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矿工雄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损失惨重之后,长江水师一直在洞庭湖休整。江中源的湖北水师也没有能力攻打城陵矶炮台,结果两军相安无事的度过了四年多的时间。
长江水师四年来一直将那场大败引以为耻,拼命的训练和拼命的增加舰船,积蓄力量,准备一洗前耻。师长扬岳斌也因为自从代理师长以来,长江水师没打过仗,结果代理两字一直顶在头上四年多。按照铁血军的规定,一切以军功是论,谁也不能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直接成为正式军官。从铁血军校出来的学员,最多只能做到上尉连长。这个连长前面必定有代理两字。只有打过仗立下军功才可以正式上任为连长。同样的,由于功勋卓越,连长提拔为营长,首先也只能是先做代理的,然后在新的战争中才能够成为正式的营长。代理军官虽然在日常可以行使同级的全部权力但是其享受的待遇则会低一级。比方说这个代理长江水师师长的扬岳斌,他这四年来一直是副师长的待遇。
随着我军对满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展开,长江水师这只关在洞庭湖这个巨大笼子当中的老虎终于得以机会出笼了。先是出兵洪湖,击沉湖北水师大小船只百余艘,迫使湖北水师龟缩在武汉附近,我军再次取得了水上作战的主动权。然后又成功的将铁血骑兵军和第三军运送到长江北岸,占领荆州。铁血骑兵军和第三军从荆州出发,包围了武汉。
江面上是教匪的长江水师,陆地上是教匪的二个军十万多人,这两个军中还有一个竟然是骑兵军!江中源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骑兵军教匪是如何得来的。看那马匹,一个个身高体长,冲刺速度极快,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矮小的蜀马啊。在西南缺马的地区想要找到数万匹这样的骏马,这根本不可能啊。看到教匪的骑兵军,在武汉城内的满清官吏无不惊骇,教匪若没有骑兵的话,兴许他们还有逃跑的可能,现在骑兵一来,二条腿怎么跑得过四条腿?摆在他们面前的除了投降之外,别无生路。
江中源看到教匪大军压境,也不慌乱,一方面强令各军严防死守,另一方面向曾国藩求援。在他的眼中,曾国藩的那支,耗费千万两白银打造的新军,应该有一战之力。
曾国藩的情报远比江中源灵通,南昌失陷,他就是第一个知道的满清官吏,也是他将南昌的军情详细汇报给朝朝庭的。此次武汉被围,他早在十多天前就估计到了,在权衡利弊之后,曾国藩作出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决定,即将新军带往安庆。为了敷衍庭不至于说他临阵脱逃,曾国藩还上旨给道光,说是要誓死夺回江西,等新军到了江西境内,然后再虚晃一枪,又言“教匪人多势众火器犀利,新军浴血奋战,终寡不敌众只得全身而退。”曾国藩的新军就这样完完整整又冠冕堂皇的逃离了战场,抵达安徽安庆。
朝庭好愚弄,身在前线的湖北大军可不好愚弄啊,因此曾国藩不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通报给江中源,反而在黄石布了个空城计,就近抓了些人,叫他们身着号衣,守在空无一人的军宫门口,谁也不让进。营内还广插旌旗,做出一副大军还在的样子
当江中源派来请求支援的清兵,看到空无一人的大营时目瞪口呆的样子,那一定非常有趣。
“什么?新军军营空无一人?曾国藩不知去向?”当江中源听到新军不知去向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差点没一刀劈了送信的那个士兵。
好不容易鼓起来的一点抗敌的勇气,在听到新军不知去向的消息后,一下子就泄得没影了。在武汉这座孤城旁边,除了新军有可能赶来救援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军队。现在这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
一座内无斗志外无支援的孤城是不可能守得太久的。半个月后,我军踏着倒塌了的城墙,走进了武汉。城内的抵抗很轻微,清军大批大批的投降。湖北水师做得很干脆,直接全师起义。至此围在我周围的五路清军,五十万军队,全部覆没。
武汉战役结束后,战士们欢欢喜喜的过了一个春节,然后按照原定计划,骑兵军在第三军的配合下冒着严寒向北开去。一路之上,因为没有大规模的清军阻拦,所以行军速度很快。沿途州县,自然也就望风而降了。仅三个月就抵达了山西大同,完成了北伐任务。大同与北京仅隔着一座太行山,直线距离不到二百里,北伐军的到来,让北京城陷入了恐慌之中。
呵呵,道光别害怕啊,我目前并没有直接攻打北京的想法,还想让你多背一段时间的丧土辱国的骂名呢!广阔的西部,骑兵军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清剿完那儿的散兵游勇和土豪劣绅的。如果再加上建设新疆所需要的五年时间,满清至少还可以在这个世界存在六年啊。
比北伐军先期行动的是东征部队,东征的一军二军沿江而下,自然是势不可挡。到安庆时原本以为有仗可打,但曾国藩不敢与我交手,急退至南京。还给道光帝上书,新军“屡败屡战”,是一支打不垮的“铁军”。今人称奇的是道光帝竟然信了,不断的降旨提升曾国藩的官职。曾国藩的新军一路是“水往低处流”,而他的官位却是一路“人往高处走”,等到南京时已成为两江总督,加封太子少保,总理江南军务。手里的兵力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等到胜保南京时,新军外加沿途收集而来的各路绿营、八旗、团练,竟达十三万之众。曾国藩的权势之重,一时无二。
清兵集中在南京城内,如果要一鼓作气拿下,也不难,但是考虑到我现在还必须给满清以喘气的机会,防止满清在绝望之时投了沙俄,引外敌入国,搞什么“借师助剿”之类的把戏。再加上西部和东南各省还需要时间消化,所以我军仅用第一军隔着长江与曾国藩对峙,其它部队都用于扫荡长江以南的各省。
在军事上,国内解放战争风起云涌,在外交上自然也不会平静。
北京城内,随着南方曾国藩的新军“屡败屡战”,满清上下自然清醒的意识到了,八旗也好、绿营也好、新军也好,都不是教匪的对手,光凭自己是不可能剿灭教匪的。于是更加迫切的要求西方各国给予帮助。
法国呢?法国是不行的,现在法国与教匪的关系好过与满清的关系。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甚至跑到南方去了。英国呢?有心也无力啊,远征军的战俘至今还在南方呢。英国人想把这些战俘救回去,但是南方政府狮子大开口,一个战士竟然要一千两白银的赎金。这相当于一个英国工人三十年的工资收入。一些家境富裕的英国人,还好办,拼着倾家荡产凑足赎金。而那些贫困的英军士兵,不论如何也没有足够的钱去赎回自己,只得呆在暗无天日的井下与那些日本矮子从事挖矿的工作。日本矮子的待遇比他们要好,毕竟他们是召来的。在英国战俘没来之前,日本矮子有气只能受着,现在终于还有比自己地位更低的英国战俘了,于是将出气的对象转到了英国战俘身上。呵呵,这些英国战俘的日子过得怎样,也就可想而知了。美国呢?美国人自己还在与墨西哥打得火热。人口也仅一千多万,实力还非常有限,哪有能力帮助满清。美国虽然无力西顾,但是他们对南方新政府占领着北美西海岸的加州一直狄狄于怀,那儿出产的黄金更是让他们垂涎三尺。所以一直想着要给南方新政府一点颜色看看。不过仅仅是想想而已,要想付出行动,他们也是不敢的。
那么,现在唯一剩下的就只有沙俄了。但是与俄国合作,满清十分不放心。北极熊的贪婪,地球人都知道啊。一个不好,整个东北都有可能被俄国吞去。说不定北京会成为另外一个彼得堡。所以满清接受俄国的帮助也仅仅停留在武器供应方面,至于俄国提出来的,直接出兵攻打教匪之事,道光说什么也不敢答应。但是随着清兵的节节败退,惨败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道光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借师助剿”的伎俩也被提到朝堂之上,公然议论。俄国五十万远东军占领着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这五十万人都来,必定吓死满清,但是如果借个十万八万的,满清自信有能力控制住。因此道光决定借五万俄军,条件是满清正式割让东北已被俄军占领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俄军也不是傻子,这已经到手的土地,满清承不承认都已成为了事实,用已经拿到手的东西来换取自己五万大军劳师远征自然是不乐意。于是附加上了要求满清割让,新疆伊犁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要求。眼见大厦将倾,兵凶战危之际,道光不得不答应了沙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