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斌骑兵第55团(驻通北)。警备区域为伪黑龙江省和呼伦贝尔地区。
1932年4月,马占山反正,上述各部大部随之。伪司令官由程志远继任,所部临时编成3个支队:第1支队,张文铸部;第2支队贾金铭部;第3支队王克镇部。10月,苏炳文、张殿久等举旗抗日后,改由张文铸任伪司令官,重新组建伪黑龙江省军队,编成9个旅。《东北“大讨伐”》第829页。在蒙族居住的兴安地区,建立了兴安南、东、北警备军。兴安南警备军,司令官巴特马拉布坦,辖2个骑兵团,司令部设于钱家店,警备区域为伪兴安省南部地区。兴安东警备军,司令官绰罗巴图尔,辖2个骑兵团,司令部设于博克图,警备区域为伪兴安省东部。兴安北警备军,司令官乌尔金。辖2个骑兵团,司令部设于海拉尔。警备伪兴安省北部地区。
江防舰队,司令官尹祚乾、司令部设于哈尔滨。
以上是伪满军建立的开始。
1932年6月,伪满接收由关东军创立并指挥的靖安游击队,改编为靖安军,归伪军政部直辖。由沈阳移驻锦州。司令官为藤井重郎少将。辖步兵2个团,骑兵和炮兵各1个团。
1933年春,关东军侵占热河后,又建立了伪热河警备司令部和兴安西警备军。原洮辽警备军撤销。
热河警备司令部,司令官张海鹏。司令部设于承德。辖王永清骑1旅(驻赤峰)、张俊哲骑2旅(驻承德)、鹏飞骑3旅(驻朝阳)、傅铭勋骑4旅(驻围场)、索化忱骑5旅(驻丰宁)、冯秉忱独立步兵团(驻承德)、炮兵队等。
兴安西警备军,司令官李守信(伪察东警备军司令官兼,实际上由参谋长乌古廷代理司令工作)。辖2个骑兵团。司令部设于林西。
1933年5月28日,设立江防舰队司令部,属海军建制,归日本海军当局派驻东北的“满洲海军特设机关”,后改为“驻满海军部”指挥。司令官尹祚乾。
至此,关东军完全占领了辽、吉、黑、热东北四省,伪满疆域和伪满国军的警备区域确定下来。二伪满军的来源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关东军或是威逼、招降原东北军,或是网罗地方土匪武装,或是亲自出马组建浪人队伍,以各种手段组织起一批反动武装,为其进行侵略服务。后来这些武装成为伪满国军的基础。1投敌的原东北军
原东边道镇守使于芷山部。事变时辖姜全我、廖弼臣、田德胜3个步兵团和曹秉森骑兵团。1931年10月15日,于芷山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将东边道镇守使署改称为“东边道自治保安司令部”,将所部扩充为2个步兵旅、3个骑兵团和1个卫队团。这部分军队成了伪奉天警备军的基础。
第六部分:远东黑手——关东军特务机关侵华罪恶伪满军的建立及整顿(2)
原洮辽镇守使张海鹏部。事变前辖4个骑兵团。1931年10月1日,张海鹏投敌自任“东北保安边防总司令”,将所部扩编为8个支队(相当于旅)。1932年4月编为伪洮辽警备军。
驻吉林省的原东北军第23旅李桂林部、炮兵第10团穆纯昌部,事变时被关东军击溃后投敌。骑兵第7旅常尧臣部、第25旅刘宝麟团、夏显文(鸿谋)团,于1931年9月随熙洽投敌。第27旅旅长兼延吉镇守使吉兴,率梁沣、朱榕、王树棠3个团,于1931年10月投敌。以上各部成为伪吉林警备军的主要部分。
原黑省驻军步1旅张殿九部、步2旅苏炳文部、步3旅马占山部、骑1旅吴松林部、骑2旅程志远部、卫队团徐宝珍部、炮兵团朴大同(炳珊)部等,1932年2月随马占山一齐投敌。后来,虽然马占山,苏炳文等相继反正和起义,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军队降敌,被编为伪黑龙江警备军。
原东北军江防舰队,队长尹祚乾,辖利绥、利捷、江平、江清等5艘炮舰。关东军攻占哈尔滨后投敌,编为伪江防舰队。2汉奸、军阀残余、日本浪人组织的匪军
原被撤职的东北军骑兵第16师师长于琛澄,事变后在关东军和熙洽的支持下,组建了2个旅(旅长李毓久、杨秉藻),熙洽也组建了3个旅和1个骑兵支队。10月底,这两股逆军合编为吉林“讨匪军”,于琛澄任司令。后来成为伪吉林警备军的一部分。
军阀张宗昌的余孽王殿忠、李寿山、张宗援,事变后得到关东军的援助,在营口、大石桥、安东等地收罗土匪组成两支匪军。一支由王殿忠任司令;另一支由李寿山任司令,张宗援任副司令。1932年7月编入伪奉天警备军。3关东军组织的靖安游击队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烽火遍地燃起,关东军由于兵力不足,扑灭不及。于是关东军命参谋小松巳三雄少佐,组织起一支3000余人的特殊部队,其中2/3是日本人,包括从日本招募的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战史丛书·关东军》(1);第116页。由退役军人和田劲任司令。归关东军直接指挥,专门用于围剿抗日武装。因其佩戴红色袖标,被称为“红袖军”。1932年6月,由伪军政部接收,改编为靖安军,归军政部直辖。4伪内蒙自治军和伪兴安南、东、北警备军
“九·一八”事变后,蒙奸巴布扎布的两个儿子甘珠尔扎布和正珠尔扎布要求关东军帮助组织叛军。关东军拨给步枪3000支,子弹60万发《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第94页。;并先后派和田劲和松井清助担任顾问,组建起“内蒙自治军”。后松井在进攻开鲁战斗中被打死,关东军又派去退役少佐盘井文雄、小泽一六八和现役少佐本间诚,组成顾问团。1932年4月,这支逆军改编为伪兴安南警备军。
另外,关东军派驻兴安地区的日本顾问志方少佐和寺田利光中佐,分别组建了兴安东和兴安北警备军。《满洲国史·分论》中文本,第376页。5李守信伪军
蒙奸李守信,原系热河省林西镇守使崔兴武部的一个团长。关东军进攻热河,崔兴武不战而降。李守信以崔旅为基础,由关东军控制,在察东、热西成立了伪“察东警备军”。尔后伪满将热河省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划出成立伪兴安西分省,将李守信伪军的新编第4支队改编为伪兴安西警备军。三伪满军的整顿
在关东军的扶植下,东北各地相继建立起伪军,至1933年春关东军进攻热河前后,总兵力达15万人左右,这是伪军兵力的最高峰。但由于受旧军阀秕政之影响,自成系统,互不服从,编制、番号混乱,军官和士兵素质很差,战斗力低下,甚至“中、少尉军官中有不少人不识字”。多田骏:《满洲国军政指导情况报告》;《满密大日记》,1933年第18册。这样,一来不能配合关东军完成“治安”任务,二来也使关东军难以驾驭。为此,从伪军正式成立开始,关东军就着手对其进行整顿。
1932年5月,以多田骏为最高头衔的顾问部,制订了分三期整顿伪军的方案:
第1期,建军时期。稳定部队,防止士兵动摇,统一建制。
第2期,整军时期。确立稳定基础,担负起治安任务。
第3期,练军时期。从各方面予以充实,有效地完成任务。
据此,整顿伪军的第一步就是统一部队番号和建制。1933年春夏,主要对伪奉、吉、黑警备军进行了一次整顿,统一番号,并在各警备军中设立了独立教导队。
整编后的情况是:
伪奉天警备军,司令官于芷山,辖混成第1~6旅和第1教导队。《东北“大讨伐”》第846页。
伪吉林警备军,司令官吉兴,辖混成第7~10旅和步兵第2旅、骑兵第2、第3旅、混成第21旅、第2教导队。《东北“大讨伐”》第852页。
伪黑龙江警备军,司令官张文铸。辖混成第11~15旅和骑兵第4、第5旅、第3教导队。
伪热河、兴安警备军仍旧。
整顿伪军的另一个措施是裁减兵员。关东军根据让伪军成为“日满亲善”的可靠支柱,使之成为治安维持的基本力量和对外战争的有力支持者的原则,对有军阀习惯和反满抗日思想及老弱病残和那些被视为“不合适者”予以清退。仅1932年4月,就有伪满军官及少量日系军官1600人被赶出军队。至1935年8月,原高达15万的庞大伪军被裁减近半,仅剩不到8万人。一般编制1个团约600人,1个旅约为2000人。
经过整顿,关东军认为伪军素质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