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角楼见证的慰安妇屈辱史:旗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苡娜馍恚恳桓鱿赴际遣还獠实摹R虼耍嗄昀此游床斡牍堪哺径匀毡镜乃髋饪挂榛疃獯位毓释潦鞘芰苏煞蛄僦涨暗墓亩欢梦锼记椋那闼哂缕窒Я恕D敲囱矍罢飧瞿吧呐钦撸欢ㄊ侵懒怂氖裁矗裨蛟趺纯赡苷疑厦爬茨兀克龆ㄖ凰岛铮阕魈氯囊桓霭旆ā�
郭婧将自己来的目的用手比划了半天,李曼姝仍是低着头,郭婧知道对一个不懂中文的韩国老人来说,她所有的讲述都是哑语。郭婧就给宾馆总台打电话,想雇请韩语翻译。
这时,一个年轻的小姐姗姗走来,她轻快的脚步声好像给了李曼姝一种新的希望,小姐刚在门口喊了一声:李曼姝女士!
李曼姝就急不可耐地迎了出来,脱口而出道:黄导,今天行程怎么安排?
黄小姐无疑是导游,她递给李曼姝一顶遮阳帽说:我们跟一个大的旅行团走,他们一会儿来接我们。
郭婧在一边看呆了,这个叫李曼姝的韩国老太会说中文,这就意味着她在中国生活过,也许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那么她当年是怎么漂零到韩国的呢?她与八角楼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她为什么要到八角楼去转悠呢?郭婧感觉李曼姝很可能就是八角楼里的慰安妇,可能因为面子,她不想承认自己曾经倍受屈辱的历史。那么她用韩语跟她讲话,证明了她内心的有所掩饰和对媒体的封闭,郭婧后悔不该急着把记者证亮出来,事实证明记者证并不是通行证,她有点操之过急了。
李曼姝跟黄导寒暄过后就回到房间里收拾东西,她始终背对着郭婧,这显然是对郭婧下逐客令。郭婧只好将导游黄小姐喊到了屋外,在远离房间的走廊,郭婧出示了记者证,又把自己想采访李曼姝的意图讲了,黄小姐吃惊地睁着一双大眼睛说:这未免太荒唐了吧,人家怎么可能是慰安妇呢?我一点也没看出来嘛。
郭婧将食指按在嘴上嘘了一声,示意黄小姐小声点,以免李曼姝听见。
黄小姐不好意思地吐了下舌头。
郭婧又往走廊的尽头走了几步,黄小姐也跟着走了几步,感觉离李曼姝的房间比较远了,郭婧仍是放低声音对黄小姐解释说:我看到李曼姝到八角楼去了,在那里转了很长时间,一个韩国老人,刚来本市就去看八角楼,想必那里有很多隐情。你知道八角楼吗?
黄小姐摇头说: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没有去过。看看郭记者,又说:李曼姝去八角楼观望一下就被怀疑是当年的慰安妇,这未免太主观了吧,人家说不定也是一种好奇心呢。
郭婧执意说:很少有人知道八角楼的历史,本城的人不会对这座破旧的楼房发生什么兴趣,国外的游客只会去那些有名的风景区,如果李曼姝跟八角楼没有任何牵扯,她到那里干什么?何况如今八角楼周围早就是一片新开发的居民区了,李曼姝不是去走亲访友,便很值得怀疑她去看八角楼的目的。
黄小姐想想说:李曼姝的祖上会不会是八角楼的主人?她去寻觅祖宗的遗迹?
郭婧立刻说:不可能,本城有关方面早就对八角楼的历史考证过了,它是清末民初一位军阀的私人官邸,因军阀与另一军阀有私仇,后被另一军阀满门抄斩,家人亲戚不剩一个,一直被世人视为凶宅封锁多年,直到侵华日军进驻本城,才将这老宅打开做了慰安馆。这是侵略者的一处物证场所,本来城建规划时要把它拆了,后来本城的文化界人士强烈反对,总算暂时保存了下来,但如果没有具体的人证,这种保存就会是短暂的。李曼姝当年倘若跟慰安馆有不解之缘,并且肯指认的话,她就是最好的人证,有了人证,八角楼就极具文物价值了。见黄小姐沉默不语,郭婧又说:当年日寇在我们这座城市屠杀了数十万人,仅慰安馆就有四十多处。这段耻辱的历史必须让后人铭记。
黄小姐见面前的女记者如此认真,忽然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起来,便说:我会尽力吧,但我不知道该怎样观察李曼姝并引导她说出真相?
郭婧想想说:你不要故意去观察一个人,那就成了克格勃了,你只要留心她的一些细节就行了,如果她当年确曾遭受过日军的蹂躏,她会对类似于八角楼那样的场所特别敏感。
黄小姐意会地点点头。
郭婧将自己的名片递给她说:随时跟我保持联系吧。如果此事真如我猜想的那样,也算是我们对本城历史的一份贡献。
李曼姝好像一直在门口偷听她们的谈话,黄小姐回来后,她显得心事重重,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总是用察言观色的眼神看黄小姐。
黄小姐记在了心里,暗想莫非郭记者的猜测真是正确的,李曼姝的神情怎么明显地前后不一致呢?
黄小姐看着仍在收拾东西的李曼姝说:您老换换衣服吧,今天可能要爬山,山下距山顶要攀登二百多个台阶呢,最好换条裤子,走路方便。
李曼姝站在穿衣镜前看着自己的旗袍说:我就穿它吧,我想多拍些照片,穿它很有意义,这是国服。
李女士真的是中国人吗?黄小姐故意见缝插针地问。
你看我不像中国人吗?李曼姝反问。
黄小姐说:你从韩国来中国旅游,自然就是韩国人吧。
李曼姝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也算是韩国人,在韩国生活几十年了,但我同样是中国人,我出生在中国。下飞机的时候,我不就告诉你了吗?
那您刚才为什么不跟那个女记者说中文呢?黄小姐又问。
我讨厌记者,记者喜欢捕风捉影招事生非,我回国几天,想安安静静走一走看一看,物是人非,很多东西我都不认识了。也许这是我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次行走,人生过得真快呀,一眨眼我都八十二岁了。李曼姝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唠叨起来没完没了。
这让黄小姐一阵欣喜,暗想要是李曼姝没完没了地说下去,说不定真会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说出来,如果这秘密确实是郭记者想要的,她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黄小姐故意问:您都看了哪些东西啦?您昨晚才到,今天就发这么大的感慨,有什么东西触动了您的心灵吗?
李曼姝警觉地看了黄小姐一眼,刚要说什么却又把嘴闭上了。
黄小姐说:您知道刚才那位女记者为什么来这里找您吗?她说她看到您到八角楼去了,本城有一座八角楼曾是二战时期侵华日军的慰安馆,房地产商想拆了它重新开发,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女记者正在四处寻找人证。
李曼姝不由哦了一声,然后就用一种特殊的眼神看黄小姐,她的眉宇间紧皱起来,因为皱得过紧,像是放了一枚核桃。不一会儿,她转过身,自言自语地说:要是真拆了,那就什么证据都没有了,小日本可就太便宜了。
是呀,如果您当年来过这座城市,知道八角楼的一些情况,最好出来做个证明。黄小姐说。
李曼姝浑身打了个冷颤,看看黄小姐,嘴唇开始翕动。
黄小姐想沉住气在房间里听李曼姝诉说,可就在这个时候,她的手机响了,旅行团通知她们到门口上车,说车已经等在门外了。
黄小姐遗憾地啧了一下嘴。
李曼姝跟着黄小姐往门外走,刚关上门,她忽然想起没拿帽子,于是又开门回去拿帽子。
黄小姐在一旁看着想:今天不能光陪李曼姝玩,还有任务在身。想到任务,黄小姐感到心情特别沉重。
从幕府宾馆出来,叶奕雄的电话又打过来了,他让我马上到红顶酒楼,说他和他的同学已经在那里等了。
如果我正在采访,我会拒绝叶奕雄的邀请,现在我没有理由不去赴约了。
一路上,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李曼姝的形象,她的黑旗袍,她枯瘦的身材,她惊疑的眼神,她那带着沧桑和风尘气的脸孔,还有她脖颈上那一小块月牙状的刀疤,这一切总让我跟当年的慰安妇联系在一起。李曼姝有意不讲中文,说明了她内心掩饰了什么,遗憾的是她穿着中国的旗袍讲韩语,更令人疑心重重了。
红顶酒楼是本城的顶级酒楼,主要特色是地方小吃,小吃相当有品味,价格也不菲,代表着本城食文化的特色,叶奕雄逢到接待特别重要的客人时都选择红顶酒楼,一般他是不到这里作秀的,在这里吃一餐饭,要比星级酒店贵两倍。
路上总是塞车,我着急也没用。这个城市的交通因为车流量的大增几近瘫痪,有时开车还不如骑自行车快,我前几年一直骑自行车,天热的时候会大汗淋漓骑到单位,再大汗淋漓骑回来,从来也没有过职业的优越感,职业的优越感是开上车子以后才生出来的,我在有空调的车里不再出汗,看着路两边蚂蚁一样骑车赶路的人,直觉自己高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