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裕评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很难弄清楚,刘裕为何要用这么戏剧性的方式杀死诸葛长民,因为这大可不必。没有任何史书记载过诸葛长民有什么过人的勇力,即使玩单挑,他也九成不会是曾以一打千的刘裕对手,何况屋内又有一个忠勇堪比典韦、许褚的丁旿?更不用说众多的护卫。其实就当诸葛长民踏进太尉府的那一刻起,刘裕已经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制其于死地,根本用不着这么多的废话,那么刘裕为何还会这么做呢?

 也许,真实的答案并没有多少厚黑的成份,仅仅是因为:刘裕需要倾述。

 在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有这样两个镜头:

 在新加坡的一家小餐馆里,梁朝伟扮演的周暮云对萧炳林扮演的阿炳说:“我问你,从前有些人,心里有了秘密,而且不想被人知道,知道他们会怎么做?”阿炳说:“我怎么知道。”周暮云回答:“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把洞封上。那秘密会留在树里,没有人知道。”

 几年后,在柬埔寨的一座古老的寺院,有一位小和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游客:他对着一根斑斓的旧石柱依依不舍,随着悠扬伤感的大提琴声响起,他把嘴凑近石柱上的一个石洞,轻轻地自言自语。当他离开的时候,留下一个被泥土封住的小小石洞……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是需要宣泄情绪的,如果把所有的事都埋藏在心底,是一种难言的痛苦。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容易,各种各样不如意的应激事件都会使人的心理产生焦虑,这种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以一种心理能量的形式积聚下来,当这种积聚到达某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会使人患上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而于此最好的应对手段就是倾述,将内心的感受对另一个人述说,让这些痛苦释放出去,心灵就会重新得到解放,获得轻松。

 刘裕此生的经历,比周暮云复杂何止百倍?他虽然已经干下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仍然是一个凡人,也有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也会在危险来临时紧张,也会在敌人挑衅时愤怒,也会在战友反目时感慨,也会在亲朋过世时伤痛。但他的身份,又迫使他必须将这一切隐藏起来,根据需要而不是根据心情,去戴上自己的精神面具。可想而知,那个深藏在面具之下的真实的刘裕,是多么需要倾述自己的心声。

 然而,这个世界上又有很多事,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所以周暮云终于用泥土堵住了石洞。我想,我们现在也就可以大致明白了:刘裕为什么向诸葛长民倾述自己隐密,却不去找与他真正关系亲密的刘穆之或刘敬宣,那当然不是因为他把诸葛长民当自己人,也不是他故意要迷惑诸葛长民,让其没有防备,而是因为诸葛长民马上要死了,谁还能比死人更会保守秘密?一句话,刘裕就是把诸葛长民当做了那个即将泥封的石洞……

 诸葛长民死后,他的尸体被拖到廷尉府(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廷尉府的官员们以很高的效率完成了案件的审理工作,证明诸葛长民罪大恶极,现已被依法处决,随后派人捕杀他的兄弟同党。诸葛黎民不甘心束手就擒,挥刀与前来抓捕他的士兵搏斗至死,诸葛长民的幼弟大司马参军诸葛幼民,堂弟宁朔将军诸葛秀之也均被处死,诸葛长民的家族被彻底清除。

 尽管从法律程序上说,诸葛长民完全是被非法处死的,对他的事后审理绝无半点司法公正可言,但与被刘裕清洗的其他政敌相比,他在当时获得的同情最少。曾经被他管辖过的官民百姓,在得知大贪官诸葛长民已经全族被杀的消息后,无不拍手称快。一句讥讽他的民谣从此开始在建康一带传扬:“做官的可不要飞扬跋扈,无法无天,否则丁旿会来收拾你们!(勿跋扈,付丁旿)”人生在世,还是应该多做点善事,少做点坏事的。所以,诸葛长民大人,归根结底,这祸还是你自己惹下的,你是躲不过去的!至此,当年一同密谋反桓的十二个首领,除去刘裕,只有一个像老黄牛般不争名利、任劳任怨的王仲德还活在人世。

朱龄石伐蜀 上

 就在刘裕清除诸葛长民一族时,朱龄石率领的征蜀部队还在沿着长江三峡缓缓西进,因为是逆流,水道又险恶,速度非常慢,直到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六月才抵达白帝城。

 按原来的安排,朱龄石打开了刘裕授予的锦囊,密令的主要内容如下:主力沿外水而上取成都,让臧熹率一支偏师沿中水西上取广汉,再拔出最大的战船十余艘,让军中的老弱士兵驾驭着,沿内水而上作为疑兵。

 要理解这个计划究竟如何,有何高明之处?我们先得弄明白这几个名词:内水、中水、外水。简单来说,四川盆地的地形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长江沿着盆地南沿向东流,有几条较大的江河由北向南穿越盆地注入长江。由于在古代,水运的效率远远超过陆路运输,这几条江河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古代巴蜀地区的交通要道。当时的人由东向西将这几条江河分别取名为内水(对应今天的嘉陵江至涪江)、中水(对应今天的沱江)和外水(对应今天的岷江)。

 其实关于这个作战计划的具体内容,朱龄石并非此时方知,早在出兵前,刘裕就与他对此进行过探讨。当时两人商议之后认为:上一次刘敬宣伐蜀,就是取道内水,受阻于黄虎,结果无功而返。按一般常规,既然上次的内水走不通,那么这次就会改走外水、中水。但他们估计会认为我刘裕用兵出人意料,办事不按常规,极可能仍走内水一路,他们自以为能看穿我的用兵,就会仍以重兵防守内水,若出黄虎,正好又落入他们的算计。所以这次我偏偏要按常规办事:以主力沿外水取成都,直捣其老巢;以疑兵出内水,让他们以为自己判断正确;以偏师出中水,**成都与驻防内水的蜀军主力之间,牵制蜀军回援成都的道路。

 初听起来很玄吧?这是一个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的计划,很象《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描写:

 曹**即将在赤壁战败时,诸葛亮命关羽前往华容道设伏,阻截败退的曹军,还特地吩咐关羽在华容道点燃烟火,可以引曹**前来。果然曹**败退,要回江陵,有葫芦口和华容道两条路可走,他让探哨侦察一下两条路的动静,结果得到回报:葫芦口看起一切正常,而华容道远外似有狼烟。众谋士认为,既然华容道有狼烟,那多半有埋伏,应该走葫芦口。结果让老曹一口否决,他说:周瑜和诸葛亮都是狡猾大大的,一定知道兵法上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道理,所以肯定是有意派人在华容道放烟,好引我走葫芦口,我偏不上当!

 结果,《三国演义》中曹**上当了,而历史上的谯纵也上当了。

 既然这个计划就是由刘裕和朱龄石共同制定的,刘裕又何必故弄玄虚,使用什么锦囊呢?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这个计划成败的关键,在于保密,一旦让谯蜀的人知道就不值一文了,所以计划正式实施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二、为什么不让朱龄石自己下令?这是因为朱龄石资历尚浅,恐不足于服众,如副将中臧熹的官位就比他高。让朱龄石下令,部将中万一有人不服从,事情就麻烦了。而如果是刘裕本人下达的命令,则不可能有人不服。

 果然,一切都按刘裕规划的那样发展:征蜀大军顺顺当当的兵分三路,各自进军。谯纵在得知晋军大举西征之后,很听话地将谯蜀头号大将谯道福率领的蜀军主力派往涪城(今四川三台县北),抵挡沿内水而来的“晋军主力”。 “敌情不太严重” 的中水和外水,也都派了小股部队驻防:由谯蜀王国的“革命元勋”,当初把谯纵绑上轿子的前将军侯晖、率蜀郡太守谯诜驻防于彭模(《晋书》称平模,今四川彭山县东),大将军谯抚之防守牛鞞(今四川简阳县西),将军谯小苟把守打鼻要塞,布置完毕,只待晋军。与上次抵御刘敬宣时相比,谯蜀这次的处境要糟糕得多,由于去年地处谯蜀与后秦之间的仇池杨氏与后秦闹翻,受仇池的阻隔,一向对谯蜀关爱有加的干爹后秦,这次没有出兵来救。一切只能靠自己了,但一个受惯了干爹保护的干儿子真有自保的能力吗?

 进入四川盆地后,大概因为路好走,晋军行动马上变快了,朱龄石率领的晋军主力很快就推进到了彭模。彭模紧邻岷江,分成南北两城,侯晖早已在此连营固守,其中北城地势较险,兵力也比较雄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