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后妃往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父亲的这番话,儿子们一个个都面面相觑,虽然心里暗暗叫苦,但是也不敢多说了。

果然,梁松当众丢了这个大脸,简直恨透了这个倚老卖老的老头儿。你想啊,除了老梁头,世上只有当朝皇帝刘秀一人,敢这样把梁松当“无知小儿辈”来看待。如今你马援竟然也自居起我的长辈来了?居也就罢了,这么多公卿大臣都在场,你马府的儿孙婢仆也都看着,什么意思?借着踩我梁松来给你扬名立万吗?!

后来,马援又写信教训侄儿,在信中,他把朝中的大臣评论了一番。
谁知,这封信竟落入了别人手里,并被人当成依据,控告马援在信中负面评价了的越骑司马杜季良,并且提到驸马梁松窦固与之有来往。

刘秀一看,勃然大怒,立即把倒霉的杜季良罢官,把两个女婿召来痛骂了一顿。吓得梁松窦固连连磕头,直磕得鲜血直流,这才被管教心切的老丈人放过。

说起来好笑,马援写这封训侄信,为的是告诫他们不能议人长短,凡事入于耳而止于口,否则必须要惹大麻烦。
可惜,他自己却先犯了此大戒,非但耳口相传,甚至还白纸黑字地授人以柄了。

不用说,梁松窦固、以及被罢官的人,恨马援到了什么程度。

马援倒也确实是个清正之人,南征交趾,他只是带回了一车薏苡种子而已。
但是,北方人没见过那么大的薏苡种子,远远地看见,还以为是什么珍稀之物,权贵们都很是羡慕,以为马援会送些给自己。
没想到,马援一如既往地不拉帮结派,当然更不会去送礼。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朋友,带回的究竟是些什么,也就没有人知道。
于是满朝文武,都气得够呛,每个人都想:这个姓马的老儿,弄了一大车珍宝都据为己有,我们连看都看不着!

同样,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最后一次出征的时候,马援终于把身边所有的权贵子弟都开罪了。当战事出现不利局面、马援自己也患上重病的时候,他们趁机上书,控告马援。

马援病死之后,所有他生前得罪的人都应时而起,纷纷向皇帝告状。其中就有不少人提起马援趁战乱掳掠民间“珍宝一车”的事情。
趁着打仗抢掠百姓,这可是刘秀的大忌。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十分信任的将军竟背着自己干这种事。三人成虎,光武帝于是勃然大怒,立即追缴马援的新息侯印绶。更不许将他葬入从前的高档墓地。

没有了侯封,马家孤立无援。为了保全家族性命,马援的妻儿和其侄马严的妻儿们将自己用草绳捆成一串,到宫里去向光武帝请罪。

为了讲清处罚马援的原因,光武帝把控诉的奏给他们看。
一看之下,马援夫人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受了天大的冤屈。
从宫中返回之后,马夫人一连向皇帝六次上书,为亡夫申辩。

想到马援从前的功绩,刘秀终于改变主意,同意将他葬回祖坟地里。

但是,马援生前惹下的人太多,告他的状的权贵也太多。虽然他生前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一个统筹全局的皇帝,光武帝不可能为了一个死去的马援,而处罚满朝文武以及自己的女婿。

于是,马援虽然得以入土为安,但是家族的地位,却怎么也不可能恢复到从前那样的程度了。更因为他得罪过太多的人,现在他死了,在他生前不敢吱声的权贵们,就纷纷跳出来报当年的仇,欺负孤儿寡妇了。
就连原本与马援的女儿订有婚约的人家,都不例外。

嗳,伏波将军一生自认为有识人之明,搞了半天,还是认错了人啊。

这个趁机跳出来说三道四、想要讨好权贵的亲家——所订下的马家女儿,就是未来的马明德皇后了。





作者:招福 日期:2006…06…23 20:42


二、早慧的马三小姐、

据说,马明德小的时候,曾经患过一场重病,疾病缠绵很久也不得痊愈。蔺夫人非常担忧,便请筮者来占卜。筮者答复说:“这个女孩子,虽然满面病容,但是仍然掩不住贵重之气,她未来的大富贵,是不能言传的。”
听了这话,蔺夫人半信半疑,又召来相士给所有的女儿们看相。马小姐都看过之后,相士一言不发,最后看到了马明德,相士大惊失色,说:“我日后定要向这个小姑娘俯首称臣。但是她虽然极贵却难于生育,不过这也不成问题,她能收养别人的孩子,而且这个孩子比亲生的还要贴心。”
可是,还没等到马明德“大贵”的那一天来到,新息侯府却遭到了如此泼天大祸。

父亲去世的时候,马明德只有十岁。
祸不单行,就在父亲去世不久,马家的两个儿子马客卿马惠敏也先后早夭。迭遭打击的蔺夫人受不了,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状况时好时坏,根本处理不了家里的事情。

为了给母亲分忧解难,十岁的马明德开始主持整个偌大侯府的事务,操持家务、指挥婢仆、接人待物,把一切都处理得有条不紊。听说此事的人,都惊异无比,赞叹她的才干。

马家衰败了,一时间,似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来欺负欺负马氏族人。马援从前的一些“朋友”、“至亲”,也撕下面皮说三道四起来。
这种情形持续了数年之久,眼看马明德姐妹渐渐长大,完婚的日子渐渐临近。
难道,真要把自己的妹妹们嫁给那些无情无义的寡薄小人吗?
难堪又气愤的堂兄马严终于按捺不住性子,劝蔺夫人不要履行婚约。蔺夫人同意了马严的建议,取消了马明德与未婚夫之间的婚约。





作者:招福 日期:2006…06…23 20:44


      三、马姑娘的新姻缘

马家失势,想来如此断绝婚约,对方家里还正求之不得哩,既扔掉了姓马的这块烫手山芋,又没落下趋炎附势的坏名声。真是祖宗积德呀!没准一家人都要给堂上列祖列宗多烧几柱高香。

婚约取消了,马明德能嫁给谁呢?
马严早有主意。
他向光武帝上书,表示希望把自己家的女孩们送进皇宫去。

书曰::“臣叔父援孤恩不报,而妻子特获恩全,戴仰陛下,为天为父。人情既得不死,便欲求福。窃闻太子、诸王妃匹未备,援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发肤,上中以上。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愿下相工,简其可否。如有万一,援不朽于黄泉矣。又援姑姊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臣严幸得蒙恩更生,冀因缘先姑,当充后宫。”

原来,马援未出嫁的女儿还有三个,分别是十五岁、十四岁和十三岁的马明德。她们的年纪,都在“十三以上、二十以下”的选妃标准里。
此时的东汉皇族,上至太子刘庄、下至皇子诸王,都还没有正式册立太子妃、王妃,按制度要配齐的姬妾更没有满额。因此,马严希望能让才貌上上的妹妹们成为太子或诸王的姬妾。既能光耀门庭,又能为她们找个好出路——再怎么说,也比嫁给那些明知薄情无义的臭小子们要好。

光武帝刘秀很明白马严的心思,同意了他的要求,并按照宫廷制度,召来相士为几位马氏小姐看相。
马明德相貌端庄秀丽,长发乌黑发亮,不施脂粉,只是左眉角缺了一点,薄薄地描了一点青黛补上。
虽然马明德的相貌有这样一点小瑕疵,但是相士看过之后,仍然被她不凡的气度折服,表示她完全够格成为皇室的成员。

那么,让马明德嫁给哪一位皇儿呢?
在任何人想来,马援已是人死灯灭兼失宠,皇帝还能给他的女儿什么好脸色看?了不起就是把她打发给一个闲散皇子做姬妾;甚至再不客气一点,皇帝自己要了,让她老夫少妻,然后守一辈子活寡。叫老马家永无翻身之日。

然而,刘秀做出的决定却出乎很多权贵的意料,对于马严却是个天大的意外惊喜好消息——马明德入太子宫。

天威难测,谁知道表面上对马援已经恩断义绝的光武帝刘秀,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更出人意料的是,马明德一入太子宫,便得到了阴丽华皇后的格外照顾。阴皇后对马明德的斯文有礼孝顺温和非常欣赏,经常赞不绝口。
而马明德的品行,也得到了未来皇帝刘庄的喜爱。他对马小姐的宠爱超过了其它的嫔妃,甚至经常让她住在自己的寝宫后室,以便可以时常亲近。

这正应了一句话,因祸得福。
谁能想到,被未婚夫家族说三道四的马家姑娘,竟然能成为皇后眼中的好媳妇、太子眼中的贤内助呢!





作者:招福 日期:2006…06…23 20:49


     四、“人未必当自生子,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