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进刚想出言解释,只不过刘法却是一摆手,阻止了史进,继而自嘲一笑道:“世人皆以为我刘法甘愿为一阉人爪牙,耐奸佞之徒。其实他们可曾知道我刘法的苦况!大宋历来以文制武,文强而武弱。我刘法一个武夫,要建功立业,若是投靠那些文人,岂能成事,最后只怕也是落得如狄武襄公(狄青)一般的下场。其实我们武人不似文人,我们要的不是死后之名,我们只想生前可以为国建功立业,死时可以马革裹尸!遍观朝中众臣,除了童公公之外,其余人等皆不可以实现我刘法的心愿。若是我不投童公公,只怕今日也不能将河湟之地给拿下来。其实我们西北军上下都觉得,童公公在朝中弄权,被骂奸臣我们都见不着,然而童公公真正待我们好我们却见到。他对我们不吝赏赐,有功必报,没有隐瞒丝毫功绩,战时又不会像那些不懂军事的文人一般来指手画脚。”

    说到这里,刘法轻笑一声,问道:“子规,你可知道。出征前官家送来那道圣旨?”

    史进轻点了一下头,说道:“可是官家祝我们旗开得胜那道圣旨?”

    刘法先是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继而脸上闪过赞服的神色,说道:“我们都被童枢密骗了,那道圣旨根本不是官家祝我们旗开得胜,而是让我们大军停下,不许出征!”

    “什么?”听到刘法之言,史进整个人惊得差点跳了起来。

    刘法脸上赞服之色未去,感叹道:“敢抗旨而行,但就如此魄力,足以让我心服口服。他虽然是一个阉人,但就此事已经不亚于一个伟丈夫,我刘法甘在他手下效力!”

    而此时,史进心中可谓卷起滔天巨浪,心中只余下一个声音道:“好一个童贯,竟有如此魄力!如此手段!”

    深吸了口气,刘法收回了思绪,向着史进再次叮嘱道:“子规,离开了西北军之后,切记住我今日的说话。”

    史进听得,认真地点了点头。其实今日之事,已经让史进认识到,无论是宋代还是自己以前所身处的时代,都极为无情,只要涉及到自身的利益,该出卖的时候就肯定会出卖,不会因为丝毫情谊而改变。

    梁山好汉是重情重义,因而他们最后也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蔡京、童贯等人虽是奸臣,然而却混得风生水起。在这种小人当道的环境之下,若不心狠手辣,也就会落得如一众梁山好汉的下场。

    史进也清楚地明白到,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男人,必须得狠!无论对敌还是对己!

第二卷 童贯西征 第一百一十章 内忧

    感受到史进心态的变化,刘法轻声说道:“子规,此战我们将河湟之地取到手,然而我们大宋战马却是更加缺失。(。lu5。)现在你虽然一时不顺,但我还是希望你不要放弃,你的本事绝对会有被赏识的一天。”

    听到刘法的鼓励,史进长身而起,向着他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多谢大人抬爱!”

    刘法摆了摆手,示意史进坐下,继而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子规,我知道你胸中有才学,有些事情跟你说了也无妨。之前我也跟彝叔谈过,此战虽胜,然而对我大宋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未必是好事?”听到刘法的话,史进有些不解。在史进的印象中,大宋一直给人的感觉都是弱国姿态,此次好不容易取得一场大胜,但在刘法口中却成了并非好事。恐怕不止史进,外面任何一人听到也会觉得奇怪。

    感受到史进那不解的目光,刘法说道:“如若此战的胜利是在熙宁年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不过现在的官家,我实在有些担忧。”

    “对宋徽宗担忧?”据史进所知,宋徽宗更适合当一个书画家而不适合当一个皇帝。但对外战争取得胜利,对宋徽宗来说也不见得会是坏事。

    刘法下面的话,却是解开了史进心中的疑惑,只听见他接着说道:“现在的官家自登基开始,与西夏战,几近灭夏国,只是由于辽狗的介入而最终未能成功灭夏。然而经此一战,官家的信心也极为高涨。现在,河湟之战又取胜,官家未经风雨,只怕会生出骄纵之心。”

    听到刘法之言,史进总算是明白了刘法的意思,同时心中也震撼不已。对于北宋末这段历史,史进虽然不是知道很详细,但也算比较了解。对于宋徽宗赵佶的性格,在哲宗死后,选新君之时,时任宰相章惇就说过:“端王轻佻、不可为君。”这端王就是当时的宋徽宗。

    不过最后,赵佶还是登基为君。在章惇口中的轻佻之人,登基之初却也有一番励精图治,因此自其登基到现在这不到十年间,大宋的国力是蒸蒸日上。文有蔡京辅助,此人虽然在朝廷内不停地排除异己,但是其所改革的盐钞制,让大宋岁入增加了数十万贯,同时还减轻了西北军粮草方面的压力。蔡京当政以来的政绩,若是抚心评价,也就得个好坏参半,不至于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对内有政绩,对外亦接连取得胜利。登基之初就延续了自神宗起与西夏之战,最后打得西夏几近灭国。而现在,又派童贯西征,将河湟之地亦收回。正应了刘法之言,赵佶自登基之后,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

    身为穿越人士的史进很清楚,人越是这样,就越容易生出骄傲之心。而天子如此,危害就更大了。要知道,历史上英明如汉武帝,立下丰功伟绩之后到年老时亦不免犯糊涂,更莫说这个性格本来就轻佻的赵佶了。直到此时,史进心中也是若有所悟,历史上最终会出现靖康之变,除了“六贼”为祸之外,赵佶的经历和性格,或许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不过让史进想不到的是,历史上名声并不算大的刘法,竟然能看得这么透。

    良久,史进才抬起头来,点头道:“大人,你所言亦不无道理。”

    刘法轻点了一下头,叹道:“子规,如若你只有那养马和相马的本事,我拼着得罪其他人,也会将你留下的。但以你之才,就算主管天驷监和骐骥院,亦是埋没了你。你应该很清楚,大宋立国以来,就是以文治武,我不希望你仅仅当一个马夫。”

    史进目光一凝,低声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这时,只见刘法的头望向东面,凝声说道:“去读书吧,你的年岁并不算大,此时读书正是时候。相信以子规之才,此时发奋为学,不出数年定有所成。”

    听得刘法之言,史进暗暗苦笑,他自己的情况自己很清楚,虽然见识不小,但真要论学问,也就比童生稍好一点。若要真正学习,非十年时间不可成。而十年之后的情况如何,史进亦心中有数,那正正是各地起义频繁的时期,特别是北方的梁山起义,还有后来的江南方腊起义。而再过数年,就是金国南下了,史进也很想读书,他自己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但这个国家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浪费。

    然而面对刘法一番苦心,特别是刘法望向自己时,透着老父才有的慈爱眼神,让史进实在不忍拒绝其要求。于是只能点了点头,说道:“大人,我明白了。”

    刘法听得史进应允,于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子规,读书不能无名师。明日等我去向彝叔求一封推荐,让你去太学内读书。”

    史进听得,心中感动不已,举荐去太学读书,刘法这个礼对史进来说实在太大了!

    太学,可说是整个大宋后备人才的地方,入得了太学的,读个几年书,就能出仕为官。而在赵佶将三舍法推行到全国之后,太学就变得更为重要了。

    三舍法,乃是王安石主持熙宁新法时变革太学的其中一项内容。而三舍法的内容,就是将太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刚入太学的学子,就在外舍,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考试之后,太学生才可以升舍。

    上舍的学生根据成绩的优异,可以直接授官和参加科举。就算上舍内成绩最差的,也可以直接参加省试,由此可见太学生的优待。

    不过这仅仅是熙宁新法时候的情况,到了赵佶登基,就将三舍制推行到全国。并不再办州郡发解和礼部试,而科场取士,全由学校升贡。也就是说,民间百姓不可以直接报考科举,而必须进入学院内学习,方才有考科举的资格。

第二卷 童贯西征 第一百一十一章 前往东京

    整个大宋所有学院中,自然是以太学为首了。(。lu5。)再按规定,官僚子弟是可以免费和免试入学的,而百姓子弟,则必须通过重重考试,才能入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