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侨薍·Г·英西亚什维利;哈萨克人T·穆尔扎耶夫;乌兹别克人证·图尔德耶夫;塔吉克人T·图尔古诺夫;靼鞑人Я·З·罗马扎诺夫,犹太人N·Я·汉特,还有一个战士的姓名至今尚未查明。
支撑点是周围地区最高点。从这里往西一公里,以及市内敌占区都在这个支撑点的观察范围和射程之内。“帕夫洛夫楼”的守备部队与“扎鲍洛特诺伊楼”、面粉厂4号楼、铁路员工大楼里的各支撑点的火器互相配合战斗。
全师闻名的狙击手A·N·契柯夫常到“帕夫洛夫楼”来、他常常在大楼顶上准确地打击敌人。
英雄的守备部队在紧张激烈的对敌斗争中,不断地加固防御。用砖和木头建成的楼房常常因空袭和炮击而被毁坏,因此遵照团长的指示,火力配系建在楼外,离楼不远修建了火力发射点,还修了一条地下交通壕通到这里。
近卫军中尉阿德纳西耶夫说:“我们首先挖通了从楼房到汽油库的地下交通壕(往西10—12米),我们把轻机枪放在那里。那儿还可进行纵深了望,并向共和国大街通往两边的通道射击。我们在地下交通壕中间打开通向地面的孔,每逢夜间、我们的战斗警戒队利用这个孔监视敌人,白天则将它们伪装起来……
“在北面,我们还挖了一条长达12—13米的地道,在地道末端又挖了一块置放重机枪并有较宽射界的小场地。在南面,我们还挖了一个斜口——可通往地下设施的抢修井。另外还在此为反坦克枪手开辟了一块平场。
“然后,按营长命令,开始挖掘通往面粉厂大楼的100米交通壕。因为7连与我们对头挖,所以预计4—5天就可完成。
“住在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的一些居民,在土方工程中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他们共有30—35人,其中大多数是带着孩子的年迈妇女,也有一些男子。他们帮助我们挖交通壕,有时还手持武器去作战。
“工兵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在‘1月9日’广场通往大楼的路上布了雷,安装了铁丝网,并从广场开始沿线敷设了二十公斤的应用地雷。
在楼内,为每挺机枪设置了发射阵地。为防止墙倒塌造成堵塞,阵地由许多支柱和原木板加固。在墙壁和堵满砖头的窗户上为游动冲锋枪手和射手们开凿了一些枪眼,使他们可以在3—4个地方进行射击。楼房改建得十分适于环形防御,守备部队全体人员在完全被团时,仍可坚持作战。
N·П·叶林上校以及第3营长A·E·茹可夫大尉,在“帕夫洛夫楼”内组织支撑点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周密安排“帕夫洛夫楼”所在的各个地段上酌防御体系,并提供物资保障。直接复查这一地段防御的第7连长N·N·瑙英夫上尉住在面粉厂大楼,但他几乎每天、甚至一天好几次到“帕夫洛夫楼”来。“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击退了敌人一次次猛烈和危险的冲击,同时还不断加固了支撑点的防御。给各分队指挥员(阿德法西耶夫、切尔努申科、索布加伊杰、帕夫洛夫)的全部命令均由瑙英夫亲自去传达,只有个别时候是通过近卫军中士帕夫洛夫转达的。”
从设在三楼的各火力发射点和了望哨昼夜对敌人进行监视就是守备部队每天的战斗生活。正因为这样,没有一个法西斯分子能在附近的街道上侥幸通过,他们都被狙击手和冲锋枪手当场击毙。为了随时检查警戒值班的警惕性,实行指挥员三班轮换值班制。每个战土和指挥员几乎天天都为自己的地段和阵地进行一些新的改进并想出一些新的方法。营指挥部同守备部队用电话、派通信员以及用信号弹按事先约好的信号进行联络。
在指挥所所在的守备部队休息的大楼地下室里,还设置了列宁室,里面备有跳棋、骨牌,各类文艺、政治和军事书籍。政治工作人员常到这儿来谈心、看报。近卫军战士们常从这里了解前线的动态和全国的情况。入党、入团仪式也在这里举行。
由近卫军战士组成的一个最大战斗组守卫的“帕夫洛夫楼”是攻不破的楼堡。它不仅有军事价值,还有很大的精神价值。楼里守备部队的英雄主义是斯大林格勒全体保卫者大无畏精神的象征。大会战中这一局部事件的深刻意义就在于此。
58天里,守备部队击退了敌人无数次冲击,一直没让敌人穿过“1月9日”广场。法西斯分子用大炮、迫击炮轰,派飞机从空中炸,摧毁了支撑点所在大楼,但大楼神奇般的保卫者们没有后退一步,没有让敌人从这里冲向伏尔加河。
第62集团军开始进攻后,“帕夫洛夫楼”一直到敌人全部被打出“1月9日”广场和邻近广场区前,始终是近卫步兵第42团的一个重要据点。
拖拉机厂,“街垒”厂和“红十月”厂区内的支撑点对建立巩固的防御具有重大价值。这里的工厂大楼、生产设备(大型机床、平炉、汽油箱)和厂地下管道对防御十分有利。另外还在厂区内修起了防栅,安装了防坦克菱形拒马和椿岩。《第62集团军战斗行动的工程保障总结》一文中指出:“1942年10月和11月在拖拉机厂、‘街垒”厂和‘红十月’厂区内的战斗经验表明,这些工厂的大型车间,车间和起重机轨道上的金属、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屋顶和被复物,还有各种结构复杂的设备、地下管道、完备的地下设备网都对进行持久顽强的防御提供了便利条件。车间内的战斗常常是白天发生,这对驱逐盘踞在金属结构或生产设备(如平炉里)内的敌人冲锋枪手和机关枪手十分不利。
在‘红十月’厂初轧机车间和轧板车间里,为争夺车间每一寸土地展开了持久顽强的血战。这里的战斗是所有车间内战斗的典范。1942年11月13日20日,‘街垒’厂为争夺汽油和进行的战斗也有类似特点。应该指出,在战斗过程中,大型车间内战斗还显示出另一个显著特点,即这些车间虽遭到敌机猛烈轰炸,但损坏不大,这说明大型生产大楼结构形式的特殊性。但车间设备的存在增大了对有生力量的杀伤,也加大了爆炸波的作用。”
第62集团军的防御纵深不大,是斯大林格勒地区各次战斗的缩影。在伏尔加河沿岸到前沿这一段,近卫步兵第13师防御地带上,纵深为200米到250米,步兵第284师防御地带上纵深达1·5公里。这给各分队、兵团和集团军司令部的布局造成了较大困难。指挥所通常设置在伏尔加河左岸和右岸的许多横断沟壑和小山谷的斜坡上。事实很快说明,地槽式的避弹不堪一击,常被航空炸弹炸得房毁人亡。而在岸坡上的沟堑和小山谷中建造的坑道或避弹所,就安全可靠得多。当斜坡土质坚硬或为多岩石土质时,利用它的高度和陡度就可建成项部厚达10—12米的避弹所。正对避弹所入口,建一座土质的保护墙,内部架上框架,这样就成了躲避地雷、炮弹和航空炸弹的安全掩蔽处。据记载,在斯大林格勒整个会战中,这类避弹所只有一次被航空炸弹直接打中,3人受伤,这是因炮弹不是从房顶直落下来,而是在入口不远的侧面爆炸的。工兵部队很决就学会了修建坑道或避弹所,同时他们还增建了备用出口,可在主要出口被炸毁时使用。另外还修建了通风管道,保证室内清新的空气。10月至11月20日,工兵仅给第62集团军司令部就修筑了4个主要指挥所和1个备用指挥所,每个指挥所有15—20个避弹所,每个避弹所平均可容5—10人。
在复杂多变的斗争中,集团军指挥所经常设在应变能力最强的地方。B·N·崔可夫将军、集团军军事委员K·A·古罗夫、集团军参谋长H·N·克雷洛夫和他们的战友总是在前沿靠近作战部队,以保障对部队指挥的及时性和通信联落的连续性。B·N·崔可夫还是在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岁月里就曾说过:“对于一个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来说,最不能容忍和最危险的是指挥失灵和失掉通信联络。
尽管形势十分复杂,第62集团军指挥所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也一直保持对自己部队的指挥。各师和集团军的指挥所距前线3百—l千米不等,以保证指挥机关靠近部队。
部队坚决顽强地贯彻落实了保障通信联络畅通无阻的各项措施,而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十分不易的。与左岸的有线通信要经过伏尔加河,沿右岸顺水的边缘,通往各防御部队驻地。起初,电话通信使用的是需要经常更换的普通导线,后来改用了可在水里安装的铠装导线,情况就好多了。但改装后,因经常有轰炸、炮击以及状尔加河区舰队进行扫雷,所以经伏尔加河的有线通信常常被弄断。市区有线通信被破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