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欧洲大陆上,除了留在希腊的少数英军外,德国实际上没有值得一提的敌人。德国将击败英国在欧洲登陆或在欧陆固守的任何企图。因此,它不能容忍英国留在希腊。希腊问题固属次要,但是,借助于对希腊的进军这或者是必要的可获得东地中海区域的主要据点,以备进一步作战之用。
在非洲,意大利在最近几个月内运气不佳,因为那里的意大利军队不熟谙现代坦克战术,并在反坦克防御方面没有准备,因此英国的装甲师就比较容易地攻下了那些不甚重要的意军据点。现已完全堵塞了英军任何继续前进的道路。元首已经派遣最能干的德国军官之一,隆美尔将军,统率着充足的德军前往的黎波里。我们曾希望韦维尔将军发动进攻,可惜这未成事实。英军曾经在一个前哨据点同德军遭遇,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但是以后就放弃任何继续进攻的主意了。如果他们偶然企图对的黎波里[塔尼亚]发动另一次进攻,他们将会全军覆没。在这里,敌我优劣之势也将有逆转的一日,英军即将绝迹于北非,甚至溃逃时比开来时还要快。
在地中海方面,德国空军两个月来成绩斐然,使顽强坚持航行的英国船舶遭到严重的损失。苏伊士运河曾经长期被堵塞,而且还要堵塞下去。英国要在地中海坚持下去,已经不是什么好玩的事了。
那么,如果我们总结欧洲的军事局势,我们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军事范围内,轴心国已完全控制了欧洲大陆。在德国的指挥之下,有一支几乎是完全备而不用的庞大军队,可以在元首认为必要的任何时刻与任何地点使用。
里宾特洛甫谈过军事局势,又谈政治局势,他说:
他可以机密地告诉松冈,目前同俄国的关系确实是适当的,但也算不得十分友好。当莫洛托夫前来访问时,我们曾建议俄国参加三国同盟条约,后来俄国提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其中包括:德国牺牲其在芬兰的利益,允许俄国在达达尼尔海峡设立基地,以及[苏联]对巴尔干各国、特别是保加利亚的局势的强大影响。元首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德国不能永久赞助俄国这样的政策。德国为了它自己的经济,最需要巴尔干半岛,所以不愿让它受到俄国的支配。为了这一原因,德国已向罗马尼亚提出一个保证。特别是由于最后这个行动,俄国人感到很不满意。德国又不得不同保加利亚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利的据点,以便从那里将英国人逐出希腊。德国不得不决定采取这种方针,因为否则就无法进行这一战役。这也是俄国大不中意的事。
在这些情形下,同俄国的关系外表上是正常的、适当的,但是,俄国人曾经在相当时期内一遇机会便对德国表现出不友好态度。在过去几日内对土耳其发表的声明就是其中的一例。德国清楚地觉察到,自从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出任驻莫斯科大使以来,……俄国和英国就一直在暗中、甚至相当公开地建立联系。德国正密切地注视着这些动向。
里宾特洛甫接着说道:
他私人认识斯大林,认为他无意冒险;但是,这也难以肯定。德国在东欧的军队已随时待机而动。·如·果·俄·国·有·朝·一·日·采·取·可·以·被·解·释·为·威·胁·德·国·的·立·场,·元·首·将·摧·毁·俄·国。·德·国·确·信,·对·俄·作·战·的·结·果,·将·是·德·国·武·力·的·绝·对·胜·利·和·俄·国·军·队·与·俄·国·国·家·的·全·部·毁·灭。·元·首·深·信,·如·对·苏·联·采·取·行·动,·在·几·个·月·之·内·将·不·复·有·俄·国·这·个·大·国·的·存·在。无论如何,元首并不是仅仅指望同俄国订立的条约,而首先是依赖他的国防军。
苏联不顾一切反对的抗议,仍然继续在国外进行共产主义宣传,这一点也不容我们忽视。它不但试图在德国而且也试图在法国、荷兰与比利时的被占领区继续进行其误人的宣传活动。这种宣传对于德国当然不足以构成危险。但是,它在其他国家中引起些什么样的不幸后果,松冈是很清楚的。德国外交部长举出了波罗的海国家为例,现在,这些国家在被俄国占领一年后,所有知识分子已被消灭,到处出现了极其可怕的情景。德国正在戒备,它绝不会忍受俄国的任何危害。
此外还有一个事实:德国为了对英国进行最后一场战斗,必须保卫它的后方。因此,德国对来自俄国的任何威胁,如有朝一日认为它是严重的话,便绝不容忍。德国要尽速征服英国,它不愿任何事情阻碍这项活动。
这就是德国外交部长在这样的场合所使用的郑重字眼,所以松冈绝不能抱怨说,他当时不洞悉内情。里宾特洛甫随后又重申:
轴心国家已经肯定地取得胜利了。无论如何,它已经没有战败的可能了。英国承认战败,现在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究在何时,他当然不能预言。可能很快。这要看今后三四个月内事态的发展,但是,英国在本年内投降却是极其可能的事。
最后,他谈到美国。
无可置疑,如果不是罗斯福一直给予丘吉尔以新希望的话,英国早就要放弃作战了。罗斯福的意图究竟何在,这是很难说的。美国对英国的军火援助要真正见效,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即使到那个时候,美国运到的飞机的质量也是成问题的。一个远离战争的国家不可能出产最优秀的飞机。德国飞行员把截至目前所遇到的敌机称之为〃废物〃。
他说,三国同盟条约首要的目的是威慑美国,使之不敢参战。新秩序的主要敌人是英国,它是日本的敌人,也同样是轴心国的敌人。
里宾特洛甫接着说道,元首经过仔细的考虑后认为,如果日本决定尽快地积极参加对英作战,这将是有利的。譬如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新加坡,将成为迅速毁灭英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在目前对英国的作战中,日本做到给新加坡以决定性的一击,那么罗斯福就要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了。如果他对日本宣战,他就必须预料到,菲律宾问题的解决必将有利于日本。他在使美国的威望蒙受如此严重的损失以前,或许要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在另一方面,日本由于征服新加坡,将在东亚的那一区域内获得绝对优势的地位。它这才货真价实地做到〃快刀斩乱麻〃。
※※※
午餐以后,希特勒接见松冈。元首用他自己的话详述德国在军事上的胜利。自从战争开始以来,已有波兰六十个师、挪威六个师、荷兰十八个师、比利时二十二个师和法国一百三十八个师,以及英国十二三个师被逐出欧洲大陆。对抗轴心国的意志,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希特勒接着谈到英国船舶吨位的损失。真正的潜艇战刚刚才开始。在本月及未来的几个月中,英国船舶损失的程度将远远地超过它现在的损失率。在空中,尽管英国人屡屡声称取得成就,德国已掌握绝对的优势。德国空军在未来几个月中的空袭实际上将大大地增强。德国实施封锁的功效,已使英国粮食的配给比在德国还要严格。同时,战争将要继续下去,准备对英国作最后的一击。
松冈倾听着希特勒的高谈阔论。他对德国元首的以诚相待表示谢意。他说,他大体上同意希特勒的看法。在日本,同在其他国家一样,有些知识界的人士只有一位强有力的人才能驾驭得了。如果日本感觉到,如不采取果断行动,就会失却千年一遇的机会的话,它肯定会采取果断行动的。他曾经向日本皇族的两位亲王解释过,准备工作总是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的,必须冒险。日本早晚是要进攻的。日本的那些犹豫不决的政治家们总是拖延不决,并且多多少少是按照亲英或亲美的态度行事。就他个人而言,他希望尽快进攻。可惜他并不控制日本,但是他要说服那些能左右局势的人赞同他的见解。他总有一天会成功,但是,在目前的这样情况下,他不能代表日本帝国保证它将采取行动。他回国后将密切注意这些问题。他不能承担具体的义务,但是他个人将尽最大的努力。这些是很重要的保留。
然后,他提到路过莫斯科时同斯大林会谈的情形。最初,他只想对莫洛托夫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但是俄国政府提议他同斯大林与莫洛托夫会见。把必要的翻译时间计算在内,他同莫洛托夫谈了或许有十分钟,同斯大林谈了二十五分钟。他对斯大林说,日本人是精神上的共产主义者,虽然他本人并不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