元的开始,婉转地劝请皇帝从缓,因为现在的情形,杨玉环实际上和贵妃、皇后,全无分别。
开元二十九年的冬天,皇家和主要的大臣都忙着筹备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之事。而皇帝的长兄宁王李宪,于这年十一月死了,李隆基至诚地追谥哥哥为让皇帝——李宪之死,也好作了一个世代的结束。

//


《杨贵妃》第四卷(1)



天宝元年正月初一,丁未日。
大唐皇帝李隆基在位的第二世代开始的日子,他在兴庆宫城的勤政楼受百官朝贺,宣布改换年号,并且大赦天下。
皇帝在年初一大朝时,特许都城百姓在宫城外观看和欢呼,这又是一项新气象。
在晚岁时,京兆尹自少府领到粮肉和布帛之类,分赠都城的贫户和老年人。
此外,南衙的金吾军,北门的禁军都换发了质料比以前为好的衣服,连所有役吏,都获得新衣及赐钱。这些,使内外尽欢,元旦大朝罢,内外欢呼之声,像盛夏的雷声。
皇帝,还亲自到城上和百姓相见。
在元旦大朝时,好动的杨玉环在花萼相辉楼看热闹,兴庆宫城中,势政楼在南面临街,花萼楼在西面临街,在花萼楼,可以看到勤政楼外的动态,同时又可见西城和南城外的街道车骑和百姓们。
元旦大朝隆重的仪仗和仪式,这一回,杨玉环看全了,她极为兴奋。当皇帝在城上接受百姓的欢呼时,她派了两次人到城上去邀皇帝到花萼楼来。
皇帝来时,杨玉环命四名内侍唱礼,独自一人,正正经经地来了一次大朝拜仪式,她以歌唱的声调为颂:
“皇帝陛下万岁——愿我皇皇业兴庆,国家在我皇第二个世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