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王朝的最后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4节:历史的叹息(2)

但是关键时刻,宋钦宗却软了下来。他和金国达成协议:割中山、太原、河间三城;陪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以及其他财宝无数;将皇子肃王(宋钦宗弟)押为金国人质,以换取金的退兵。金国还要求北宋解散军队,不得再行抵抗。宋钦宗便下令解散近二十万勤王师。
 
宋钦宗此举立刻让北宋人民大失所望,李纲等官员也是怒火中烧。他没想到自己冒死迎立的新君竟也是软弱无能之辈,便与种师道一起,强烈呼吁宋钦宗要以家国为念,誓死捍卫大宋河山。说到底宋钦宗还是年轻,在李纲等的一再相激下,他觉得自己确实窝囊透顶。于是宋钦宗很快改变主意,要和金国对着干一场。
 
李纲等人献计:暂缓割中山、太原、河间三城,召回已经解散的勤王师,同时暗中联络西夏,图谋共同对付金国。宋钦宗决定就按这个套路去走。他突然觉得自己很伟大,很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感觉。
 
但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因为金国发现了他的蠢蠢欲动——宋钦宗派到西夏去送密书的特使被金国截获,金太宗龙颜大怒,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自以为是的皇帝。金国又出兵了,等钦宗一夜醒来时,他发现这个国家的首都又被金国军团围得水泄不通。
 
宋钦宗突然感觉自己上当了——上了李纲的当,他一边将李纲罢知扬州,一边只得再次要求和为贵,但这一次,和平的代价却是高昂得吓人:金太宗要求以黄河为界,分南宋和北金。同时徽、钦二帝必须废为庶人。宋钦宗身边此时已没有多少勤王兵,他只得按照金太宗的要求,命令黄河以北州县“仰开城门,归于大金”。但是他的圣旨遭到了两河百姓的抵抗,金国接收国土的工作显得举步维艰。金国统帅恼羞成怒之下要求宋钦宗再下圣旨,宋钦宗发出一声叹息并双膝下跪:这样的时候,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圣旨是有用的吗?!随后,徽、钦二帝被掳掠北上,在北国的一个偏僻小镇五国城过完了他们的下半生。
 
毫无疑问,宋钦宗发出的一声叹息是历史的叹息,他以九五之躯下跪更是一个王朝的屈辱一跪,可以说无论是从精神气质还是外在形式上,北宋王朝都已经寿终正寝了;与此同时,由钦宗弟弟康王赵构揭幕的南宋朝则在遥远的江南临安惊魂未定地开始了它的悲情出演。
 
一个新的轮回就这样到来了……




第125节:老虎对羊的承诺(1)

南宋:
 
一个偏安王朝的亡命之旅
 
老虎对羊的承诺
 
南宋王朝是在颠沛流离中开始它的悲情出演的。
 
这个王朝最初的命运掌握在金国手里,但是金国并不守信。
 
金国的皇帝金太宗虽然说过以黄河为界,分南宋和北金,但这是老虎对羊的承诺,基本上是不算数的。
 
他们很快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就在宋高宗赵构还没有把皇位坐稳之时。
 
这是建炎三年的冬天,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另一个王朝统帅的玩命追赶下,从金陵逃到杭州,再从杭州逃到越州、明州,最后逃无可逃,一头扎进了大海。
 
当然不是自杀,而是乘了一条小船在随波逐流。
 
这是真正的随波逐流。因为江南沿岸都已被金兵层层把守,高宗的小船不可能靠岸。在从明州到温州一带的海面上,高宗严肃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人类三大经典问题。
 
这是一个帝王的思考,但对高宗来说,这样的思考不可能有所谓的深度与广度,因为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金国统帅完颜宗弼正在岸上虎视眈眈地等待他靠岸。这是老虎对绵羊的等待。在历史大格局的背后,高宗注定不可能是那一个表情生动丰富、出手大开大合具有开创性性格的帝王。
 
他只是一个棋子。
 
历史的棋子。
 
历史大格局背后过河的棋子。
 
他的命运似乎一眼可以看得到底。
 
他身后王朝的命运也脆弱得像一张纸,一捅即破。
 
但这样的时候,高宗的对手却意外地犯下一个错误。
 
一个致命的错误。
 
建炎四年正月,高宗刚刚在大海上度过他终身难忘的一个春节,完颜宗弼就带着大部队下海了。
 
完颜宗弼太高估自己的能量了。他以为自己和他带领的那支来自东北深山老林的队伍无所不能,这一点让历史佬儿很不高兴,所以他安排高宗的脱逃。
 
高宗逃脱了一头老虎的追捕。




第126节:老虎对羊的承诺(2)

完颜宗弼此后运气一直很差。天气渐渐炎热,手下们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又差点丧身鱼腹,只得匆匆鸣金收兵。正待北还之际,在镇江遭到韩世忠水师的拦截,完颜宗弼的十万大军被困在长江沿线达四十八天之久。
 
这是历史的四十八天。这四十八天让完颜宗弼印象深刻,从此不敢轻易到江南;这四十八天也让高宗爬上了岸,为一个王朝偏安一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高宗终于拥有了一块属于这个王朝的土地,尽管这土地踩上去还不那么结实。
 
高宗看中的地方叫临安。
 
临安的地理位置不错。它是杭州府治,东临大海,西靠荆楚,北边又以长江为缓冲地带,作为一个王朝的行在而言,临安是首选之地。
 
最主要的是它富有,可以养活南迁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因此,尽管有一些人刚开始想不通,哭着喊着要回南京甚至东京去,高宗还是下定决心——这个王朝就在临安扎下根来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在大海颠沛流离经历的话,是不知道安全滋味的。
 
高宗现在最渴望的就是安全。
 
那什么叫安全呢?
 
在高宗眼里,离金国越远就越安全。
 
南京比临安离得近,就不太安全;回到东京更是自找死路,高宗可没那么笨。
 
又一个新年来临之时,高宗将大宋的年号改为“绍兴”,意思是“绍奕世之闳休,兴百年之丕绪”。
 
高宗希望一切都平平安安的,战争永不再来。




第127节:一脸无辜状的秦桧(1)

一脸无辜状的秦桧
 
在这样的时候,秦桧回来了。
 
他是从北边的金国逃回来的。
 
秦桧原为北宋的御史中丞,在徽、钦二帝被掳掠北上后,金国有意要南宋立异姓为帝,以便操纵其为傀儡王朝,百官们都明哲保身,只有秦桧站出来要为大宋保存赵氏帝脉。结果赵氏帝脉是保存下来了,秦桧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金国抓到北地去,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失败王朝的人质。
 
现在秦桧终于回来了,高宗那叫一个欣喜若狂。因为秦桧是有恩于他的人,高宗在把酒言欢之余,说了这样的话:“秦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既得到了二帝和母后的消息,又得到了一位佳士。”看来高宗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但是高宗的高兴没有持续多久,战争就来了。
 
完颜昌的二十万大军在攻占楚州后又转攻泰州,驻守泰州的岳飞部队寡不敌众只得退守江阴。消息传来,高宗忙问计于秦桧,因为秦桧在金国待了不少时日,最清楚金国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秦桧当然知道金国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他不慌不忙地对高宗说:“如欲天下无事,须得南自南,北自北。”
 
秦桧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高宗要想安安稳稳地当皇帝,就要南方的归南方,北方的归北方。这样一来,金国和南宋的分界线就不是以黄河为界而是以长江为界了。对于南宋而言,毫无疑问它意味着巨大的主权和国土、财富损失。
 
秦桧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高宗觉得这个人面目很模糊——这是当年那个一心要为大宋保存赵氏帝脉的秦桧吗?“南自南,北自北”虽然只有区区六个字,可一大半的国土就要沦丧于金国之手。虽然严格说来高宗也不是什么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但做这么大的一个国土切割他还是会肉痛的。
 
因为江山是他的,有人来抢毕竟舍不得。再者说了,高宗即便可以做到忍痛割爱,朝廷那些还在做着“中兴春梦”的官员们会由着他这么干吗?高宗头都痛了。
 
但最后,首鼠两端的高宗做了如下的举动:他让秦桧先写一封讲和之书,却不以国书的形式而是以私人信件的形式让负责长江防线的刘光世找机会转交完颜昌。说到底,作为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高宗既要和平又要面子。
 
可惜完颜昌没有给高宗面子,他的攻打还是一如既往。也许完颜昌等待的是高宗的国书而不是私人信件,也许他一点都没有讲和之意,反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