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两大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要通过战争走向统一。发生这样的战争的时机有三个条件:“1、日本完全处于东洋文明的中心地位;2、美国完全处于西洋文明的中心地位;3、飞机能不着陆环球一周。”当这三个条件成熟时,“以日美为中心的真正的世界战争”即将爆发。石原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各民族的最后决战,称为‘世界大战’是不妥当的”。这次以日美为中心的战争才是“真正世界大战,人类最后的大战争”也就是日莲(日本镰仓时代的僧人;佛教日莲宗的创始人)在《撰时钞》中所指出的,为了实现世界和平即人类宗教信仰的统一,首先必将“于阎浮提(梵语,指人世间)发生前所未有的大斗争”。通过这样的战争,东西文明才能得到统一,从而“创造最后最高的文明”,使人类进入“黄金时代”。
所谓“石原构想”,简要地说就是日本要同美国通过世界大战,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实现“神武大帝八一宇之皇谟”。而作为其第一步就是要首先占领满蒙;确立“以战养战”的基地;第二步征服中国,威压苏联,确立东洋盟主地位;第三步由东洋文明的代表日本与西洋文明的代表美国进行总决战,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可见,石原构想与《田中奏折》一脉相承,因此得到了关东军和军部中央的赞同,成为军部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导思想,石原构想是法西斯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宗教思想的大杂烩参见张劲松《石原莞尔军事思想初探》,《军事历史》1994年第3期。;是军部法西斯侵略理论的突出代表。
第三部分:走向世界战争日本法西斯称霸世界的构想(2)
二“石原构想”的落实
石原莞尔为实现其“构想”,他刚一到任就同河本大作共同拟定了《攻取奉天城计划》,提交关东军幕僚讨论。这个计划有三个方案。①在奉天集中兵力;②不可能时,在浑河以北地区集中兵力;③不得已时,在浑河以南地区集中兵力。经幕僚会议讨论,决定采用第一方案,即“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奉天集中兵力,攻取奉天城”。岛田俊彦:《关东军》第81页。“万一发生事端时”,将“闪电般地消灭奉天附近的军队,推翻其政权”。 《太平洋战争ヘの道》第363页。后来“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其实它的计划在三年前就已经制定了。
1929年4月,当河本调离关东军时,他同石原商量,把板垣征四郎调来关东军接替他。板垣征四郎,1885年生于日本岩手县。少年就读于陆军幼年学校,1904年10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随即参加日俄战争。1913年入陆军大学(第28期),毕业后长期从事侵华活动,是军部中“中国通”之一。1929年5月由第33联队长(时驻沈阳)转任关东军高级参谋。于是板垣和石原这两个老相识联手合作,成了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核心人物。这两个侵略分子狼狈为奸,形成了所谓“实行的板垣和智谋的石原二人的合作”。岛田俊彦:《关东军》第75页。曾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了解内情的花谷正认为:“如果说满洲事变是由于板垣的实力与石原的周密结合而成,那也是不过分的。”《文献昭和史》(2),第74页。
1929年5月,在板垣的主持下,召开了关东军情报会议。会上石原对目前形势进行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根本解决满蒙问题,除非加以占领,使之成为日本领土,别无他途。”《满洲事变内幕史》,第72~73页。为了进行武装侵略东北的准备,会议决定以“研究对苏作战计划”为名,进行北满参谋旅行。此行从7月3日开始,到7月14日结束。石原在这次旅行中因扮演主要的角色而大显身手。从长春到满洲里,一路上讲解了《战争史大观》,提出了《扭转国运之根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关东军领有满蒙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这些方案和计划使“石原构想”开始具体化。
石原在《方案》中明确提出:“解决满蒙问题是日本的唯一活路”,而“满蒙问题的解决,只有由日本领有该地才能完全实现”。《太平洋战争ヘの道·资料篇》第86页。所谓“领有”实际就是吞并。《计划》则具体规定,首先对中国军队要“巧妙地解除武装”,即以武力推翻东北政权,由关东军占领。并且对占领后的统治方针、行政制度等也都做了详细规定。《太平洋战争ヘの道·资料篇》第87~88页。石原等人认为,占领东北并非难事,重要的是如何进行统治?为此,石原责成佐久间亮三专门对占领东北后的统治问题进行研究。一年后,佐久间亮三完成了《对满蒙占领地区统治的研究》(下称《研究》)的草案。这一《研究》的根本原则是对占领地实行军政统治,并对实施军政的要领,以及相关的交通、产业、教育、宗教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参见《太平洋战争ヘの道·资料篇》第91~95页。这个《研究》不仅得到关东军首脑的赞同,而且也得到了军部中央的批准。《目击者谈昭和史》第3卷,第64页。关东军参谋片仓衷后来说,这一研究“在处理事变后面临的各种问题时,做出了巨大的基础性贡献”《秘录板垣征四郎》第47页。。如果说河本把石原和板垣弄到关东军来,是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组织准备的话,那么这次北满参谋旅行则可以说是理论准备和军事准备的开始。
1931年4月,为了适应阴谋策划的需要,新设了关东军调查班。为了贯彻“石原构想”,重新印发了石原的《现在与将来的日本国防》和《战争史大观》,作为调查班成员的学习材料。关东军调查班幕僚在学习了上述两个文件之后,作为总结,石原做了题为《欧洲战史讲话的结论》的讲演,同时散发了一个附录:《对美战争计划大纲》,又名《为解决满蒙问题之战争计划的大纲》。“石原构想”在这两篇材料中又有了进一步展开。石原指出:“现今我国国策在于迅速获得东洋文明的冠军”。为此,对外第一目标:“在于解决紧迫的满蒙问题”,而“满蒙问题只有靠使之成为我国领土才能解决”《太平洋战争ヘの道·资料篇》第96~99页。。5月,石原又写了《满蒙问题之我见》一文,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强调了“满蒙的价值”,认为“满蒙实为发展我国国运最重要的战略据点”。《太平洋战争ヘの道·资料篇》第96~99页。
通过上述一系列文章、文件的发表、制订和宣传贯彻;表明日本法西斯侵略我国东北的理论准备和策略方案基本完成。在军事准备方面;继1929年7月北满参谋旅行之后;1929年9月组织了一次辽西方面的参谋旅行;实际是一次军事演习。演习的课题是“新民的渡河攻击”、“向锦州追击”。1930年春季进行了“攻取奉天城要领”的实地研究;夏季进行了“夜袭弓长岭”的实地研究;秋季又进行了“东部国境方面现地战术”的研究。1931年7月又组织了第二次北满参谋旅行;对我国东北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从军事部署、兵要地志、铁路交通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考察。到1931年7、8月间;关东军策划武装侵略东北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了。
第三部分:走向世界战争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法西斯狂热(1)
第三节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法西斯狂热
一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日本的冲击
1929年10月,以美国纽约股市暴跌为开端,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持续时间长达4年之久,从而打破了2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32年与1929年相比,平均下降44%,几乎倒退了20年。危机造成了大量企业倒闭,各国失业总人数达4500万。国际贸易缩减了1/3,国际货币体系严重混乱,许多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实行通货膨胀,建立关税壁垒,进而造成了危机的深刻化和持久化。
这次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冲击尤为严重。自20年代以来,日本在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打击下,陷入了长期慢性萧条之中。在1921~1929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只增长3%,在英、美、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仅高于英国的17%。樊亢、宋则行等:《主要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