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

我很清楚,我们将被迫放弃一些阵地。但是,我希望部队能在周密地
勘察并精心构筑后方阵地之后有秩序地按照调整线实施后撤。在这个问题
上,李总统派给我的当地劳工大队帮了大忙,他们构筑了供我们后撤时占领
的阵地。

我还知道,为了使部队恢复斗志,必须让部队明白指挥人员对他们的
安全是关心的,不会用他们的生命做无谓的冒险,也不会丢下被敌人切断的
部队不管。所以,我极力向军长、师长说明:不允许丢下任何部队让敌人压
垮和消灭;要奋力解救被切断的部队,除非主要指挥官本人通过分析认为,
解救这些部队会损失同样多的部队甚至更多的部队。

下面不妨举一个例子说明我们所采取的做法。我听说,某军长在给一
位师长的指示中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扼守某个阵地。于是,我命令马上
把这段话勾销。只有集团军司令本人才可以向一支大部队下达这样的命令。
我对他们说,除非我亲自勘察了地形,观察了现场的情况,并确定有这样做
的必要,否则,我决不下达死守阵地的命令。

军长和师长们对于我的有关配置强大的兵力以便在昼间实施反冲击的


指示还是遵照执行的,但是,我发觉他们助措施不够有力。结果,我们失掉
了许多重创敌军的好机会。我知道,我必须竭尽全力,确保不再发生此类事
情。

下面的士兵肯定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失败情绪,但是,总部乃至华盛
顿认为我们有可能被迫全部撤离朝鲜半岛的这种带失败情绪的看法多少会传
到下边。十二月底,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如下看法通知麦克阿瑟:中共部队现
在十分强大,如果他们全力以赴,完全可以迫使联合国军撤出朝鲜。

在中国的新年攻势取得胜利之后,麦克阿瑟同意:如果参谋长联席会
议不改变其决定(不向我们提供大规模增援;不封锁中国海岸;不空袭中国
大陆;不许轰炸满洲的基地;不放国民党军队“出笼”),则在没有极其重
大的政治原因的情况下,“我们的部队应以作战情况允许的速度尽快撤离朝
鲜”。

我从不认为敌人能把我们赶出朝鲜,也不同意从朝鲜撤退。当然,我
是随时准备遵照上面的命令将这支军队带到任何地方去的——返回日本或者
再次越过“三八”线。但是,我认为,不管什么决定,都应尽量提前作出。
这样,如果下达撤退的命令,我便能做好充分的准备,秩序井然地撤退,将
部队顺利地由港口运走。我非常清楚,如果突然决定实施预先毫无计划的撤
退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没有时间搜集足够的船只尽快将部队顺利转移出去;
无法预先周密地部署防御圈;无法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合理安排撤退行动。
如果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并过早地泄露出去,甚至仅仅出现有关这种决定的谣
言,这会对南朝鲜政府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也是清楚的。因此,我强烈要求,
如果做出撤退决定,一定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严防走漏风声。

此外,还有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即如何来安置南朝鲜的军队、地方
官员以及战俘。我们决不可将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武器装备又很差的南朝鲜
士兵(在以往的艰苦岁月中,他们一直很英勇地与我们并肩战斗)、李总统及
其政府弃置不顾,丢给虎视耽既的敌人。我们只能坚决履行我们的义务,保
障这些人员以及政府和民间机构中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全体人员的安全,除此
而外,没有其他办法。我当时估计,这一类人员的总数接近一百二十万,并
且就此向上面作了汇报。

战俘问题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真要撤退,如何处置这些战俘,
我还没有现成的办法。但是,我认为,我现在就得将这个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了,而且,还必须强调一下问题的复杂性,因为,为了看管这些战俘,我们
要派出很多的部队,并且要为战俘拨出大量的食品和物资。

这个问题以后究竟会棘手到何种程度,我那时当然是没有预料到的。

关于在何种情况下撤出朝鲜的问题很快就定了下来。

杜鲁门总统以其一贯具有的洞察力做出决定:只有迫于军事上的需要,
美军才撤离朝鲜半岛。他授权麦克阿瑟,在他认为迫不得已时,可以自行将
部队撤出朝鲜,以便确保部队的安全,或者完成其保卫日本的根本使命。

可是,我们仍须做好实施远距离后退的准备,我们甚至有可能被迫退
回釜山。关于敌人的实力情况,我们此时了解得仍然不够。敌人每天都在广
播上吹嘘,决心要把我们赶人大海。这一回,我不想组织临时性的防御圈,
也不想组织间隙很多的防御。所以,我指定加里森·戴维森准将(后晋升为
中将和西点军校的负责人,在获得将军军衔之前曾是工兵军官)在遥远的南
面设置一道防线,以保卫釜山港地区。于是,戴维森动用了成千上万的朝鲜


劳工,开始规划一个纵深很大的防御地域,构筑大部分堑壕体系,选择炮兵
阵地,甚至还设置铁丝网。我乘坐飞机由低空沿着选定的防线走向飞过,感
到很满意。因为,万一我们真的被迫占领这一防御地域,我们将可以在这里
牢固地坚守下去。在我第一次检查该地区工作情况的几周之后,我再次乘飞
机飞越“戴维森防线”,这项工作的进展速度和效率绘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从未占领过这些位于我们后方大约二百英里处的防御工事,也没有检验
过这些工事的牢固程度。但是,不能说这项工作没有起到丝毫作用。附近贫
困的农夫几乎把全部的沙袋都偷了去,为自己垒墙、垫堤,并且“解放”了
大部分铁丝网,对于他们,这些铁丝网就象市场上任何畅销的商品一样,是
很宝贵的东西。

在中国军队的进攻迫使我们撤过汉江之后,前面提到的大部分问题才
引起我的重视。在我担任第8 集团军指挥职务的最初日子里,我的注意力几
乎全部集中在敌人即将发起的这次攻势上。不出所料,在进行大规模炮火准
备之后,敌人中除夕这天伴随着刺耳的中国军号声、用不堪入耳的蹩脚英语
尖声威胁着发起了进攻。这一通宵送交给我的报告清楚地表明,敌人的这次
进攻动用了很大的兵力,我们大概无法抵御。好在我们的后方阵地已经设置
就绪,所以,我此时还抱有这样的希望,就是通过实施强大的反突击给敌人
以严厉的惩罚。

元旦上午,我驱车由北面出了汉城,结果见到了一幅令人沮丧的景象。
朝鲜士兵乘着一辆辆卡车,正川流不息地向南涌去,他们没有秩序,没有武
器,没有领导,完全是在全面败退。有些士兵是依靠步行或者乘着各种征用
的车辆逃到这里来的。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中国军队愈远愈好。他
们扔掉了自己的步枪和手枪,丢弃了所有的火炮、追击炮、机枪以及数人操
作武器。

我知道,要想制止这些我连话都听不懂的吓破了胆的士兵大规模愦逃,
那是枉费心机。

但是,我还是得试一下。

于是,我跳下吉普,站到路当中,高举手臂,示意一辆迎面开来的卡
车停下。另一头的几辆卡车没有减速便从我身边绕了过去。但是,不久,我
还是拦住了一支载着南朝鲜军官的卡车队。头一辆卡车上的军官没有听懂我
的意思,不服从我的示意。不久,整个车队又开动了。现在,唯一有效的办
法就是在深远的后方设立许多哨卡,由我们自己的宪兵在军官带领下在那里
值勤,以恢复对部队的控制。这种办法果然发挥了作用。混乱不堪的队伍重
新编成了许多分队,装备了武器,补充了口粮,并且在各自的指挥宫带领下
派往新的防御地段。此后,这些人大都象训练有素、指挥得当的大多数勇敢
士兵一样,仗打得很好。(战争爆发的最初几天,南朝鲜部队被敌人的坦克
吓跑了,但我丝毫也不责怪这些未经考验的部队。很少有什么东西乍看上去
能比敌人坦克更吓人的了。坦克的炮口冒着硝烟,似乎正对着你的脑袋。它
轰轰隆隆地越过了一切障碍想要追上你,把你消灭掉。我甚至还见到过美军
部队在坦克轰鸣着向他们迫近时吓得丢掉步枪、逃进树林的情景——这还是
在己方领土上举行演习时发生的事情,而且,坦克使用的只是些空包弹。)
美第19 步兵团的一个营在其友邻的南朝鲜部队崩溃之后,也被卷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